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少帝李重茂陵墓(曾用20年重修法门寺)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唐少帝李重茂陵墓(曾用20年重修法门寺)(1)

世人都知道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乾陵是我国古代罕见的“帝后合葬陵”,也是唯一合葬“两位皇帝”的陵寝,这是被各界公认的。其实,在陕西宝鸡,还有一座“大唐秦王陵”,也是“帝后合葬”的皇家陵墓,只是名气比乾陵小了很多,因为陵墓的主人大唐秦王李茂贞其人知名度不是很高,不过,他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却不小。

唐少帝李重茂陵墓(曾用20年重修法门寺)(2)

大唐秦王陵位于宝鸡市北部台塬的陵原之上,是秦王李茂贞和他夫人的合葬墓。虽然是一座“王陵”,但是规格和唐代帝王的皇陵是不相上下的,甚至高于唐代部分帝陵。秦王陵由李茂贞和夫人的两座地宫组成,奢华气派,本世纪初文物部门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遗憾的是陵墓已经被多次盗掘,虽然也出土了大量文物,但是没有重量级的国宝,这也是大唐秦王陵被人们忽视的原因之一。

唐少帝李重茂陵墓(曾用20年重修法门寺)(3)

那么,李茂贞既然是大唐的秦王,为什么说他的陵墓是“帝陵”呢?

其一,秦王陵的规格就是按照唐代帝陵的规格修建的;

其二,历史上秦王李茂贞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是“岐国”的国君,政府配置、礼制等方面都是帝王级别的,不过他一生都没有正式称帝,是一位没有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的历史风云人物。

唐少帝李重茂陵墓(曾用20年重修法门寺)(4)

李茂贞是河北深州博野县白塔宋村人,原名宋文通,字正臣,生于唐宣宗大中十年(公元856年),十八岁就替父从军,精明能干,他所在的军队消灭了唐末黄巢起义军的残余势力,李茂贞功勋卓著,一路升迁,被唐僖宗赐姓李,改名李茂贞,并且还入了李唐王朝的皇家典籍,成为朝廷重臣。

唐少帝李重茂陵墓(曾用20年重修法门寺)(5)

不过,彼时的大唐王朝已经风雨飘摇,没有能从玄宗时期安史之乱的阵痛中缓过劲儿来,加上唐朝后期的几位皇帝都很“平庸”,大唐盛世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地方割据势力和起义军纷纷崛起,李茂贞在朝廷官员、地方军阀、一国之主等多个角色中“来回转换”。

唐少帝李重茂陵墓(曾用20年重修法门寺)(6)

纵观李茂贞的一生,他是一位身份极其复杂的“乱世枭雄”、“忠臣良将”,曾帮助唐僖宗平定叛乱,立下大功,被授予凤翔节度使陇右节度使等要职,唐代的节度使是集地方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封疆大吏。当时的凤翔包括现在陕西宝鸡全境,陇右的范围就更大了,含甘肃全境、四川北部、青海东部和新疆大部分地区,也就是说当时的李茂贞是长安以西,西北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管辖地盘非常广阔。

唐少帝李重茂陵墓(曾用20年重修法门寺)(7)

功高盖世,有权有地的李茂贞也“膨胀”过,到了唐僖宗的继任者唐昭宗时期,他基本不受朝廷节制了,唐昭宗曾派兵想剿灭李茂贞,但是朝廷军队的进攻都被李茂贞击退了。最后唐昭宗还封李茂贞为“岐王”,对一个反叛朝廷的将军束手无策,不但治不了罪还要封王安抚,可见当时的李唐王朝堕落到了什么地步,已经不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那个傲视寰宇的大唐了。

唐少帝李重茂陵墓(曾用20年重修法门寺)(8)

很快,苟延残喘的唐朝被朱温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纷乱时期,各地的节度使、军阀相继独立,自封为皇帝,独霸一方,李茂贞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西北地区这个独立王国的国君,史称“岐国”。但是李茂贞始终是“王”,没有登基称帝,不过他和夫人享受的都是皇帝和皇后级别的待遇和礼仪,岐国的军政设置也和唐代朝廷相同。

唐少帝李重茂陵墓(曾用20年重修法门寺)(9)

