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31岁回武汉(从211程序员到火锅店服务员)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程序员31岁回武汉?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程序员31岁回武汉(从211程序员到火锅店服务员)

程序员31岁回武汉

文章来自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网传有个郑州大学计算机系的小伙儿,毕业后没有进互联网公司,也没有做码农,而是去了一家火锅店做服务员。

他的父亲很失望,觉得儿子的书“白念了”,而且威胁儿子,再干下去,回家打断腿。

儿子辩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都是为XX服务,并且引用了新华字典: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所以,他考上了一所211,毕业后去做服务员也会有光明的前途的。

目前他已经做到了值班经理,未来的目标是成为店长,到时候月薪能拿两三万,相比较于在郑州拿几千块做码农的同学,这个薪水是有吸引力的。

而且公司目前一线服务人员有30%都是大学生,所以他觉得郑大计算机系毕业做这个,并不丢人,希望父亲给他一点时间,让他证明自己。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如果结合之前聊教育,聊预期,聊鸡娃的那一篇,是很有味道的。

你注意,这里有个说法,他的父亲觉得他书白念了,这个白字很有趣。

有趣在哪里呢?有趣在“白”的界定。

什么叫做不白念呢?如果他做了老板,做了领导,那就不白念,换句话说,白这个字体现的就是预期。

这就是我们之前花费一整篇篇幅阐述的那点事。

有很多家长对于教育的预期非常高,人人都想不白念,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做领导,但是大家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每100个人只有1个领导,如果人人做领导,领导谁去呢?

当然了,没有谁认为自己是99之一,包括那99个家长。

好,回到这个故事,我们单纯的比较一下程序员与服务员,看看这孩子的说法对不对。

我个人觉着吧,他可能有两件事没有弄清楚。

1、程序员这份工作最大的吸引力不完全在于高薪,他可能忽略了股票。

我曾经做过对比,差不多水平的两个人,比如学历差不多,能力差不多。

一个毕业了做程序员,一个毕业了做老师,有如下两种可能。

A:假如这俩人都是高水平的学生,俗称学霸。做码农那个可以进互联网大厂,做老师那个可以进最好的中学。

那么只要前者能够熬个十几年,基本上都可以完胜后者。

因为后者无论怎么搞,始终是年收入几十万这个量级的,即便他出去代课。换句话说,除非他能够成为名师,或者干脆自己创业开培训机构。

B:假如这俩人都是中等或以下水平的学生。那么双方一生的收入对比在五五之数。

做码农的那个如果进不了头部,薪水也无非比老师高个一倍左右。但是职业生涯和稳定性远不如老师。他中年之后还要面临数次转型。退休后的福利也远不如。

那么为什么仍然有一些处于B类情况的学生选择做码农呢?就是因为股票的存在。

很多人没有认真仔细的算过这笔账,我曾经很用心的把什么企业可能上市,什么情况可能让自己拿到股票,什么时候该跳槽另择明主,做过很用心的盘算。

我的结论就是说,如果你很拎得清,不是那种只会埋头拉车从不抬头看天的人,那么靠这种对于企业的选择,以十五年为尺度,还是有很大概率让你捕捉到上市套现的机会的。

起码这个概率比你买大多了,比你指望炒股炒房炒到财务自由大多了。因为我算过的。

篇幅太大,这里不展开了。

如果程序员跟体制内尚且有一定的可比性,那服务员就不要想了。

没有哪个火锅店的服务员不想进体制内。

所以火锅店服务员这种职业,无论成长性,天花板,上市套现的可能,或者稳定性,都是很差的,这肯定不是个好选择。

2、程序员可以摸鱼。

很多人光听996很吓人,但是没有搞清楚所谓996是怎么回事。

你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作为新人,996当然很辛苦,但是稍微做个两年,在程序员这个圈子里,你就是老人了。

老人不见得是靠卖力做事的,很多时候都是靠对人的了解以及对程序的熟悉。

所以有很多老码农,每天看着在公司里晃点了12个小时,但这里面大部分时间都在泡茶,上厕所,出去抽根烟,吃饭,散步,以及各种你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摸鱼方式。

但是最后业绩并不差,业绩一方面看你是否弄得清什么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做,另一方面就看你平时会不会写周报,年底会不会写PPT了。

但是你反过来看服务员,这事儿咋摸鱼?客户让你上一盘水煮鱼,你准备当场摸给他看?

