古代是从哪一年开始的(我国古代是怎样记时的)

人类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都离不开时间时间是难以测量的,但又是必须测量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古代是从哪一年开始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古代是从哪一年开始的(我国古代是怎样记时的)

古代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人类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都离不开时间。时间是难以测量的,但又是必须测量的。

前面讲过,历法的基本要素是年、月、日、时。对日的规定是重要的,因为年、月是日的一定的倍数。这里所说的“记时”,指对一天之内具体时刻的记录,它是人们把握和驾驭时间,合理安排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在殷商甲骨文中,已可看到我们祖先留下的记时材料。以后的几千年历史中,古人对于时刻的确定和记录,更是日趋精确严密。

一、笼统计时

古人的记时,首先是从运用较为笼统模糊的时刻概念开始的。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天文学和数学尚不发达,人们还不能对一天之内的小时段作定量分析,记录时刻只能依据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天象和物候等来标志时间,如“日上三竿”“月挂树梢”“鸡叫三遍”“鸡鸣即起”等;太阳升上地平线叫“日出”、太阳中天时叫“日中”,太阳西斜叫“日昳(diè)”,又叫“日昃(zè,偏西)”。这种计时法,所记实际时间并没有精确的计量,而只是概略地表示某一时段。但它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得到了极广泛的运用,并一直沿用至今,“一清早”“吃午饭时”“晚上”等笼统的时刻概念不是还活在当今人们的口头上吗?

运用模糊的时刻概念记时,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但从殷商甲骨文中已出现大量记时专名的事实,可以推测这种记时法的源远流长。

殷代称十日为一旬,六十为一周。甲骨中还有“今日”“今夕”等词;称一旬以内的未来日为“翌”,一旬以外的未来日为“来”,过去的日为“昔”。可见当时对于日子先后的概念已很明确。在殷商时代,人们把一昼夜分为“日”“夕”两个大时段,“日”为太阳的象形,指白天有太阳的时候;“夕”为月亮的象形,指夜晚有月亮的时候。在白天,又有许多表时刻的专名,“明”指黎明天亮时;“旦”指太阳刚出地平线;“朝”古文字字形为日、月同现于草莽之中,描写了天蒙蒙亮时的景象;指中午的专名有“中日”,指下午的专名有“昃日”,指天色昏暗、暮色苍茫的专名有“昏”“暮”。至于太阳落山“昏”以后的漫漫长夜,则只用一个“夕”来代表,可知那时人们还没有对夜晚的时间加以划分。

但是,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社会生活的日益繁复,迫切要求人们对一天内的时间作精确的划分和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可供较精确计算时间的“计时器”也就应运而生,这使记时进入了计量化的新阶段。产生最早、影响最大的计时器是“漏壶”和“圭表”。

二、“铜壶滴漏”法计时

“铜壶滴漏”又称漏壶、漏刻,包括漏壶和刻箭两部分。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划分100刻。其计时的原理是使水匀速地从漏壶中漏出,然后据刻箭上的刻度,计算单位时间水位高低的变化来确定时刻。

“刻”这个较小的时间单位就是从漏壶的刻度得来的。

古代所谓“刻”,与今人所谓“刻”稍有不同。现在一昼夜分为96刻,而古人一昼夜分为100刻。

古人利用漏壶计时器把一昼夜分为均衡的100刻,再根据冬夏不同季节昼夜长短不等的事实,规定了不同季节昼夜的刻数。据《后汉书》,夏至昼65刻,夜35刻。冬至昼45刻,夜55刻。春分昼55刻8分,夜44刻2分。秋分昼55刻2分,夜44刻8分。这只是就中原地区来说,至于其他各地,昼夜长短是不同的,要随着时节的不同而调节。

我国早在西周时代就采用漏壶计时制,《诗经·小雅·大东》诗就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为了探讨它的天文内容,我们先将几句诗的原文、译文对照列出。

跂彼织女 仰望那织女星

终日七襄 每天从早到晚走过七个时辰

虽则七襄 虽说七个时辰都在忙忙碌碌

不成报章 却织不成带着花纹图案的布一匹

睆彼牵牛 那颗隔河相望而明亮的牵牛星

不以服箱 也不能拉大车箱去装衣物

这首诗写西周王室对东方诸侯国的严重榨取。老百姓已经一无所有,就连天上的织女,也空有织机而无能为力了,揭露了奴隶主们的横征暴敛。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反映了西周时代的漏壶计时制度。诗中的“襄”是驾车的意思,“七襄”即指从清旦看见织女星隐没到昏暮时再见织女星出现的七个时辰。可见当时将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