公元923年,十国君主之一的晋王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灭后梁,在洛阳称帝,建立后唐,虽然这个小朝廷只存在了十四年,也没有多强的实力,但是李茂贞却向后唐称臣,可见,他内心始终是忠于李唐王朝的。公元924年,李茂贞病逝,享寿69岁,谥号“忠敬”,也印证了他对大唐帝国的“忠”,虽然他活着的时候僭越礼制,死后还是被称为“大唐秦王”。

唐少帝李重茂陵墓(曾用20年重修法门寺)(10)

李茂贞一生杀伐无数,那是历史使命,不可避免,他其实是一心向佛的。著名的法门寺就曾受过李茂贞的“特殊照顾”,因为法门寺距离李茂贞的政治中心凤翔府很近,况且又是唐代的皇家寺院,所以李茂贞曾在公元901年-922年,这20多年时间里,命人修缮寺院,建法舍,铸铜炉,重修佛塔,让这座皇家寺院从五代十国的战乱中恢复了往日的繁荣。这一事件刻记于《大唐秦王重修法门寺塔庙记》碑文,修缮法门寺也是大唐秦王李茂贞对后世最大的贡献之一。

唐少帝李重茂陵墓(曾用20年重修法门寺)(11)

身处乱世的李茂贞叱咤风云,称霸关中和西北长达三十七年。史籍《资治通鉴》、《新五代史》等都对李茂贞的生平做了详细记载,他在凤翔秦王府死后被迁葬至宝鸡陈仓里先考大西侧,也就是现在的大唐秦王陵。李茂贞的妻子贤德太夫人刘氏是在公元943年去世的,比李茂贞晚了近20年,被附葬于秦王陵,夫妻二人同陵不同穴,成为唐代继乾陵之后的第二座夫妻合葬陵。

唐少帝李重茂陵墓(曾用20年重修法门寺)(12)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唐秦王陵是一座坟茔,两条墓道。李茂贞地宫是唐代帝王风格,由墓道、墓室、甬道、后室四大部分组成,长120米,距地面20米,地宫除前室、中室用麻岩石条砌筑外,其余均为青砖砌成,按照庭院式结构建造,采用壁画和砖雕相结合的形式,富丽堂皇,视死如生。

唐少帝李重茂陵墓(曾用20年重修法门寺)(13)

李茂贞地宫内地坪正中安放着他的墓志铭,分上、下两层、顶盖为录函顶,青石盖四周阴刻连续缠枝花纹,下层为铭座,铭文1116字,周边线框,四周阴刻十二生肖神像,墓志铭盖上却是空白,有何玄机至今未解,就像乾陵武则天的无字碑一样,为千古之谜。

唐少帝李重茂陵墓(曾用20年重修法门寺)(14)

李茂贞夫人贤德太夫人的墓道长80米,地宫内第一道门为一座精美绝伦的端楼,全国唯一,建筑风格为青砖仿木构歇山双重飞檐,门洞为窖式圆口,用青石封门。地宫前、中墓室与李茂贞地宫建筑风格相同,均为石条砌筑并上拱券顶。中室前端置一墓志铭,四周斜刹面上分别线刻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方神像,底座上书写中楷铭文1690字,志盖线柜中间阴刻“晋故秦国贤德太夫人墓志铭”12个篆字。

唐少帝李重茂陵墓(曾用20年重修法门寺)(15)

秦王陵历史上曾多次被盗,发掘出的文物主要有胡人马乐俑、三彩陶马俑、侍女立俑、胡马载乐俑、乐伎舞俑,以及珍贵壁画。贤德太夫人墓地宫的砖雕极其精美,人物活动所占比重较大,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可见其设计者都是围绕陵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来进行创作的,雕工精美、刻画细腻、色泽艳丽,极具艺术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

唐少帝李重茂陵墓(曾用20年重修法门寺)(16)

现在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还没有发掘,无法参观,唐代合葬陵,也是中国唯一已发掘的合葬陵就是这一座了,喜欢大唐历史和文化的朋友可以来陕西宝鸡,参观一下大唐秦王陵。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行者老张

【作者简介】:行者老张,摩旅爱好者,当代徐霞客,用脚步丈量地球,随时分享旅途见闻。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不吝赐教!

唐少帝李重茂陵墓(曾用20年重修法门寺)(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