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原版 此曲只应天上有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诗为七绝,作者杜甫。尤其是最后两句,连小学生都能背得下来,何况成人。尤其在我们日常应酬觥筹交错时,当有人献唱,经常就会引用此诗以表达一番虚情假意的恭维之意,仿佛其歌声能盖过王菲阿戴尔一般。

但是,这一句诗的本意真的是骂人,最低也是嘲讽。

诗名《赠花卿》,花卿就是花敬定,是一名唐朝将军。作战勇敢,在发生叛乱时直接率军攻克绵州,斩杀贼首。但是这是一个残暴的人,打了胜仗就居功自傲,纵兵抢掠,连女人手腕上的镯子都不放过。

这首诗就是写给他的!

杜公是什么人?他连写给皇上的诗都要说三道四,连收复河山之后他都要写诗来啰嗦什么不要封赏过甚,至于写给朋友的诗更是指手划脚,劝这个爱国,劝那个尽忠。面对这样一个将军,对于一个精神和灵魂已经被会儒家思想侵蚀得入木三分的杜公,他的笔能饶过谁?

不能!

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原版 此曲只应天上有(1)

这首诗表面上看是赞美,实际上是句句讽刺。

锦城丝管日纷纷。

说的是城里载歌载舞,一派太平景象,而实际上是刚刚搜刮完百姓,一帮达官贵人和将士都在忙于享乐。所谓丝管,一般都是歌妓和舞女的乐器,所以这一句的本意是说花卿和手下将士,纵情享受,太过荒唐。

半入江风半入云。

这一句说的是“丝管”的规模,也就是花卿和手下官兵享乐的气场,全城都是他们放纵的影像。规模过于宏大,所以连江风中都能传来他们的声音,连白云那么高也能听到他们肆意的笑声。

此曲只应天上有

这一句力道如刀,因为花卿过于高兴,过于嗨皮,竟然僭用了天子专属的礼乐形式和规模。儒家是讲规则,花敬定只是一个小小的将军,竟然隔着锅台上炕,在城里享受起皇帝才能享受的音乐待遇。据资料查询,唐朝建立后,李渊就命人制订了音乐的规范,比如“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还有“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等,而且还会有配诗,比如《封泰山乐章,太和》,也就是说,这个花敬定过份了!

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原版 此曲只应天上有(2)

人间能得几回闻。

是的,皇帝用的音乐,老百姓一辈子能听过几次?反过来就是说,你还能享受几次,言外之意就是这个花敬定好日不会太多了!

这哪里是点赞,分明是简单粗暴的讽刺。

从诗经开始,“虽颂皆讽”这个独有的表达手法就一直没有停过,夸得越狠,骂得就越深。这首更是精华之作,后人评价说,柔中带刚,棉里藏针,老杜果然够狠!

按现代的理解标准,可以解释为很有内涵的一句话

你(他)不配唱这首歌。

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