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周姓祖籍哪里的(祖上居然是山东人)

《金城百分张氏考》

前言

早在人类进人文明时代开始,姓氏文化就伴随着人类活动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由于它直接反映了家族繁衍递嬗的渊源,因此对姓氏文化的研究始终受到人们的密切关心和高度重视。尽管历史的车轮进入了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文化艺术缤纷炫目的21世纪,但人们对姓氏文化的关心不仅没有丝毫的减弱,反而迸发出更大的热诚,这是人类对自身认知的渴求,是萦绕在人们心头的情结。

由于我国姓氏十分庞杂,它的发展变化又一直受到社会变革地直接影响,加之文字记载的局限性,因此姓氏问题显得十分复杂。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就有不少家族为了躲避剿杀而改名换姓,亡命天涯;一桩公案大案出现,又使多少家族怕被株连而隐姓埋名,奔走他乡,还有诸多原因而产生的赐姓,变姓.改姓等等,使姓氏问题变得异常错综复杂,扑朔迷离。我相信,居住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中华民族无不为同一个问题所困惑,那就是都想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走来?这就是姓氏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真正原动力,是民族情结的充分体现。

上世纪九十年代,笔者有幸结识了一位方志学者海连泽先生,拜读过他尚未付梓的著作《金城望族百分张家》一书。该书详细地论述了兰州张姓的起源、繁衍、迁徙及现状。受海先生影响,笔者也开始了兰州张姓的追寻,当我正式接触到这项工作的时候,真正体会到的是十年浩劫使那些文字的、实体的,那些有价值的记忆体损毁殆尽,我翻遍了家存的可资使用的所有东西,侥幸保存的几件东西则成为印证历史的宝贝文物。

金城张氏自高沂公来兰后,就以庙滩子为居住之本,购置房产田地,并在县门(今武都路)、马坊门(今永昌路)一带开辟商业网点,真正实现了掌控西部市场的愿望,在位于兰州黄河以北庙滩子东之草场街设立张氏宗祠,堂号正是“百忍堂”。

农业合作化以后,张氏宗祠成为草场街大队所在地,原址现已建为楼房。宗祠是一个座北朝南的四合院,院内房屋很多,有正殿、有厢房,正中大殿气派宏伟,是敬奉祖宗神主之堂,是张氏后裔祭祖的重要场所,其它房屋或议事、或置物皆有所用。大门平时不开,进出皆走旁边小门。

每逢正月初一,打开大门,清理院落,张氏族人在这里举行祭祖仪式,散居各地的张氏均派有代表前来。礼毕,祠堂院中摆设桌椅,供众人就餐,俗称“吃份子",原来祭祖时各家必需人到钱到,这在“家规”中有明文规定,若有违背必受处罚,数百人欢聚一堂,相互间诉说亲情,强化了张氏家族内部团结,同时族长也便于向族人宣布相关事宜。

笔者年幼时有幸经历这一场面,但因时间过于久远,确实无法详述。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与海连泽先生寻访过此地,当时大殿尚存,院中住了不少人家,偌大的一个地方已经被民房盖得挤挤挨挨,根本看不到昔日之辉煌。

张氏祖茔在大沙坪五一山下(今兰州监狱排洪沟北面),人们称之为“张家坟湾”的地方,据说规模宏大,有高大气派的石质牌坊,还有围墙等,现已荡然无存。每当清明、七月十五.十月一日、冬至这四个节令,族中人均要到祖茔祭祖。

由于人多户众,燃烧纸钱的烟尘在数里外都能看到,往往被人们误认为失火,因有扰民之嫌,所以后来规模有所压缩。此处是否金城张氏最早的祖茔,祖茔中究竟有多少祖先之灵枢,最早的祖先是谁,最晚的祖先又是谁,现均已无法考证。在一本张氏宗谱中曾提到:高沂,字清溪,葬于金城老祖莹,这个老祖茔应该就是这里。

至三百多年后,这支张氏又被世人称为“百分张氏”,这个称号的由来在海连泽先生《金城望族百分张家》一书里有详细的论述:元朝统一后,元世祖忽必烈改变了统治方法,开始整顿吏治,禁止屠杀,稳定社会秩序,发展农牧业生产。

