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绝症男孩完成最后心愿(那个身患绝症的少年)

昨天看了《小小的心愿》,一部有点悲伤的喜剧片。该片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由彭昱畅、王大陆、魏大勋饰演的高远、徐浩、张正阳是三位正在上高中的死党。青春少年本应是最无忧无虑的年纪,高远却不幸突然患上了肌肉萎缩症,并被告知时日不多。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徐浩和张正阳两位死党被打的措手不及,调整好心情后二人决定,在最后的日子里帮好友实现一个愿望。于是,一系列搞笑故事就此展开。

14岁绝症男孩完成最后心愿(那个身患绝症的少年)(1)

整部影片温馨感人,笑点中隐藏着泪点。默默付出的母子情、拼尽全力的父子情、赴汤蹈火的同窗情。每一条都足以打动观众,但整部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这些无法割舍的情感刻画,而是另外一个一直被影藏在笑点背后的沉重话题——死亡。死亡就像黑色的深渊,无时无刻不盯着岸上的人们,但我们每个人又都无法逃避,那要怎么办?是像高远妈妈那样拒绝接受、还是像徐浩他们那样不留遗憾,又或是像高远那样豁达放手?这其实才是整部影片真正留给观众讨论的话题,与其说本片是一部歌颂友谊的青春篇,倒不如说它是一部反思“死亡”的教育片。

《西藏生死书》中有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告诉我们“不知生焉知死,六合之外存而不论”,于是我们避讳谈死,谈“死”而色变 。于是一旦有亲人离去,我们会告诉孩子:“小孩子别问这么多,以后就知道了”、“他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但这种善意的谎言,会让孩子放弃对生命的探究,让孩子不知道“生”的可贵,伤害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大的多。

“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为论生

主持人马东曾说,“如何面对生死这件事,是我们汉文化缺失的一课”,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的文化里“死亡”有很多种叫法:“正寝”、“甍”、“云终”,“圆寂”、“仙逝”、“返真”等等,但很少有人直接用到“死亡”。在此影响下,现代社会很多高楼大厦甚至没有4楼,要么叫3A层,要么叫M层,为什么?因为“4”与“死”同音。

14岁绝症男孩完成最后心愿(那个身患绝症的少年)(2)

我们忌讳谈死,因为古人说“不知生,焉知死”,生的事情还没搞明白谈论什么死?这导致我们对死亡充满了疑惑和焦虑,因为未知嘛,所以才觉得可怕。但越避而不谈,这种未知就会愈发放大,进而越觉得可怕。然而生老病死本就是自然规律,是所有生物的必经过程,我们不应该让孩子陷入疑惑和焦虑之中。只有让孩子知道“死亡”到底是什么,才能让孩子明白“生”的意义,这才是“死亡教育”的真正目的。

也就是说,“死亡教育”不只是为了让孩子了解死亡,讨论死亡这一现象,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正因为生命有终点,所以更要拼命活着。真正的“死亡教育”看似谈“死”,实则论生。

不同阶段的孩子,对死亡的认知不同。

很多家长会认为,“毕竟是个孩子,跟他谈论生死未免有点残忍,他能知道啥?”但事实上,心理研究人员发现,孩子从3岁开始就已经对死亡有了自己的认识。心理学家纳吉(M.Nagy)在1948年,对378名3~10岁儿童进行关于“死亡”概念的研究,发现这个年龄区间的孩子,对死亡的认识明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4岁绝症男孩完成最后心愿(那个身患绝症的少年)(3)

▼3~5岁,是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隐约对死亡有个大体的认识,但他们不知“死亡”的具体意义,他们不认为死亡是一个最终的过程。这个阶段的孩子认为“死亡”是一种可逆的过程,是暂时的,“死亡”只是离去,但总有一天还会回来。比如,有些年龄小的孩子,你告诉她“奶奶去世了”,他们会认为奶奶还会给他讲故事、买好吃的。据研究统计,只有约10%的3岁左右儿童能理解死亡的不可逆

▼5~9岁,是第二个阶段被称为“拟人化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知道了,死亡就是生命的终止。但在他们的意识里死亡并不普遍,他们会以为死亡是一个叫做死亡先生(deathman)的人。只要被死亡先生抓走就会死。在他们的认知里死亡是可以避免的,比如聪明的人、幸运的人等是不会被死亡先生抓走,而自己就是这些人,自己可以避免死亡。这时就需要父母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让他们知道死亡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9岁以上是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知道,死亡时普遍的不可避免的。并能根据一定的自然原因、疾病原因和意外原因来解释死亡。任何人、动物、植物都会死,死去的生物会从这个世界消失,这会让这个阶段的孩子感到伤心、难受。所以这个阶段“死亡教育”的主导是帮助孩子疏导情绪。

总的来说,孩子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从死亡的不可逆性、必然性、功能丧失性和情绪性4个维度真正认识了死亡。

“死亡教育”的意义在于“向死而生”

也许你会问,一个小屁孩了解了死亡又能怎样?

