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氏兄弟战死(阮步兵丧母)

步兵校尉阮籍的母亲去世了,中书令裴楷去吊唁阮籍正好喝醉了,散发披肩,叉开两腿坐在床上见裴楷来吊唁,也不哭泣裴楷到灵前后,铺席于地,按礼数哭泣哀悼吊唁毕,就自行走了有人问裴楷:“按照吊唁之礼,主人哭,客人才行礼阮籍既然不哭,你为什么哭呢?”裴楷说:“阮籍是方外之人,所以不用遵守礼制;我们是世俗中人,还应该按照礼制行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阮氏兄弟战死?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阮氏兄弟战死(阮步兵丧母)

阮氏兄弟战死

步兵校尉阮籍的母亲去世了,中书令裴楷去吊唁。阮籍正好喝醉了,散发披肩,叉开两腿坐在床上。见裴楷来吊唁,也不哭泣。裴楷到灵前后,铺席于地,按礼数哭泣哀悼。吊唁毕,就自行走了。有人问裴楷:“按照吊唁之礼,主人哭,客人才行礼。阮籍既然不哭,你为什么哭呢?”裴楷说:“阮籍是方外之人,所以不用遵守礼制;我们是世俗中人,还应该按照礼制行事。”

母丧饮酒,箕踞不哭,于礼,自然是不通的。语云:“生,大事也;死,亦大事也!”人生一世,生死而外,还有什么可为大事呢?阮籍能非礼于母丧,真可算是癫狂至极了。

然而礼,只是孝行的一种表象,是可示于人的孝行。真正的孝则在内心。一个人,如果只注重外相的孝,而忽略了孝的本心,礼,也就失去了它的应有之义了。

阮籍癫狂,然与母临诀,直呼:“穷矣!都得一号”。一号之痛,竟至呕血,其痛之深,可谓冠绝千古了!

《论语》中有“宰予以为三年之丧久”一文:孔子问宰予:“居丧期间,你食精米饭,穿锦绣衣,你心安吗?”可见“孝”,求的是心安,是心中之“孝”,若只求外相,为了做给他人看的话,这“孝”,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于“孝”而言,“礼”,自不可少,但还是心到为先的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