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联欢晚会1995年完整版(CCTV同一首歌走进美国纽约)

2006年1月23日,纽约曼哈顿的“无线音乐城(Radio City)”演出大厅。

灯光渐暗,背景巨大的LCD屏幕打出了“CCTV《同一首歌》”那个经典的红绸飞舞的标识。随着清冽脆亮的童声领唱,“CCTV《同一首歌》走进美国”缓缓拉开了帷幕。

我那长女雪儿穿明黄色唐装上衣,手捧一束小花,站在舞台正中央,面对着著名合唱指挥家、作曲家沈鹤霄老师。领唱之后,随着沈老师的手势,150个孩子组成的合唱平稳、舒缓地加入:“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歌声齐整,强弱有序,低音部和声居然很稳,没走板没荒腔,看上去也不怯场。

这些孩子都在美国出生长大,平时散居新泽西和纽约各地,彼此之间都不认识。从决定要为这一台演唱会暖场,到今夜登台,他们只有三周的准备时间。平时各自利用课余时间学唱,这些孩子们不管是否能说中文,还真是都把歌词背下来了。三周之内,这个临时拼凑的童声合唱团只有两次集中排练时间,也在沈鹤霄老师经验丰富的专业指挥下,像模像样地完成了任务。

春节联欢晚会1995年完整版(CCTV同一首歌走进美国纽约)(1)

2006年,“《同一首歌》走进美国”

现场的朋友们和我一样用力鼓掌,同时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不仅仅是为孩子们,也是为我们自己。

为了迎接“同一首歌”这场新春演唱会,组织、安排孩子们的大合唱只是准备工作的一部分,更重要的一部分在于,要和别有居心的那伙人针锋相对。这场演唱会的主题,定为“绿叶对根的情意”,但并不是所有的“绿叶”,都清楚地知道他们的“根”究竟在哪儿,又应该如何表现这份情意”。他们或鬼迷心窍,或被人收买,有组织,有计划地企图阻挠这台晚会顺利“走进”纽约。直到今夜,观众们在Radio City入口排队进场,这些人还守在队伍旁边,一边出高价回购观众们手里的入场券,一边免费赠送另一场号称“优美传统”的“中国新年演唱会”的入场券。而真正对自己的“根”情深意重的“绿叶”们,深知个中蹊跷,完全不受蛊惑;我们这头也同样有组织、有计划地向观众队伍中不明真相的,不懂得究竟什么才是“中国传统”的人们耐心解释。

结果是,Radio City六千余人的音乐厅中,今夜座无虚席。倪萍、柯蓝、吴大维、梁永斌,四位主持人一出场,春风满面,立刻就把晚会带入贺新春、纳余庆的气氛里了。

春节联欢晚会1995年完整版(CCTV同一首歌走进美国纽约)(2)

Radio City 音乐厅大堂

王力宏的《龙的传人》、接着文章的《三百六十五里路》。熟悉的老调子,曾经是我们大学的校园里经久回荡旋律,很多年没有听到过了。然后,李谷一唱着《乡恋》出场。这位名动一时的女高音歌唱家身穿白色起疏朗金色条纹,丝绸质料的宽袖演出服,风采依然。声音续写着她本人所开创和代表的民族声乐式通俗的优雅,气声包裹的甜美,音色于高低错落的转换之间完全不着痕迹,那种自然清澈,柔美的嗓音,是真实可以触摸的。

20多年前,双喇叭收录机和邓丽君、张帝、刘文正的录音磁带传入内地。他们的歌声里,没有革命、事业、理想,却充斥着世俗情感、个人悲喜、爱恨情仇。欣赏这些歌曲的人们,被认为是低级趣味的,颓丧的,甚至是不正派的。这个时候,李谷一为电视片《三峡情》配唱了《乡恋》:你的身影,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把故乡当作爱人来咏唱,第一次用了一些气声,引发轩然大波。因为这种软绵绵的演唱方法本身就偏离了革命创作方向,是“不健康”的。谷建芬老师曾经回忆过,当时“王酩写了《小花》,李谷一唱了《乡恋》,都被点名批评。当时团中央搞了一个15首歌’评选,《乡恋》得15万张票。有人说,这15万张都是流氓投票,这是流氓喜欢的歌。”