为了巩固其政权,稳定统治势力,恢复社会经济,忽必烈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兴办水利,推广屯田,积极实行“安业力农”的复农政策,号召中原一带的居民迁徙到河西、河湟一带垦田押站,开发土地,发展农业,使这一带由于长期战争造成的破坏得以恢复。忽必烈说:我,虽得其地而无民,其谁与居。”

因此而制定戍边、倡耕.押站土地的政策。让这里大片荒废的田地尽快得到开发与利用。居住在金城庙滩子、七里河一带的张氏家族,由八世孙张傅、张朋带领,于元太祖五年( 1210年)来到张家河湾定居下来,开垦河湾大川并张家台的大片土地。成为最早来河湟谷地押站的大户。其后亦农亦贾,繁衍生息。

甘肃周姓祖籍哪里的(祖上居然是山东人)(1)

张氏家族自八世张傅张朋于元太祖五年( 1210年)来到河湾,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的一百五十多年中,逐渐发展成六大支户近百人,但仍然实行合族经营土地,共担国税。

由族内人分别管理各项事务。平时生活,各自起灶,分户耕地,每年向族中缴纳一定的赋税。族内还有公用的坟地,所产粮食按其收成,抽取一定比例,作为一年春秋两季祭祀的费用。

各支户的生产费用则由各支户各自承担。这样,即有合族经营的管理方式,又能按劳取酬。家族内呈现出和睦相处、勤劳治家的良好风气。

张氏家族在张家河湾建有总祠堂组成管理机构,公举族长,管理族内大小事务。如遇大事,在祠堂内召开会议共同商量,形成决议,严格执行。各大支户中设户长,分管户内各项生产、生活诸事宜,定期向家族管理组织汇报情况。

合户经营,有诸多优势。族内根据各农户实际情况,调剂劳力,互相帮助,发展生产。谁家如有困难,由各支户长向族长汇报,给予资助。元时,由族内统一 .缴纳国税 ,摊丁拨赋,按户缴纳。

这样,上缴的国税及丁赋均由族内共同缴纳,各支户仅在年底向族中缴纳,然后集中缴纳国税,这样既减轻了政府的工作量,又减少了家族内各支户的上缴数额。各小户分摊的赋税不直接缴纳国库,只向支户缴纳,激发了张氏族内各户的生产积极性。

另外,当时的社会秩序较乱,时有外来势力或遭土匪打劫,由于张氏合户经营形成名门大户,一些外来势力及小股土匪望而生畏,不敢轻举妄动,来此作乱。出现了小范围内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的局面。

甘肃周姓祖籍哪里的(祖上居然是山东人)(2)

到元朝末期,国税日渐沉重,族内“户大丁繁,衣食维艰" ,合族经营的矛盾和困难日渐明显。明朝建立后,制定军队屯田制,供军队用粮“以充军食之半”。但由于河湟地区的管理松散,“虽已屯种,不足于用" ,本地豪强官家巧取豪夺,霸占屯田,役使屯军,屯军纷纷逃亡到湟水谷地谋生。

这局势危及着张氏合家经营的土地,因此,张氏族中针对目前这种局势,多次召集会议,决定自洪武二年始分押站土地。分地,是一一件重要 事宜,由各支户户长参加族内会议,商量分地方案。

经过多次会议商量:决定把张氏与官府划了押的所有田地,按人丁多寡分给自己的子孙户,分户耕种,分户经营。这是一个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了不起的治家手段。其理由是:“昌炽繁衍,族益滋大“,原来的合族经营不好管理了,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每户的生产积极性。

分田时,各户不平均,当时张氏有三大支户为张安、张静、张得,其弟兄三人是张氏第十世,为八世张傅、张朋之孙。

安公四子为海、河、润、漪;海河得地十六份,润、漪得地十四份;静公生二子江湖各得地十一份、十三份;得公生五子,为涟溶、洪、济、清;链、溶得地十八份,洪.济、清得地二十五份。以上三大支户归为六大门共分得九十七份,其余三份分留为太祖姑母作为胭粉地,总计一百份。

分地时,按张家台上羊路路上为七十份,路下为三十份而划分,按每门的子孙人丁多少分地,于是出现了每一人丁分田相同,各房份分田亩数却不相同的事实。从此,河湾张氏称“百分张家”,久而久之,与河湾张氏同宗的张氏被邀人统称为“百分张家”。

今西固、红古地区是张姓最为集中的地区,据初步统计,张姓人家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一点三,今居永登县西固、红古的张姓达三万余人。