采用十二辰,意味着西周时期已用漏壶计时。诗经“大东”则反映了一般平民,也已用漏壶来分割一天的时辰了。

“铜壶滴漏”计时器的发明,使古人有可能对一天之内的时间作准确的计量和划分。西周时代即已使用这种计时器,使观象授时的精确度进一步得到提高,说明当时的天文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三、圭表计时——“量天尺”

古人凭什么规定节气?凭天文,具体的办法是:测日中影长。

古时候人们靠太阳的高度来大致判断时间。后来人们发现阳光在一块大石头上慢慢移动,而且每天移动的位置都一样,于是他们在大石头上立了一根棍子,并在棍子周围的大石板上刻了一些线,阳光走在那条线上,就知道做工或吃饭的时间到了。这就是世界最早的钟,叫日晷。这垂直于地面的立杆(木杆、竹杆、石柱都行)叫“表”,量日影长的尺子(那刻在大石板上的线)叫“圭”,合称“圭表”。圭表是古代测日影计时的又一重要计时器,后世叫作“量天尺”。

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圭表(又称“土圭”)来测量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圭表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因太阳移到最北面而转向南行),日影一尺五寸;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因太阳移到最南面而开始北上),日影一丈三尺。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和秋分。

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

定节气需测量日影的长度,圭表的制作也就相应有所改进。从汉代起,人们不断对圭表加以改,宋代的沈括、元代的郭守敬、明代的邢云路,都对圭表精密度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每天在地球上不断改换着位置,表影也就时时变换着方向。因此,很古以来,人们就懂得使用表来确定一天内的时刻。具体做法是把表垂直立在一个圆盘的中心,在圆盘上凿有表示具体时刻的刻度(一般是把一天分成100刻,也有分十二辰的),然后根据表影所在的刻度来定时。这种观测太阳投影以定时刻的仪器叫“圭表”,又叫“日晷”,俗称量天尺。

圭表计时器是古人的伟大创造,是起源最早的天文仪器。但圭表在阴天与夜间不能使用,这是它的缺陷。

四、古代计时三问

一问:你知道“小时”的由来吗?

在中国古代,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算时间,将一昼夜分成12个时辰,从半夜子时算起,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相当于2个小时,这样一昼夜便是现在所称的24小时。当钟表由西方传入中国后,人们把中国的一个时辰叫“大时”,而把西方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小时”。小时只是时辰的一半,故名。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二问:“一刻钟”的“刻”是怎么来的?

年、月、日、时、刻、分、秒是基本的计时单位。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叫作1日。古人以1昼夜为1日。1日分为12时辰,100刻。每刻12分,每分有60秒。

古代计时,用铜壶滴漏法。盛水的铜壶里有立箭,箭上划分100刻,所以叫“刻”。“刻”这个较小的时间单位(15分钟),就是从漏壶的刻度来的。

但由于100刻制与12时辰,不是整倍数的关系,换算不太方便,因而从汉代以来,曾有过不少改革100刻制的尝试,汉代将一昼夜分为120刻,梁武帝曾改行过96刻制,但不久又改为108刻制,推行数十年后又恢复了100刻制。一直到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后,才重新提出了96刻制的改革,至清初方定为正式的制度。

自明代实行96刻制后,每个小时就是4刻。这也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刻”。原来这平凡的时间名词竟有着那么悠久的历史,可惜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

三问:点名为何称“点卯”?

“点卯”,原是古时官吏的一种考勤办法,相当于现在的点名。

古时官署定规卯时开始办公,吏役按时到位,官员按名册查点人数,此例行就叫“点卯”,其名册叫“卯册”。吏役按时到衙署听候点名,叫作“应卯”。应卯,常用以比喻循例到场,按时报到上班。

古人以12时辰记时,把一天一夜用12地支中的每一个名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命名这个12个时辰。“卯时”,就是古代12时辰单位中的一个时辰。

12时辰,从半夜算起,叫子时,“子夜”就是半夜的意思。今人从夜里11点到1点的时间为子时,1点至3点为丑时,3点到5点为寅时,5点到7点为卯时。而古时人们是习惯早睡早起的,当时的官员们也有上早朝的习惯。所以早晨卯时的光景,官员们来到衙门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点人数,就是点名,因此人们也就自然地把点名叫“点卯”了。由此可知,古人上班比今人早,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而今的两个小时。

“点卯”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循例到场、敷衍了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