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来碗燕窝犒劳自己的文案(大宋朋友圈种草小晏)
为人父母,成功的案例是“生子当如孙仲谋”,失败的典型是养了个贾宝玉。富贵不知乐业,贫贱难耐凄凉。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到车见爆胎,狗见发呆,高开低走的人生伤了谁的心,父母的眼睛有再多的像素,也无法看透孩子未来人生的走向。曹雪芹批阅十载创作了悲金悼玉的《红楼梦》,他的身后派生一支声势浩大的红学队伍探佚索引,各成体系,就没看到有谁研究贾宝玉的原型。愚所见,大概可能八九不离十是晏殊的小儿子晏几道。
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被后世称为太平宰相,富贵闲人的晏殊在前些年热播的《清平乐》中温文尔雅,风度翩翩,下线时让许多女文青黯然不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晏殊,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生命的枝头嫁接出离经叛道的“果实”——晏几道。晏几道排行老七,又名“晏七”,是晏殊最小的儿子。小晏受父亲的遗传和影响,聪慧过人,六艺百家融会贯通。他出生时父亲晏殊已经四十多岁,皇帝重长子,百姓爱小儿,加上类己早慧最得真传,晏殊看他如宝似玉,呵护有加。妥妥一个衔着金汤匙的玉哥。
可是,这孩子好像天生就是来报仇的。5岁那年,父亲第一次带他到宾客面前露脸,让他背一首自己或者张先的词,小家伙脱口而出是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直接打了晏殊的脸。平生晏殊最瞧不上的人就是柳七,柳永排行也是老七。六月的债还的快。晏殊恶狠狠教训晏七,让他休再提柳七这个人,要经常和府上来往走动的人结交学习,将来他不在的时候,也好某个前途。
如果晏几道肯按照父亲设计的人生轨迹,加上父亲的人脉,未来不一定有多可期,但是进入主流社会,一世安稳应该不成问题。偏偏,晏几道极其厌恶这些仕途经济,醉心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生活一塌糊涂,文学颇有建树,在推动宋词创作的发展上,小晏有超强责任意识,并且达到和父亲比肩的高度,大晏小晏在北宋词坛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官二代,学霸出身,孤标傲世,你瞅啥?大学士苏轼慕名来求见小晏哥哥。晏七看了他的名帖吐出两个字:不见。让他扒拉一下朝中那些显贵,有几个不是父亲的门生故旧。他们来了我都不见,何况小苏。说是小苏,人家当时就已经冠盖京华,皇帝和太后都是他的粉丝。小晏的狂言传到朝中他说的那些权贵的耳中,他们不约而同:这孩子是不是有点傻?
小晏可不是有点傻,黄庭坚给他总结了四傻。第一傻就是在生活很不如意,放着朝中那些显贵关系却一概不用。第二傻是明明是个学霸,却不务正业,考个公务员衣食无忧。第三是挥霍无度,任凭家人饥寒交迫,自己把钱花在舞榭歌台,一人吃饱全家不饥。最后一傻是人家他把当傻子卖了,他还是觉得世上只有你待我最好。黄庭坚的总结中肯到位,获赞无数。当然这些赞,有很大一部分是赞美小晏率真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品。
除了上述四痴四傻,小晏还是个书痴,尤其是藏书众多,每次搬家都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小晏的妻子形容丈夫那些书好比要饭的捧着一个漆碗。大宋一只纯色漆碗的价钱够小户人家吃三个月。小晏来了灵感写了一首诗:世久称原宪,人方逐子敖。愿君同此器,珍重到霜毛。也正是这些汗牛充栋的书陪伴了小晏,并且化作春泥,化成小晏笔下那些旖旎的诗句,结成《小山词》,经典传世。小晏的词兼具晏殊的温雅富丽和柳永的市井风情。在某种程度上,柳永也是小晏的老师。就连柳永的生活态度,小晏也有样学样,在声色犬马中流连。
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注定他和柳永被主流社会所不容,甚至另眼相看。晏殊去世后,小晏也曾经想低头,改变生存的境遇。因为不是进士出身,晏殊去世后小晏家生活窘迫。小晏有工作,却薪俸微薄。为了养家糊口,他放下自尊,想通过举荐找一个好工作,他把自己写的文章诗词送给韩维,请他提点指教。韩维给他的回信,一如当年父亲对待柳永:新词写得缱绻风流儿女情长,由此可以推断才有余德不足。希望你能用绰绰有余的才华补一下醉心流连声色犬马亏欠的德行。我将拭目以待。小晏有些灰心,和当年柳永在他们家碰了钉子之后一样的心情。他十分沮丧,踏着柳永前辈的足迹,去向勾栏瓦舍温柔之乡暂借一点温暖。莲、鸿、苹、云青春的倩影留在他的作品和伤逝的记忆中。
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春风自是人间客,张主繁华得几时?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既视感?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风靡网络的句子,原来就是从小晏的诗里化出来的。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当年一首风靡两岸的思乡曲的出处。
碧草池塘春又晚。小叶风娇,尚学娥妆浅。双燕来时还念远。珠帘绣户杨花满。绿柱频移弦易断。细看秦筝,正似人情短。一曲啼乌心绪乱。红颜暗与流年换。人情短,心绪乱,流年换。不是看不穿,而是剪不断,不能用世俗的标准来评判诸如柳永、晏几道,以及晏几道转世的贾宝玉,毋庸讳言,他们的人生结局无一例外的凄凉、潦倒。但是,他们也无一例外活在莺莺燕燕,姐姐妹妹的真诚和怀念中。话又说过来的,谁的结局不是那白茫茫一片大地,雪泥鸿爪的一瞬,以及海天片羽之影的飘零。走过路过,所幸没有错过。
参考资料:《宋人轶事汇编》丁传靖 中华书局
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