甘肃周姓祖籍哪里的(祖上居然是山东人)(3)

海连泽先生从1992年开始,先后用15年的时间赴红古、永登、西固、皋兰、永靖、临夏、武威、酒泉、张掖等地查阅张氏历史资料,到2008年,共查阅了70多部张氏家谱,并先后拜访了400多名张氏老人。

这些家谱,归纳起来,共分为六大类;分别是百分张氏中十一、十三分、十四分、十六分、十八分、二十五分。其中十一分属张鲁二姓,十三分张氏谱牒今存于柳家河湾张姓家中。鲁姓谱牒失存。

另外,还有明末肃藩王后裔改姓为张的洪武张氏谱牒。这些家谱,主要分布在西固区新城、河口乡、红古区平安乡、花庄镇、海石湾镇和永登县红城.苦水、树屏、秦川乡一带,对研究兰州地区人口发展和编写地方志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张氏家族,历来重视纂修家谱,因户大丁繁,人口众多,支系庞杂,各支户分立家谱颇多,所记家族历史,有详有略,有典有则。因为战争、灾荒等诸多历史因素,较远年代的谱牒如今已很难见到,有的支谱难免出现错记之处。

现已发现的《金城西北张家河湾“张氏家谱”》引用了“道光十六年岁次丙寅孟秋丙申日,孝祖八世孙张成文撰叙"之序,是目前发现的最早序文。

其他如《河湾上圈张氏谱牒).《张氏十三分宗谱》,《百分张氏十四分家谱序》,《金城皋兰西乡河北张家台茅儿茨湾先茔记略碑文》兰州皋兰百分张氏宗谱序》等都从不同角度记述了兰州张氏的悠久历史与繁衍发展的艰难历程。

有史记载,百份张氏也融入了鲁施、朱姓及蒙古族等其它姓氏。《张氏谱牒》中有一记载:张祥保之子与随了张姓的鲁姓女儿结了婚。张氏族中有明文规定:同姓人不能结婚,所以这家的儿媳娘家人又改为鲁姓了,其后代不能再结婚,鲁姓人在百分中属十一分。

《河湾上圈家谱》申述:施家随姓张家说。施、魯两姓同在一一块耕地,因为分地之事,发生了矛盾,施统失手打死了鲁陇,于是呈报官府定罪,罚施统每年拿银两若干,以顶替人命。

多年后,由张氏家长出面,调解此矛盾,让施家随姓为张,并降低三辈,不再纳地银,于是便出现了“施鲁共张”的事实。蒙古骑兵灭金后,便留一部分老弱残兵屯垦于此,当时,元朝官府要求各地居住的农户呈报姓名,按田上粮,所以这些人遂起姓为河湾张家,属百分中的十四、十六份。“洪武张家”,兰州地区俗称“面头张家”。

经考证研究,此一 支张姓系明肃王之后裔,据张氏家族传说,明崇祯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肃王世子逃难到河口八盘张明宦家中,被认为义子,取名张献龙,成为百分张氏中十四分中第二十世。

自1041年高祖张高沂来兰至今已有969年的悠久历史,子孙后裔遍布各地,唯有张家河湾地区张姓最为集中,人口最为密集,加之百分之举影响巨大,以至“百分张氏”成为这支张姓的特殊称呼。

尽管如此,我们对这个家族的了解也只能是个大致脉络而已。自张高沂来兰成为兰州张氏第一代起,第二至七世、九世、十二世至十四世没有留任何记载,自二十五世起之零星记载还只限于红古、河口地区,对于市区及河北庙滩子一带张氏之记载完全缺失,我想不久将会有新的发现为我们揭开家族的全部历史。

甘肃周姓祖籍哪里的(祖上居然是山东人)(4)

教育家张祖培家族

近代教育家张祖培先生系高沂公三十世孙,似应是高沂公留在庙滩子的张氏后裔。笔者在文中将一 一 举证说明。

一、庙滩子张氏先祖之居所不详。

一说曾在山字石居住,一说始终居住在庙滩子地区,但实际上至张祖培先生时已居住在庙后巷(现龙王巷)多年,“庙后巷”因在庙滩子关帝庙之后故有此称。先生宅第建在高出街面十多米的一处台地上,背倚朝阳山,面临黄河水。