因为这首歌,她成为那个时代最具争议的歌唱家,承受疾风暴雨般的批判。然而,人们是那样渴望正常的、富足的生活,渴望温柔的、凡俗的情感,这种渴望形成一种强大的,不可逆转的文化力量。她的歌迷们——那时还叫观众——她的观众,不同年龄的观众都喜欢她的歌。继《乡恋》之后,《边疆泉水清又纯》、《心中的玫瑰》、《知音》、《洁白的羽毛寄深情》……等等,李谷一用“气声唱法”演绎的歌曲传遍大江南北。

当中国从封闭走向改革开放,她的歌声象征着一个民族开始向真性情、真自我敞开怀抱,整个文艺界开始向兼容并蓄、百花齐放打开大门。她和稍后的“新星音乐会”上推出的苏小明、成方圆、朱逢博、郑绪岚等时代“唱将”,都出身名门正派,受过严格的声乐训练。他们和王酩、施光南、谷建芬、刘诗召、王立平、付林这些词曲作家们一起,是最初推动中国音乐向世俗情感过渡的主要力量。

彼时我那刚被“平反昭雪”的父亲正当意气风发,带着我们姐弟时常在家里唱他们的歌。那时候,我们还不习惯使用“歌星”这种词来形容歌坛上的名人。事实上,到现在我也还固执地认为,“歌星”和“歌唱家”之间有着云泥之别。李谷一的声音轻而润,远征的娇而脆,朱逢博的清而亮,郑绪岚的纯而净……她们的歌声如春风化雨,连绵不断,一缕一缕的情深而不颓唐,意远而不伤怀。照亮了我们的祖辈父辈灰暗沉重的过往经历,渗透了我们青葱懵懂的未来期望,刚刚迈向希望田野的中国大地,露出几亿人蓬勃奋发的笑容。

春节联欢晚会1995年完整版(CCTV同一首歌走进美国纽约)(3)

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乡恋》这首歌太特殊

齐秦是唱着《外面的世界》出场的。现场听他唱,和看电视听录音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声音位置转换的连贯,气息支持的自如,格外让人惊叹。台湾的齐秦、苏芮,香港的谭咏麟、陈慧娴,堪称港台公开引进版的先锋队员,在八十年代中期大举登陆。和崔健用《一无所有》挑起的中国摇滚,杭天琪用《信天游》引爆的西北风一起,席卷八十年代的大学校园。周末舞会的学生乐队,集体宿舍的吉他弹唱,到处都能听见这些曲子;混沌初开的情书里,也屡屡是摘录的歌词字句。他们的经典曲目,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反复萦回。新鲜的激情衬着夜晚校园深蓝色无尽的苍穹,传递着青春爱情的细腻、深沉与执著。

对于当时正值豆蔻年华的我们,“爱情”还是一个刚刚从遥远苍茫的烟海里打捞起来的词。在那个穿大红裙子都需要鼓足勇气的年代,很多学校对大学生谈恋爱或多或少都有限制,有些正统刻板的家长更是严令子女读大学期间不许谈恋爱。不过,“爱情”这种过滤性病毒,毕竟是人体内活性最大、最强势的一种元素,没那么容易被约束被钳制,在最循规蹈矩的学生身上也概莫能外。校园里各式各样的《好逑传》或明或暗地上演,低调,却层出不穷。

改革开放的春风过处,中国人的经济、政治意识和思想观念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包括婚恋观。再也不需要顾忌太多家庭出身或阶级成分,身高、学历、经济条件开始成为大学生们择偶之时普遍的考量因素。在港台流行歌曲的缠绵悱恻里,在琼瑶、金庸小说作品的荡气回肠里,年轻的一代无师自通,开始主动去追寻情投意合的爱情。

很多同学如痴如狂地学诗作诗,留在手心里、课桌上、笔记本里;很多同学不眠不休地写信、寄信、等信、读信、背信,以青春温热的血,蘸满蓝黑墨水的笔尖。当时也没有什么隐私权的明确概念,时不时有某某人要写情书,一干死党争先恐后贡献“金句”;又时不时有注明某某人收的情书被偷拆后公之于众,校园里四处风言风语。

