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怎么异地销户(手机号异地销户开启)
用户在电信营业厅办理业务。图/视觉中国
北京地区移动、电信可协助办理,登记用户信息后转交号码归属地办理
1月1日,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即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全国正式提供手机号异地销户服务。
中国移动方面回复记者称,“公司将严格按照工信部相关要求落实异地销户工作,今天(1月2日)已经可以办理异地销户”。但对于异地销户的需求有多大、如何办理,以及是否会影响到公司内部考核,中国移动方面表示,暂不回应。截至记者发稿时,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均未对记者的提问作出回应。
1月2日,记者走访了广渠门附近三大运营商的营业厅,联通营业厅工作人员称可以办理异地销号,而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须记录用户相关信息后转交号码归属地办理。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异地销户只是电信运营商异地业务的延续,而在这之前已有过异地补卡、携号转网等多种尝试。
号码归属地营业厅负责剩余话费结算
1月2日,记者走访了广渠门附近三家运营商的营业厅,当天办理销号业务的客户并不多。
联通营业厅工作人员称,外地用户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到营业厅即可办理异地销号。北京联通客服称,目前北京联通用户在外地可以办理异地销号,而外地用户要在北京办理销号业务,还需咨询归属地客服。河南联通客服表示,河南联通用户现在暂不支持在北京直接异地销号。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营业厅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目前只能协助号码归属地办理销户手续。首先,客户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和手机卡号密码到营业厅柜台填写相关手续;然后,移动或电信再将相关手续发回号码归属地营业厅,最终由号码归属地营业厅来决定销号与否,期间要等待7至15个工作日。另外,“销号服务”只能到直营手机营业厅办理,代理营业厅无此权限。
关于注销之后原号码中的剩余话费结算,三家营业厅回复称,最终都由号码归属地营业厅来结算。
目前来看,对于异地服务存在需求的主要有两类用户:其一,是流动性较强的人群,他们往往会在工作地点选择较为优惠的资费服务,但是工作地点又可能会经常变化,这就有了异地服务的需求;其二,一个人拥有多个号码,副号码为寻求更有优惠的资费。因为目前电信运营商提供的部分资费优惠只面向新用户。
异地销号之前,电信运营商曾尝试打破部分属地限制的业务,这包括备受指责的国内漫游费。2017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取消大陆地区手机长途和漫游收费,工信部随后设定了时间目标,即在当年10月1日前。
此外,因为想要花更少的钱,获得更好的服务,消费者多次呼吁携号转网。全国人大代表曾多次提出相关的议案。2018年3月,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提交议案呼吁出台法规允许手机用户携号转网。
到去年年底,新政出台了携号转网的简化流程,不过覆盖地区也有限。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消息,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五省(市)自2018年12月1日起,推出携号转网新业务受理流程,用户可发送短信进行携转资格查询,办理完携转业务后1个小时内(到下一个整点时刻)即可正式携转到新的运营商。
异地销号仍有难题待解
一位前中国移动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异地销号此前受阻是因为全国身份信息不能联网,导致无法确认销户的用户就是机主本人,而这并不是出台相关政策就可以解决的,而属地化管理又对政策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在他看来,实名制政策出台后,注册信息归属地和公安管理结合更为紧密,为异地销号等业务提供了基础。不过,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瓶颈。
2016年9月,最高法、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强调了电信企业要严格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
业内人士称,运营商推行实名制,确保的是手机用户和身份证的匹配一致性,至于这个身份证是不是你本人,光靠运营商不能完全确定。事实上,运营商早期曾开通过异地补卡业务,这与异地销卡的逻辑类似。电信专家方竞告诉记者,在补卡过程中,曾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了其中的漏洞,导致电信运营商很难做下去。在这之后,电信运营商对于用户管理更加严格。
此外,StrategyAnalytics分析师杨光告诉记者,支持异地销号服务,电信运营商的系统也需要相应改造,但对电信运营商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急迫的事情,优先级比较低,需要由监管驱动。
但对于完全打破属地管理,杨光表示,这不符合经济发展现状,比如在甘肃办卡在北京使用,这将导致甘肃的消费者补贴北京,这是不公平的。
行业专家宁宇表示,移动通信时代,电话号码是重要的个人标识,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用户的观念发生变化,用户黏性开始降低,电话号码将会变成一个随时可被取代的通行证。
新京报记者 梁辰 实习生 王浩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