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16章(道德经第十三章)
札记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道德经第16章?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道德经第16章
札记
『译文』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
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
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
这就叫作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
什么叫作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
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
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
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
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中心思想』
荣辱.
『个人札记』
本章是老子的政治论。
论证了荣辱、贵贱、上下、得失的辩证关系,说明贵吾、爱吾的人有惊恐之灾,丧身之祸;贵民、爱民的人得天下之贵、天下之爱。
这充分体现了老子的贵民、爱民思想。
治国之道也是治身之道,二者同一道理。
荣辱若惊,是因为人有了荣辱观念;以自身为贵,生出了名利之心,贪婪之念;致使他会为了身外之物而不择手段、从而产生祸患。
在俗人看来,人得宠就是荣誉会带来名利双收;受辱就是轻贱代表着无名利可图。在这种观念下,造成的社会意识形态,好似很多人都在名利场中追求名利。
在老子看来,宠辱若惊的人,是喜名利、贵自身的人,这种视宠为上的人,正是卑下之人。因得宠而惊喜,因失宠而惊恐,完全是名利之心在作怪。重名利的人目光在外,淡泊名利的人目光在内。目光在外的人,近名利而远人民;目光在内的人,近人民而远名利。远人民的人必有祸患,近人民的人必然获得人民的爱戴。
把荣辱看的很重的人,是因为有自我观念,以自身利益为重。但是如果达到忘我的境界,超越了世俗的功利、荣辱、得失乃至生死,那还有什么祸患呢?
一个政治家应该以贵己之心贵天下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人以权为贵,贵天下的人,必然让权力属于人民。
政治家还应该以爱己之心爱天下人民,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人以福利为爱,爱天下的人,必然让福利属于人民。
贵民、爱民是老子的政治思想。
对于个人来说,我们的荣辱观可能不太像政治家那样。
我们要修养自己的本心,这样就不会被得宠受辱而身惊。
如果能把生死置之度外,那么畏惧大的祸患,也就随之消失了。
抛却世俗观点,忘记宠辱得失,修炼本心,保持朴实的本性。
人失去本性,因为五官分心于物质世界所至。如果人类的精神想要得到解脱,必须达到忘我的境界。
古代所谓的“得志”是指没有比现在再欢乐的愉快而言。快乐又保有天性的叫做作“得志”。
如今,所谓的得志,指的却是高官厚禄了。
官爵对人来说,并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外物暂时的寄放。凡是暂寄的东西,来了不能拒绝,去了也不能阻止。
所以有道的人不因为自己的官爵显贵,就放纵自己的心志;不因为自己地位穷困,就抑制自己的身份,以讨世人的欢心,而把高官和穷困的快乐视为一体。这样他才能身居显贵而无所忧虑,身处困境也无所愁烦。
如果暂寄的富贵离开了就不快乐,那么在他快乐的时候,其本性的丧失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说:因外物而丧失自己,因世俗而丧失天性的人,便是不分轻重,本末到置的人。
丞说我们属于大道。
“人的身体并不是自己的,是天地借给你的。
不但如此,你的生命也不是你的,是天地借给你的冲和之气;
本性也不是你的,是天地借给你的自然法则;
子孙更不是你的,是天地借给你的脱变。
所以动则不知去向,止则不知何为,食也不知其味。
这一切的一切,乃是天地运行的阳气所行形成,你怎么能占有它啊?”
以上观点,道家产生了“至人无我”的学说。人该在道中忘记自己,就好像鱼在水中忘记自己一样。
“至德的人,忘去自己,无心用世;
神明的人,忘去立功,无心作为;
圣哲的人,忘去求名,无心胜人。”
圣人将心寄托在没有变化而永远存在的大道中,无啥欢喜,也无啥悲哀。
作为俗人一个,我们常听的是要做人要知荣辱知进退,有分寸,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很少有人跟我们说,你要保持你的本性,忘却荣辱观,忘却自我,追寻大道的本性。
顶多偶尔会有人说你要宠辱不惊,淡泊名利,坐看庭前花开花落,这就算是陶冶情操的了。
至人无我,是我们醒悟后追求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