我想用作家早崎绘里香在《生死功课》中的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死亡教育和性教育同样重要,甚至死亡教育比性教育更加重要。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性。但是每个人都会有死亡。”

14岁绝症男孩完成最后心愿(那个身患绝症的少年)(4)

确实如此,“死亡”跟每一个人相关,死亡教育不应该在家庭发生变故时才开始,而是应该抓住每一个机会:秋天的落叶、死去的昆虫、离去的宠物,清明时节祭拜故人,这些都可以作为死亡教育开始。

说乔布斯是改变世界的人一点也不过分,但是你知道吗?他的这些成就,跟小时候无意中接受的“死亡教育”息息相关。17岁的乔布斯无意中看见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去生活,会怎样?”于是,乔布斯开始思考生与死的意义,开始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乔布斯说:在死亡面前,名利、骄傲、失败这些将全都消失,留下的将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这就是“死亡教育”的作用,那如果缺少“死亡教育”会怎样呢?

14岁绝症男孩完成最后心愿(那个身患绝症的少年)(5)

▼首先,孩子会充满恐惧。

回想一下我们谈论死亡时的表情和心情,是不是总充满着阴冷和恐怖元素?电视剧中也经常将“死亡”与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漆黑深夜联系起来。这种氛围下,孩子很容易把“死亡”和“魔鬼”联系在一起。而孩子大脑发育又还未完善,有时会混淆现实和假象,这种神秘色彩的事情,更容易让他们变得胆小无助。

▼其次,孩子会漠视生命

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显示,自杀已成为中国18岁以下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近年来低龄化趋势日渐严重。上海市教委曾做过一项调查,他们抽查了2500名中小学生,其中有5.85%的孩子自曝有过自杀计划,有1.71%的孩子自杀未遂,有34.39%的孩子认为“活着不如死了好”。可以看出这个比例还是非常庞大的。

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但凡这些孩子对死亡有一丝敬畏之心,就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想法

说了这么多,生活中要怎么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呢?

首先,认真回答孩子关于 “生”“死”的问题。

当孩子再问“死”是什么时,不要敷衍的告诉他,“死就是去了很远的地方”、“死就是睡着了”,而是客观的跟孩子解释,死亡是身体功能的停止,如呼吸停止、思考停止等。

14岁绝症男孩完成最后心愿(那个身患绝症的少年)(6)

我见过一位妈妈,面对孩子问“什么是死?”,是这样回答的“死和生是相对的,对我们人类而言,生就是活着,就是可以呼吸。能呼吸就说明活着。”“那什么是呼吸呢?”孩子又问。这位妈妈蹲下来,做了好几次深呼吸才告诉孩子,这一吸一呼就是呼吸。接着她鼓励孩子捂上鼻子嘴巴,孩子没一会就憋的小脸通红,放下手说“妈妈,没呼吸真难受,我不要死。”虽然,这位妈妈对“死亡”的解释并不专业,但通过她客观的回答孩子明白了“生”的可贵。

其次,巧用自然规律,解释“死亡”

14岁绝症男孩完成最后心愿(那个身患绝症的少年)(7)

树会枯萎、花会凋零、昆虫会死亡,这些都是帮助孩子理解死亡的最佳例子。在美国,孩子在幼儿园时,老师就会带领他们开展一个观察生命发展形态的学科。老师会要求孩子们去观察不同生命的发展进程,或者鼓励孩子养小鸡、小鱼、毛毛虫等动物,一旦这些动物出现意外,老师就会抓住机会,带领孩子给小动物办葬礼,讨论关于“死亡”的问题,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受等。

我们也可以借鉴美国幼儿园的这种“死亡教育”,让孩子养一些花花草草、小动物。一旦碰到凋零的花朵,枯萎的树叶、死亡的小动物,就带领孩子给这些小生命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并告诉孩子“这些小生命生前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现在他们离开了,我们应该感激他们存在过。”

最后,借助动画片、绘本和孩子探讨死亡

随着近几年各国对“生命教育”的重视,探讨生命题材的儿童绘本、动画电影越来越多。用一片叶子讲清楚生死的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拥抱死亡的电影《寻梦环游记》是我非常喜欢的两部作品。

14岁绝症男孩完成最后心愿(那个身患绝症的少年)(8)

其中《寻梦环游记》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为了追寻音乐梦想,在亡灵节误入幽灵世界的故事,在这里亡灵的世界和人类世界相差无几,每到亡灵节,如果逝去的人还存在某人的记忆里,他就可以重回人间,看看亲人、看看孩子。所以在墨西哥,亡灵节不像我们清明节那般压抑,他们会载歌载舞的欢迎亡灵归来。电影中说,每个人都会经历三次死亡:第一次是心脏停止跳动时;第二次是肉体消失,没人能再见我们时;第三次是世间再也没有人认识我们、记得我们时。你看对死亡不同的认知,导致我们和他们面对“死”时,感受天差地别,这也是为什么要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原因之一。

14岁绝症男孩完成最后心愿(那个身患绝症的少年)(9)

最后想用马东的经历来结束本文,在奇葩说上马东说:由于父亲突然去世,整整三年无法释怀,第三年的某天他做了一个梦,梦中父亲微笑着跟他说“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的走了,儿子,很高兴和你做一世父子。我们有缘再见!”就像高晓松所说:死亡并不可怕,物质和关系终会消失,真正美好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所以“死亡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孩子们从心底接受美好,忘却痛苦,感恩生命。这值得每一位家长去探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