院落座北朝南。是一个典型的兰州四合院,上房三间.耳房两间均朝南,为出檐明柱结构,东西厢房各五间对称而均衡,南面有下房数间,东南角辟有大门。若将大门打开,即使躺卧在上房内也能看到河南岸的风光,因此先生戏称书斋为“卧游山房”。

虽说先生祖上世代为官,家境不差,但先生却始终坚持勤俭的治家原则,过着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先后购置了不少土地和房屋。位于庙滩子街道的一个院落,便是先生购置的一一处房产。

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四合院,正北一排五间正房,靠西的两间是两层楼房,沿木梯上去便是先生四弟祖功先生的住所。祖功先生晚年在家坐诊时就在此处,是远近闻名的大夫。

东西两面有厢房若干,南面一排房屋体量很大,结构也较特殊,可谓商居两用,面向院内的是住房,面向院外的是铺面,大门就开在铺面之间。

除此之外,在庙巷子(位于关帝庙东)还有一处宅院,该宅院由三个院子组成,均由老张家后代居住,上世纪60年代以后,在社会大变动中老张家因种种原因陆续搬离了出去,现房屋仍在,但已没有了往日之貌。

二、庙滩子张氏没有发现谱牒

但存有一帧祖先图,该图上明确记述:二十六世祖有张钰张铭兄弟二人,长房张钰生崇实、崇礼二人,其后有万钟,再后有得磷、得珍、得珠三人,再后有祖恩;二房张铭生子廷壅,皇清诰授宣武都尉,夫人章太后皇清诰封恭人,生子毓桂,皇清诰授武德骑尉,夫人高太后皇清诰封宜人,生子得福,诰授昭武都尉,生四子,祖培祖思、祖兴、祖功。祖培、祖功的后裔人口众多,大部分仍住在庙滩子一带。

该祖先图是在张祖培主持下绘制的"当时其母亲还健在因此图中只有其父张得福之名讳。

父亲张得福,袭昭武都尉(正四品) ,驻防边关红水军营。父亲过世后本应由长子承袭。由于先生从文执教,遂由四弟张祖功承袭父职,遂任红水守备。当时已是光绪末期,张祖功先生赴京受命前,在甘还经过一场考核,其中一个项目是射击。在百步之处悬挂一只红灯,要求三枪击中目标。

记得先辈讲过这一场景,张祖功先生手持来复枪,将子弹压进枪镗,口中含着另外两枚子弹,镇定自若的击中了目标,取得了袭职的资格,踏上了进京的旅途。据老一辈讲,张祖功先生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才到北京,回来后继任红水守备,时间应在光绪29年(1903年)先后,还曾带兵往疆押运饷银,一直到清廷逊位后才居闲在家学成中医,这已是1911年后的事情了。

祖培先生幼承家渊,稍长,就学于兰州五泉书院,师从陇上名儒卢政.刘尔忻诸先生,曾考中秀才,后在兴文学校任教员、校长达数十年。先生以毕生精力读书写字.教书、育人,是一个一辈子认真做学问的人。兄弟二人,一个当老师,一个当医生,均从事济世救人之崇高事业,被人们尊称为“大师傅"“四师傅”。

三、庙滩子张氏在黄河以北广有田地

赵家庄、大沙坪、金鸡岭、五坟子坪、罗锅沟等处都有田地,种植过粮食和各种蔬菜外,还种植过西瓜醉瓜、白兰瓜、棉花、花生等作物,此外在黄河以南五泉山下还有田产,张氏祖茔就在自家地中。庙滩子张氏田产之多正好说明继承了先祖之遗产。否则,仅凭张祖培老先生一辈之力是无法置办这些田产的。

四、庙滩子张氏历代都在草场街家祠祭祀祖先,从未懈怠

张祖培先生积极参与了总族正张尊英先生编写的总家谱.家规.派名录及十三分宗谱序等,从这里不难看出庙滩子张氏在金城百分张氏中的相当地位。

五、庙滩子张氏的祖茔有过多次迁移历史

老一辈 能说得清的最近的祖茔在五泉山一带,祖培先生就安葬在这里,其祖上最少六.七辈都在这个祖茔中,1952年修建天兰铁路时,才将该处祖茔迁到了黄河北的自家地中,好象叫五坟子坪的地方。

比五泉山祖茔更古老一点的祖茔在华林坪一带 ,老一辈祭祖时两处都要去 ,将华林坪祖茔称为老坟。解放后,随着农业合作化等运动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又经数次搬迁。

