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小品演员平时靠什么生活(他才是春晚首位小品演员)
要说代沟问题,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对某一个名词的理解不同,比如“吃鸡”,在年轻人眼里,吃鸡是一款游戏,而在岁数大一些的人眼里,《吃鸡》是一个哑剧小品,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在这里,我们还要明确一件事情,虽然陈佩斯朱时茂的《吃面条》是公认的春晚小品开端,但那是一定意义上的。实际上,在央视春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小品名字的节目就是王景愚在1983年春晚上的哑剧小品《吃鸡》,当时主持人刘晓庆报幕时说的就是“请看喜剧小品,《吃鸡》。”
《吃鸡》成了1983年春晚上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之一,殊不知,这个小品却给作者和表演者王景愚带来了三十多年的困扰,中间他一度胆怯、懊悔甚至还患上了抑郁症。
一、《吃鸡》的创作和首演
近几年由于叶逢春等人的努力,很多观众开始再次关注起哑剧来。哑剧是一种舶来品,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哑剧行业达到一个高峰期,其代表人物有饰演济公的游本昌,老来俏的王德顺以及《吃鸡》的作者和表演者王景愚。
王景愚1962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被分配到了中国青年剧院从事话剧创作和表演,他有一次随团到广东演出,吃了一次罐焖鸡,但那次的鸡做得不好,吃起来有些费劲,他由此受到灵感激发,创作出了哑剧《吃鸡》。
当然了,哑剧《吃鸡》的表演内容要比现实生活更为夸张,王景愚在表演中设计了很多非常搞笑的细节,比如用锤子砸鸡骨头、用钳子拧鸡肉上的筋,再加上他那张大嘴特别有喜剧效果,因此这个作品的“含笑量”十足,因此当时《吃鸡》的名头并不是哑剧,而是喜剧小品。
《吃鸡》的首演是在广东江门,回到北京后,这个作品被当年的文艺界元旦晚会和央视“笑的晚会”采纳,王景愚的《吃鸡》成为他的代表作。
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吃鸡》却成了王景愚的一个包袱,他的作品和央视“笑的晚会”一起被批为“笑里藏刀”,为此很多年里王景愚不再表演《吃鸡》,更不敢提这个作品。
这是《吃鸡》给王景愚带来的第一次成名,也是第一次困扰,也都不是最后一次。
二、马季姜昆协助《吃鸡》上春晚
1983年的首届春晚,总导演是黄一鹤和邓在军,四位主持人分别是马季、姜昆、刘晓庆和王景愚。
当年相声正是历史巅峰期,马季和姜昆作为相声界代表担任主持人不论从知名度、业务能力等方面都是合适的,台下顾问团里还有侯宝林坐镇。刘晓庆则是当红的电影明星,他们三位主持人都是大家熟悉的,为何还会有“名气不大”的王景愚呢?
这就是时代的烙印,王景愚在首届春晚前几年,主演了一系列知名的话剧,如《枫叶红了的时候》和《可口可笑》,因为在《威尼斯商人》中成功演绎了夏洛克,他还获得了文化部表演一等奖,因此此时的王景愚正是文艺界的大腕和宠儿,担任央视春晚主持人也是顺理成章。
在春晚筹备会上,黄一鹤向四位主持人建议,让他们每人也出一个节目,马季和姜昆当然要表演相声,刘晓庆则献唱《绒花》和《盼红军》,王景愚脱口而出:我演一个《吃鸡》。
黄一鹤对王景愚这次“报名”非常高兴,如果能在春晚舞台上表演《吃鸡》,先不说喜剧效果,光这个象征意义对王景愚和央视来说都是非常重大的,毕竟他们已经委屈了十几年。
但王景愚回家之后就后悔了,他想自己现在好歹也是文艺界一名颇有艺术造诣的话剧演员,怎么会提出在春晚上表演一个喜剧小品《吃鸡》呢。再说,虽然社会环境发生了大变化,但这个时候表演《吃鸡》会不会给人一种不好的看法。
王景愚的犹豫黄一鹤也有,但他并没有王景愚那么担心。为了给王景愚卸下思想包袱,黄一鹤召集鬼点子多的马季姜昆,想一想该怎么帮助王景愚克服心理障碍。
马季和姜昆是相声演员,他们俩一合计,干脆咱们用相声手段给王景愚设计一个“铺平垫稳”,把《吃鸡》变成顺理成章和集体贡献,这样的话,就算最后出问题,也是大家一起承担。这个建议被黄一鹤采纳,王景愚也非常高兴,他终于定下心来,要在春晚上表演《吃鸡》。
三、顺理成章的《吃鸡》
1983年的春晚上,为了王景愚的《吃鸡》,马季姜昆帮助王景愚做了这样的“铺垫”:
在斯琴高娃和严顺开一起扮成虎妞和祥子“逛厂甸”的时候,王景愚端着一盘烧鸡从虎妞旁边经过,虎妞一扒拉王景愚:“卖鸡的,多少钱?”
王景愚一个趔趄,烧鸡掉在了地上(这个估计是意外),他对虎妞解释:“这是我演出的道具,不卖”。虎妞在后面一撇嘴:“德行!”