与文字一起吟哦一起倾诉的还有琤琮的吉它和弦,在校园的草坪上、操场边、大树下,候选张君瑞们旁若无人地自弹自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我此时《一无所有》,却《读你》千遍不厌倦……像一树一树的花开花落,让东厢西厢的崔莺莺们都不期然地柔软了心情。那种远不像今天那么大方洒脱,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校园恋情,带着淡淡的,雨后丁香花的气息。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大学生不许谈恋爱的禁令已经停留在仅仅是禁令的层面。有人说,那时候的爱情才想要天长地久,现在不一样了,其实倒也未必。所有人真心的付出与托付,肯定都以坚信海枯石烂情不变为前提。时代、环境、客观条件的改变,从未影响过爱情的实质。

春节联欢晚会1995年完整版(CCTV同一首歌走进美国纽约)(4)

有人说,那时候的爱情才想要天长地久,现在不一样了

陈慧娴唱着粤语的《飘雪》和《千千阕歌》出场了,台风进退有致,从容娴雅。这两首歌都是我非常非常熟悉的,因为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课余跑到酒店的歌厅去唱歌,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唱一遍。那歌词、旋律和节奏,在脑子里差不多已经成了化石。

当年条件好的歌厅很单纯。客人们坐在下面喝茶喝咖啡聊天,旁边一个小小的舞台,小小的乐队,三五个歌手轮流唱,都是事先排练好的曲目。没有高声喧哗,也没有酗酒胡闹,算是开革开放初期比较高雅的群众娱乐休闲场所。歌手和乐手们都由歌厅统一按出场天数支付底薪,客人们也时常点歌,《千千阕歌》是我被点得最多的一首,唱一遍能挣十元-十五元小费。我因此成为最早一拨斗胆跑到校外去打工的大学生。

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的热播,掐断了我的“演艺生涯”,将我卷入了方兴未艾的出国留学大潮,踏上漂洋过海的漫漫长路。密西根州上半岛的Houghton小城,是我们在美国的第一个落脚点。小城地远人稀,缺乏能供我们谋求发展的空间,我们一迁再迁,最终迁入了大纽约的范围。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20年前,长篇小说《北京人在纽约》里的这句话借着同名电视剧,传遍了中国的大街小巷。

成稿于1990年前后,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批新移民大潮所推动的,新世纪华文文坛上最初的代表作品之一。和周励的《闯荡曼哈顿的女人》等同期作品一样,内容具有鲜明的自传体倾向。叙说“美国梦”的诱惑,描写在异域他乡奋斗的艰难和挣扎的困顿,宣泄境遇突变所导致的个人化郁积情绪。1992年,在中美两地取景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公开上映,改写了小说的回归结局,张扬逐梦的出走行为,曹桂林笔下由个体发出的“美国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的困惑质问,一变而为刘欢歌声里高亢激越的万众呐喊:“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你不像是在我梦里,在梦里你是我的唯一。”刘欢今夜在纽约出场,带来这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千万次地问》,是情理中事,自然而然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的顶峰。

春节联欢晚会1995年完整版(CCTV同一首歌走进美国纽约)(5)

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

晚会进入尾声了。毛阿敏穿黑色紧身晚礼服,往台前一站,一首《绿叶对根的情意》,由她独特的音质,十足气声化的唱法演绎出来,在这个特定的场景里听来格外容易令人动容。

《同一首歌》的旋律再度响起,夜已阑珊。演出大厅的华灯亮起,散座在各个位置上的学生们陆续向我聚拢,欧裔、西裔、非裔、亚裔,他们陪我一起去后台接参加演出的女儿。“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余音袅袅,逡巡不去。

近几十年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故土的经济腾飞,改变了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也让海外华人华侨在异乡的生存状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现场的绝大部分观众,都深深懂得根深而后才能叶茂。他们才是”绿叶“的大多数。这一场音乐会在曼哈顿中城的成功演出,就是绿叶对根在文化上、情感上的集体归依。

尽管直到今天,那一伙贼心不死的人仍然在不择手段地扭曲传统,抹黑中国,甚至于让2006年春节这一场真正高质量、高水准的中国音乐盛会没能留下任何完整的文字记录。但一代有知识、有见识,敢担当的“绿叶”们,正自觉站在东西文化交接点上,与他们针锋相对,用音乐,用语言,用各种形式促进东西方文化全方位的正常接触与交流,弘扬中华文化真正的内在魅力,也宣示着树高千丈,叶不离根的情意。

春节联欢晚会1995年完整版(CCTV同一首歌走进美国纽约)(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