由于祖茔规摸太大,加之后裔支脉纷繁,无法组织统一行动,所以每次搬迁都会出现只迁近祖,留下远祖的不孝举动。

我在少年时亲历过第一次大规摸的搬迁祖莹 ,由祖培先生次子张明显老先生组织,带领着一帮小孩子们为先祖们搬家。

那个年代正是张氏家族惨遭政治迫害最为厉害的时期,一无入力,二无财力,只能用旧水泥袋子装殓祖先遗骨,孩子中属笔者年龄最大,我的两胁各抱一具祖先遗骨,就这样把祖茔全部搬到一个叫罗锅沟的地方,我印象中起码有二、三十棺之多。当时,从墓穴中发现基本完好的清朝官帽,帽缨的保存尤其完整,红色清晰可见,还发现许多铜质纽扣,状如蜗壳,径似蚕豆,衣服己成残片,但能明显分得清层次及每层的颜色。

以后,又搬了一次,是地方有关方面建设用地,张明显老先生实在力不从心,只好搬了近祖,我记得是他的太爷武德骑尉张毓桂以下四代。

老人家孝心很重,为自己势单力薄不能安顿好祖先而抱憾终身。他前后两次都请了草场街的朱先生勘察坟地,不顾年事已高东奔西跑,倾其所有,尽到了一个张氏后人全部力量,实为后世之楷模。

现在,这最后的祖茔又搬到七里河区的牟家大山,最高的祖先就是第28世皇清 诰授武德骑尉张毓桂及夫人皇清诰封宜人高太后,最末一代即为张祖培先生(1870 一1939)。张祖功先生病故于1955年,另葬于大沙坪,这已属氏族繁行分支的正常之举了。

六、庙滩子张氏保存完好的一部(张氏家规》 书

此书为线装本,纵26.5厘米,横15.5厘米;84页,软装封面。全书约28000字,由皋兰景明石印馆承印,癸亥年(1923年)新正月整版。

此书的作者是张氏家族中的“族长”,名尊英,字子发,号渠溪,河口北渠人,为金城张氏第二十七代孙,前清庠生。著此书时,张尊英在“戊成已亥之年余教读于皋兰书院”。

《张氏家规》的篇首是请“教育部三等奖章兴文学校校长、前广西平南县典史、族(中)曾孙张祖培(派名成功)”"作序。张祖培是清末民初时期兰州地区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

《张氏家规》一书,从民国四年开始准备,次年动笔,由张尊英在教书之余,抽空编撰,到民国九年,全书写成。序二由牟缵拱撰写。牟缵洪是“清授文林郎吏部拣选知县丁西(1897年)科举人,民国省议会议员"。序三由张氏门中表兄,当地名人巨凌云所作。

纵上所述,不难看出庙滩子张氏就是高沂公后裔中一 直留守在庙滩子的一支。

笔者在《张氏家规》的首序中又发现一个问题,张祖培先生自称派名日:成功,将自己定位于百分张氏之十八、二十五份第三十世。我翻查了存世资料,实在寻觅不到此说之缘由,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发掘。

金城张氏在近千年的时间长河中有过怎样的经历,他们中间发生过怎样的故事,这些都是我们无法说得清的问题。但是,一一个家族的生存和发展必定依附于国家和民族,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因此,我们绝对不可能孤立地研究这些问题,必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探讨来思考,才能得出符合历史本来面貌的结果。

我们从兰州地处西北边陲,多种少数民族混居的特殊性不难看到这样一个历史现象。当中央集权处于强盛有版图扩张需要时,兰州就在中央政府的统治下,一一旦中央集权衰落,兰州就极容易被少数民族占领。

无论在什么样的政权统治下,兰州做为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互通贸易的重要地位始终无法替代,各类生活用品需要交易,商业活动就不能中断,局势就不能动荡太久。因此,与中原地区相比,闭塞、落后突出之外,战事少商机多应该是兰州的优势所在。

金城张氏只所以能发展成目前规模,成为兰州地区人口最多的姓氏,除了历史悠久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兰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海连泽先生的著作《金城望族百分张家》一书花费 了他十五年的时间,目前全书基本定稿,正在补充人物资料阶段,不久就可以和广大读者见面,相信本书对于热衷于姓氏研究的学者们裨益非浅。

甘肃周姓祖籍哪里的(祖上居然是山东人)(5)

文章选自《甘肃城关文史资料》,文章作者张新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