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开通绿色通道 绿色通道
还不到5分钟,蒋建芳便拿着换好的医保卡走出了万里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便捷多了,还有专员帮我操作,以前都得取号排队,至少得等半小时。”
这一变化得益于中心近期专为老年人群体开通的“绿色通道”。7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可通过“银发”专窗及无障碍“绿色通道”办理事务,还可享受到中心提供的陪伴式导引服务,窗口则会优先为高龄老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核对,减少高龄老人办证等候时间。
如今,这项举措已经被推广到普陀区大部分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而推动绿色通道建成的,正是来自居民范贞的一则人民建议。
2022年,为了进一步提升辖区内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了解老年人的“急难愁盼”,普陀区人民建议征集办主动打破壁垒,联合普陀区人大办,在随申办“人民建议征集”专栏、普陀区政府门户网站和各街道镇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站就“我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献一计”开展专项征集活动。活动期间,共收到优化为老服务方面的意见建议58条,目前,大部分都已转化落地。
“学到老”:老年培训如火如荼
对76岁的彭玉珍来说,使用智能手机曾是一道难以跨越的“数字鸿沟”。“疫情以来,很多地方都要扫码,每次都要麻烦志愿者帮忙,挺不好意思的,就想着自己能学一点是一点。”2022年3月,她看到长征镇组织开展了“智能手机培训课程”,便主动报名参加了。
“每周上课,老师都会教我们一点手机的新知识,比如清理内存、使用微信、线上买菜等等,还会考虑到我们经常‘学完就忘’的实际情况,反复巩固练习。”经历了半年多的学习,彭阿姨已经熟练掌握了微信使用、语音播报等功能。“有些开车的老年同学还学会了使用导航软件。”
△老年人参加手机培训课程。
“活到老,学到老。”当下,上海正统筹推进城市经济、生活、治理的全面数字化转型。面对时代的变化,普陀区不少老年人都主动提出希望能够拥有更多针对老年人的培训课程。在专项征集活动中,相关建议更是达到了12条。对此,普陀区主动回应,积极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聚焦涉及老年人生活、办事和享受养老服务的高频事项,普陀区民政局在各街镇开展了各类课程、配套活动等,如制作“随申学”系列手册、开设《幸福老人的智能生活》系列课程,内容涵盖随申办、出行交通、网上挂号等内容,提升老年人数字化技能水平。获得“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真如镇街道真北五居民区,还在社区内建立起健康益智的老年学习点,网上冲浪、微信操作、网上预约挂号、网上打车、手机支付、拍照软件和时下流行的App使用技巧等,都成了社区课堂上的新“知识”。
“小班教学、一对一咨询,核心的目的就是让老年人真正融入数字时代。”为老年人开展培训的社工李玲说。据悉,为进一步扩大长者智能技术的学习面,各街镇依托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年日间照护机构等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创建了一批公益服务点,老年人如遇到智能技术运用方面的困难,便可就近前去咨询或寻求帮助。截至目前,普陀区内共设立30个公益服务点,实现了十个街镇全覆盖。未来,普陀区还将积极动员各界力量,增强志愿者服务队伍,真正做到让社区老年人在有需要的时候,转角就能遇到互助帮办的志愿者。
政务服务完善“适老”细节
跨越“数字鸿沟”这件事,有赖于老年人和职能部门的双向奔赴。
作为普陀区首个专为老年群体打造的区域化应用集成平台,“甘泉养老百事通”刚上线便受到了居民朋友的广泛欢迎。小程序首页,9大模块赫然在列:“医养康养”“适老化改造”“家庭照护床位”“社区助餐”“便民服务”等,均是根据前期调研遴选出的高频服务项目,点进去即可获得相关介绍及服务电话。无需复杂步骤,老人们即可完成适老化改造、家庭照护床位等为老政策的咨询、申请,或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家电维修、社区食堂的生活服务。
这个App的改造升级,背后也是“金点子”的功劳。为了让小程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使用习惯,甘泉街道在发布仪式上,邀请参与试运营体验的居民一起,就小程序的完善出谋划策。现场,居民的“金点子”如雨后春笋般,一个又一个地冒了出来:完善商家种类、增设法律维权模块、为语言文字配朗读按钮,设置放大镜、配备人工养老顾问……令居民没想到的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些设想就已全部落地。如今,关于小程序的迭代升级还在继续,居民的真知灼见,成了产品功能优化的重要源泉。
△发布仪式上,甘泉街道就小程序开展建议征集。
政务服务应用的适老化改造脚步,还远不止于此。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提出优化“互联网 政务服务”应用、扩大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供给等相关举措。这次主题征集活动中,居民们也根据实际对政务应用的“适老化改造”建言献策,例如,对本区研发(应用)的面向老年人的智能产品或平台网站进行适老化改造,优化界面交互、内容朗读、操作提示、语音辅助等功能,鼓励服务商提供相关应用的关怀模式、长辈模式;通过给予政策引导,鼓励区内企业研发生产适老化智能产品或服务……相关建议占比达到30%。
建议落地有声。根据居民的使用体验和改进建议,普陀区门户网站和上海普陀App客户端完成了适老化建设和无障碍升级改造:普陀区门户网站推出了长者专版页面,更新升级了针对老年人和障碍人群的全新无障碍工具条,提供大字体、辅助光标、音量调整和沪语朗读功能等功能,并优化长者特色服务引导。而上海普陀App客户端则提供了长者版和关怀版专属通道。
撬动职能部门的“创新引擎”
在长风街道枣阳片区“长相荟”长者智慧食堂内,老人们边吃边聊,热闹非凡。
凭借着机器人炒菜、视觉识别技术结算收银和实惠健康的饭菜,食堂一开业便吸引了附近老人纷至沓来,一度成了新晋“网红”。它还会根据老人的生活习惯和时令变化,更新每日菜谱,营养均衡,满足多样化就餐需求,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用到美味与健康。长者食堂的智能化升级,也是来自居民钟林玲的一则建议。
打造有温度的“人民城市”,像这样听取人民原汁原味的建议无疑是最直接的做法,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而且,相比往常,这次征集到的人民建议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老年人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家住桃浦的苏学习发现小区内出现许多自家用椅子摆放在社区角落的现象,环境不整洁、不美观,他建议在小区阳光处安装适合老年人坐的长椅,方便老年人就近晒太阳;真如镇的杨玲则建议,进一步拓宽“一键叫车”的使用范围,在路边安装一些具有一键叫车、防走丢、生活设置位置查询等功能的“智能公话亭”,帮助老年人等需要关怀的社会群体便捷地体验到高效的数字生活;建议人沈与则提出,尽管医院已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现场挂号资源依旧紧缺,建议增加“排队挂号”的号码数量……
△“智能公话亭”。
30张“舒心椅”;首个“智能公话亭”;对失能、75岁以上老年人,采取优先挂号、就诊、化验、检查、取药“五优先”便利措施……征集来的人民建议逐一转化落地,让“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愿景成了现实。在普陀,来自人民群众最质朴的声音正在和政府部门、专业力量深度结合,成为撬动职能部门的“创新引擎”。
“专项征集结束了,但是听取人民建议的脚步仍在继续。”普陀区人民建议征集办主任陆小幽表示,“希望每个人对生活的细微感悟,都有机会转化成让城市更加动人的具体措施,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助力这座城市成为品质生活的高地、成就梦想的舞台。”
栏目主编:毛锦伟
来源:作者:栗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