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历史和故事简短(孔融让梨的典故背后)

今天想谈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在孔融让梨的故事里,为什么不是年纪长的让年纪小的?我之所以想聊这个话题,是在跟一位老师的交流过程中,她提到她的学生曾经问过这样的问题。当我听到时,也是一愣,是啊,为什么不是这样呢?

这个故事大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因小见大,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

孔融让梨历史和故事简短(孔融让梨的典故背后)(1)

最初,孔融让梨的典故是记录在《世说新语笺疏》中:“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三字经》里也有言:融四岁,能让梨。

在讨论为什么不是大让小之前,我先聊一聊为什么是小让大?

《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里记载四岁的孔融让梨之后,“由是宗族奇之”,宗族里的家长们都很惊讶,认为这个孩子很不一样,小小的年纪就知道谦让,敬爱兄长。在成人眼里,孔融的行为代表了一种值得夸奖和学习的美德。

其实一个小孩子的某个行为本身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很有可能是一种本能的善意或者有趣的模仿。真正的关键在于宗族中的大人们非常认可这种行为,也就是说孔融让梨引起某种社会效应,这才是问题所在。

无论是在那个时候,还是在今天,我们都觉得孔融的做法很值得学习和表扬,似乎这种肯定是理所当然的,但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或者儒家特色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孝悌二字在儒家教化之中有着根本地位,孝悌的观念也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孔融的故事之所以广为人知,就是因为他的谦让之举体现了孝悌的道德内涵。

在《论语》中,孔子说:“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 有若也说:“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再到后来的孟子更是强调: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孔融让梨历史和故事简短(孔融让梨的典故背后)(2)

所谓“百善孝为先”,儒家认为,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孝悌是必须要首先做到的,所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孝悌二字不光影响了个人修养,还进一步深刻塑造了中国的家庭观念。在孝悌的要求之下,家庭成员会以长者为核心,形成一个个小的共同体,在社会原子化的今天,影响犹存。我们现在仍然经历的春运,就是在这种家庭观念之下的产物,这与西方的家庭观有着本质区别。

梁簌溟先生认为在西方社会,由于宗教兴盛等原因,人们通常会投身于社会和公共活动,所以社会或者社团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就会非常重要,家庭的地位反而退居其次。在我们国家则与之相反,家庭的地位长期是要高于个人和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用家庭义务约束个人生活的要求,肯定是不会出现在西方的语境中的。

所以,对家庭和孝悌的重视是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一个标志性的区别。所以,如果一个人被看做是孝悌的人或者做出孝悌的事情,那在中国人看来是非常值得褒扬的。

说了半天孝悌的重要性,那什么是孝悌呢?

大家可能觉得这个问题问得有些无聊,似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什么是孝悌,善待父母,友爱兄弟,这有什么可说的呢?这的确没什么问题,朱熹就曾说:“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

孔融让梨历史和故事简短(孔融让梨的典故背后)(3)

但这种认识只是从大面上来讲,如果进一步思考,什么才是“善事”呢?可能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在儒家思想中,孝悌是一个体系化而又具体化的概念,比如讲孝,就有不同层次的要求

《礼记》把“孝”分为三个层次:“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人的孝顺分为三等。最大的孝是光耀父母,次等之孝是不辱父母令名,第三等的孝是能赡养父母。

悌也是有具体要求。

朱熹曾经提出八种最重要的德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悌”列于第二,孝悌也通常是被一起提到的。荀子就曾经被问到 “请问为人弟?荀子回答曰:敬诎而不苟” 意思是要恭敬顺服而一丝不苟。

这也并非只是儒家一家的主张,墨家也有相似的观念,《墨子·兼爱下》 就说:“为人弟必悌”。,在后来的发展中,悌这种美德逐渐发展为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乃至对年长者的尊敬,已经不单指弟弟对哥哥的恭敬了。而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是“悌”的一种具体体现。

但无论是大让小,还是小让大,在以孝悌为美德的文化环境中,其实都是值得肯定,都是兄弟之间友爱的体现,都是对家庭成员的爱护,并不冲突。只不过,孔融让梨的时候,年纪还太小,这种行为出乎大人们的意料,所以才成为美谈流传下来。

孔融让梨历史和故事简短(孔融让梨的典故背后)(4)

但实事求是地讲,这个故事并不是没有争议的。

有一个 “分苹果的故事”很有名,虽然不知真假,但仍然可以作为参照看出一些问题。

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选择了50位成功人士和50位犯罪分子,分别给他们写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信都是关于苹果的故事。

一封信来自一位服刑的罪犯,犯人在信中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其中一个又大又红问他和他的哥哥:你想要哪个?他抢先一步回答,他想要那个最大的。妈妈听到之后,有些严厉得责备他:一个好孩子应该多考虑别人,不要一直光想着自己。他灵机一动,改口说,请把苹果留给自己的哥哥。于是妈妈非常高兴,把这个苹果给了他。

之后的故事就没有那么美好了,这个人学会了通过伪装和说谎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一步一步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而另一封来自成功人士的信件中这样写道:他的妈妈同样拿了几个苹果放在三个孩子面前,但这位妈妈却没有直接给他们其中之一,而是把院子里的草坪分为三个部分,谁能最快最好地修剪完草坪就把这个苹果给他,最后,他赢得了最大的苹果。

孔融让梨历史和故事简短(孔融让梨的典故背后)(5)

他回忆道:妈妈让我理解了最简单和最重要的真理之一:想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这很公平。

有很多文章用这个故事来抨击孔融让梨,先不讨论真假问题,但看故事本身的道理,分苹果和让梨两者之间也并不冲突。西方教育讲求公平,中国教育讲求孝悌,这都没什么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无论是孝还是悌,或者其他美德,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叫做“诚”。而这一点,在现实教育里常常是缺乏的。表面上看,家长会要求小孩子不要说谎,但在面对梨和苹果的问题时,却会让孩子违背自己的意愿放弃本来可以拥有的东西,这其实是一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不免流于虚伪。

《中庸》有言: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 不顺乎亲矣。孝顺父母是有道可寻的,如果反省自身不真诚,那就是不够孝顺父母

北宋大儒周敦颐在《通书》里说的非常明白: “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五常,仁、义、礼、智、信,五行之性也。百行,孝、弟、忠、信之属,万物之象也。……非诚,则五常百行皆无其实,所谓不诚无物也。”

如果自己的内心不诚,不是发自肺腑地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关怀爱护,而是在威逼利诱之下伪装出的行为,那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伪君子罢了。

无论是大让小,还是小让大,是让梨还是争苹果,师长真正要培养和维护的是,其一在诚,其二在情,其三才是外在的社会规范。良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单纯地模仿前人让个梨,父母在这个教育过程中,需要慎之又慎,因材施教,因时而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