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最有心意的花(视点教师节晒出一束鲜花)

刚刚过去的中秋、教师双节,一份节日礼物引发了广泛争议河南郸城的一名女教师在社交媒体晒出自己收到的鲜花,并配文称:当老师的好处就是处处被偏爱着,感谢王某某妈妈送来的教师节礼物,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教师节最有心意的花?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教师节最有心意的花(视点教师节晒出一束鲜花)

教师节最有心意的花

刚刚过去的中秋、教师双节,一份节日礼物引发了广泛争议。河南郸城的一名女教师在社交媒体晒出自己收到的鲜花,并配文称:当老师的好处就是处处被偏爱着,感谢王某某妈妈送来的教师节礼物。

平心而论,一束鲜花、一盒月饼及一箱饮料,这样的节日礼物并不算贵重。事后,郸城县教育体育局发布情况说明:经核实,鲜花系学生家长赠送给我县宁平镇才英小学教师王某的教师节礼物,有关物品是学校发放的中秋节慰问品。并表示已对涉事教师进行了批评教育,责成其向学生家长退还鲜花等额费用。

教师节给老师送一束鲜花,应该说是一种常情常理范围内的心意表达。那么,为什么这位教师收一束鲜花就让人如此不安?教体局责令其退还鲜花费用是否小题大做?

鲜花无言,但人会赋予其意义。家长或许只是想向老师表达一下敬意,但这位老师大张旗鼓地晒出来,就极其容易引起误会。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其他家长会怎么想?没送礼物的家长难免会担心:老师是不是在暗示我们也应该送点什么?如果不送礼物,孩子会不会被老师区别对待?而送了礼物的家长又可能猜测:既然老师这么喜欢礼物,下次是不是应该多送点呢?

更何况,在配文里还明确点出了送礼家长是哪位,并且使用了“被偏爱”“好处”等容易引发利益联想的词汇,这就让一束简单的鲜花变得不再简单。那么,一份小小的礼物引发轩然大波,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了。

家校关系原本就是一个敏感话题。老师因为对学生有一定的奖励、推荐等权力,和家长之间实际上存在一种不对等的利益关系。虽然我们相信,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公正且具有职业精神的,但具体到现实中,自己所遇到这位老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却无法百分百地肯定。因此,家校之间的信任必须在长期的日常交流中,在一点一滴的细节中慢慢积累起来。

而且,这份信任建立起来很难,要破坏却很容易。在这一新闻中,就有网友质疑:晒出来的是这些,那没晒出来的呢?这种质疑虽然很可能与真相不符,但却说明了“晒礼物”这个行为就很容易引发广泛的误解,甚至破坏人们的信任。

具有敏感利益关系的双方在交往时,尤其需要注意言行的边界。不要让一些看似无意、却又似是而非的言行,引发误解,引起纠纷。比如,笔者的孩子所在的小学,每到教师节前夕,都会发通知明确告知家长不要送礼物,老师们更是连鲜花也不收。这就彻底打消了家长的顾虑,避免了任何灰色地带的存在。如此时间长了,家校之间的信任自然能慢慢建立起来。

任何正心诚意,都需要外在的言行来表达。一束鲜花虽然没什么,但是“晒出来”这个行为却大堪琢磨。如果自己对每一位学生都不“偏心”,那么也不要宣扬自己如何被“偏爱”。每一位老师在上岗前都应该接受过师德师风教育,应该明白:老师最值得“炫耀”的,是自己学生取得的成绩,而不是任何物质的奖励。明白了这一点,再对自己的言行稍加约束,要处理好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关系,也就不是难事了。

(作者 土土绒,来源 :红星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