别逗了,服务员就像工厂流水线,那是一份刚性的差事,流水线不停你就停不了,客户不停你就停不了,不需要老板盯你的,你得不停的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才是真辛苦,或者说,真不划算。

当然了,上面是站在整体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忽视了一点。

忽视了什么?忽视了当事人自己的感受 。

也许这个当事人他就是想要挑战下自己,就是不想摸鱼,就是不想在摸鱼的同时编周报或者算计上市,人家就是想要做一点踏踏实实的事情,比如端上来一盘酸菜鱼。

如果是这样,那就无可指摘,这是人家想清楚了的个人选择。

他不喜欢做码农嘛,你强迫他做一件不喜欢做的事情,他能做好么?我看未必。

他这么喜欢餐饮业,说不定就是餐饮界未来的一匹黑马,说不定他日后不仅做了店长,而且创业做了老板,带着连锁餐饮亲自敲钟上市了。

我们之前聊的什么?聊的预期管理。

预期管理是管理谁的?是管理孩子们么?是告诉大家你们不要努力了,都安耽一点,念念职高好进厂了,是这样么?

当然不是。

我们说的预期管理,是家长的预期管理。

家长要明白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受到整体成功率制约的,也就说白念不白念,不完全取决于你,也不完全取决于你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受到整体成功率的压制。

成功率1%这是固定不变的,100个适度鸡里面1个成功,100个变态鸡里面也只有1个成功。因为你追求的本来就是你在人群中的相对位置。

相对位置,相对两个字就说明那是极其有限的。山顶上就那么屁大点儿地方,你把整座山拔高一千米,山顶上还是只有那么屁大点地方。

家长明白这件事就足够了,至于孩子们要不要为了这屁大点地方拼命,那是人家自己的选择。

你没有权力强迫他做,也没有权力强迫他不做。

从这个父亲要打断儿子的腿看,说明当初就是他爹执意要供他读书,说明是他爹想让他赢,而不是他想赢。

或者说,即便他想赢,也不是他爹想的那个赢法。

他爹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儿子?就是那次我们聊的那位,那位自比土猪,企图拱白菜的儿子。

只不过造化弄人,投胎是随机的。

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欢那个自比土猪的少年,但是有一点我们看得出来,他身上透露出来的不是他爹的欲望而是他自己的欲望。

这个选择是他自己选的。

如果一个人,他自己要鸡自己,他自己非要哭着求麻麻,麻麻呀麻麻,你给我报补习班好不好。

那谁都没有理由干预,你凭什么干预呢?人家求仁得仁。

所以所谓的预期管理,是说要让父母放下,不要用强迫孩子的方式。

你觉得你的孩子就应该当老板当领导,但他自己就是想当工人当农民。你有没有尊重过他的想法呢?

他也许会后悔,但他有后悔的权力,是谁给了你剥夺别人后悔权力的权力呢?

还动不动扬言打断谁的腿,你以为你是谁?武侠看多了么?

华山上谁老大?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还是中神通?都不是,华山上华山派出所才是老大。

一句聚众打架斗殴,违反治安管理条例,就可以让五绝统统关进拘留所,好好清醒清醒。

人生是一场游戏,一场RPG游戏,没人有权决定你下一个关口往哪儿走。包括你的父母。

作为父母,不要强加你的预期给孩子,以至于所有人都自愿的,或者被迫的朝一个方向,如同华山一条路,那是变态的。

适度鸡是好事,变态鸡是过度。

孩子想要成为什么鸡,不同阶段他自己有他自己的选择,做父母的,当然要引导,要建议,要提供资源,但不意味着你可以强迫。

说穿了,孩子即便未成年,他也是个独立的人,不是你的附属品。文章来自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