然后,等严顺开去准备表演阿Q的时候,马季邀请王景愚上场,他向现场观众宣布:下面一个节目由王景愚表演《吃鸡》。
王景愚端着个空盘子跑了上来:“我的鸡哪儿去了?马主持,我的道具丢了。”
马季调侃:“不是飞了吧,这屋里太热。”王景愚不屑:“烧鸡能飞吗?”
这时候,镜头一转,姜昆正蹲在演播大厅的角落里啃鸡呢,只见他嘴里塞满了鸡腿,满嘴油光吃得正香。
王景愚上前埋怨姜昆吃了他的道具,姜昆辩解,谁说这是道具,这是真的烧鸡。
马季见状上前“主持公道”,也开始埋怨姜昆吃人家的道具,姜昆将一块鸡肉塞进马季的嘴里。
马季“吃人家的嘴短”立刻变了态度,转而埋怨王景愚:“你这人也是,没道具你就不能表演了吗?你给大家来个无实物表演。”
接着,马季让刘晓庆报幕,刘晓庆正式说出了“下一个节目,喜剧小品《吃鸡》”,这是“小品”这个名词在春晚上首次被正式报出(之前有非正式的)。
就在刘晓庆报幕的同时,马季和姜昆的“垫话”还在继续,王景愚和姜昆一边抬桌子一边碎碎念姜昆吃了他的道具,姜昆回之碎碎念:“我从排练开始就没吃饭,我吃点东西怎么了。”
而马季则继续扮演他的腻缝角色,嘱咐王景愚别埋怨了,赶紧表演吧。
接下来,王景愚就在春晚上表演了这个著名的哑剧《吃鸡》,节目的最后,姜昆再次上场帮助被鸡骨头卡住喉咙的王景愚,两人一番撕扯,最后姜昆从王景愚嘴里愣是掏出一只鸡毛掸子来。这个节目的“底”可谓相当出彩。
《吃鸡》的现场效果非常好,观众笑得前仰后合,这个哈哈大笑的小观众貌似是金龟子刘纯燕吧。
而马季和姜昆为王景愚这段“正活”表演的“垫话”也非常成功,之后甚至有观众询问,这不是安排好的吧,姜昆是不是真的把王景愚的道具给吃了?
四、《吃鸡》让王景愚患上了抑郁症
春晚之后,《吃鸡》火了,王景愚火了。他二十年前第一次表演《吃鸡》让他在文艺界出了名,这次则是让他在全国观众面前出了名。他之后几年也成了春晚的常客,在春晚上又表演了两次哑剧,而同为哑剧演员的游本昌也借此东风上了春晚。
但是,王景愚却高兴不起来,他在一次研讨会上被一位专家批评了,这位王景愚敬仰的前辈指出,王景愚你是演“夏洛克”的,还得了奖。没想到,你现在却去演《吃鸡》这种浅薄的作品,让人惋惜和痛心,哗众取宠会毁掉你前途的。
这种批评如果是陈佩斯碰到了,估计他会反唇相讥或者干脆摔门走人。但王景愚不同,对方还是他无比敬仰的前辈,他听进去了,也给自己背上了心理包袱。
王景愚为了证明哑剧也是艺术在之后搞了很多哑剧表演,但他的内心依然摆脱不掉这次评价给他带来的阴影。
而王景愚的背上还有来自喜欢他也喜欢《吃鸡》的观众的包袱,他火了,结果每次走到大街上总有人在旁边指指点点:“看,那个吃鸡的。”甚至连记者采访王景愚都会直呼:“吃鸡的”。
这样的称呼在王景愚心里几乎相当于侮辱,搞了半辈子话剧,最后成了‘吃鸡的’,这就像抹杀了他在话剧舞台上的艺术成就一样。他心想,你至少也要加个“演”字吧,“演《吃鸡》的”也比“吃鸡的”好听。
怕什么来什么,1993年,王景愚在一家快餐店里吃炸鸡腿,没想到又被人围观了:“看,吃鸡的那人,这回吃真的了。”
最过分的是,就在王景愚拿着炸鸡腿啃的时候,有人给他拍了照,这让王景愚瞬间火冒三丈,他找到那个拍照的围观群众:“你要是敢把照片上报,我就去法院告你。”
其实,围观群众这种举动确实稍微有些过分,但对于绝大多数明星来说也并不算过火,王景愚之所以发这么大脾气,关键还是他心里的包袱太重了。
这种情况下,《吃鸡》让王景愚名声大噪的同时,也让他患上了抑郁症。
五,最后一次演《吃鸡》
1997年,王景愚受邀到美国演出,他准备了两个节目《走钢丝》和《幸福绳》。但主办方找到他,说观众希望他能演《吃鸡》。
这句话又让王景愚头大,《吃鸡》真是阴魂不散。但主办方接下来的话让他释然了,对方表示,很多华人和华侨都喜欢《吃鸡》,他们希望看到《吃鸡》也是为了寻找以前关于春节的记忆和念想,回忆起当年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看春晚的快乐时光。
王景愚感动了,他没想到《吃鸡》这个给自己带来这么多烦恼的作品对于观众却有这样的作用,他答应,再演一次《吃鸡》!
这次的表演空前成功,没想到也治好了王景愚的抑郁症,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脱敏”疗法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