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

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1)

周总理遗体告别仪式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敬爱的周总理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当天,邓颖超在病房里向在场的中央领导同志公布了周总理遗嘱:

一是骨灰不保留;二是后事处理不要搞特殊、不要超过任何人;三是不要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式。

邓颖超还说:“我个人对周恩来的丧事没有意见和要求,一切由党组织决定。”对于这三个要求,中央领导同志都不敢做主。邓颖超话音刚落,李先念就说:“邓大姐,这恐怕不行,不开追悼会我们无法向全国人民交代。”李先念的意见得到在场人员一致认可,大家纷纷表示追悼会、遗体告别仪式都要举行,至于骨灰是否保留,将请示毛主席。

毛主席很快做出批示,遗体告别仪式、追悼会都要举行,骨灰则遵从周总理的遗嘱,火化后撒掉。周总理病逝当晚,遗体被转移到北京医院太平间,这里的医生们将对其进行解剖,这也是周总理的要求。

周总理病危时,对医生们做出交代,他说:“现在我们对癌症的治疗还没有什么好办法,我死后你们要彻底解剖下,好好研究一下,如果能为国家的医学发展做一点贡献,我还是很高兴的。”

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2)

周总理

当时北京医院副院长韩宗琦负责解剖,遗体解剖显示,癌细胞在周总理体内完全扩散,肝脏、肺部和大脑等器官都发现恶性肿瘤。不难想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周总理忍受着巨大的病痛折磨。

周总理遗体解剖结束后,根据治丧委员会要求,遗体告别仪式也在北京医院举行。周总理的寿衣都是旧的,谁也没想到在更换他的贴身衣物时,发现上衣口袋里有一张发黄的照片,显然年代久远。照片是一张周总理和张云逸、孔石泉的合影照片。

当大家看到这张年代久远照片背面的两行题词后,所有人都泪流满面,“劳山遇险,仅余四人。”那一刻所有人才知道,这张照片被周总理悄悄珍藏了39年,直至病逝前也难以释怀。那么,劳山遇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周总理又为何终身难忘?

这一切都要从西安事变说起。1936年12月12日,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进而实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3)

周恩来(中)和张云逸(左)、孔石泉

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从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毫无疑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1937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毛主席决定由周恩来率领代表团,经西安到南京就接下来红军改编问题同国民党展开进一步谈判。尽管当时国共基本达成了合作,可路途遥远,加上土匪横行,必须要加强警卫。

关于代表团安全问题,原定中央保卫局派出警卫排来护送,大家分乘三辆卡车出发。就在出发前夕,毛主席突然有事要找周恩来谈,结果晚于代表团其他成员出发。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个消息被敌人探知,一场刺杀周恩来的罪恶计划秘密进行着。

4月25日上午9时,周恩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副参谋长张云逸、军委参谋处孔石泉、延安卫戍司令部参谋长兼周恩来的副官陈友才,以及西北保卫局特务队副排长陈国桥率领的警卫战士,一行共25人,这些警卫绝大多数身经百战,尤其陈友才还是周恩来的贴身警卫,大家坐在一辆卡车上,前往西安。

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4)

周恩来

周恩来坐在卡车驾驶室内,其余人员则坐在车厢里。卡车从延安南门出发,车子发动那一刻,周恩来不停朝着窗外挥手,跟前来送行的人员告别。这次出行成为周恩来革命生涯最危险的时刻,道路前方有一个巨大的危险在等着他。

事实上,为了代表团的安全,中央保卫局对路线严格保密,沿途还有暗哨。可谁都没想到,就在卡车开动时,一个打扮成乞丐的男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卡车的动向。卡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泥土路上,车轮不时扬起了一阵阵泥土。

只见陈友才头戴礼帽,身穿呢子制服,站在车厢靠近驾驶室的最前方,目光不提地朝四周搜索着。警卫员刘久洲也非常激动,那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坐卡车,看着道路旁快速倒退的树木、田垄,他兴奋之余又有点担心,不自觉地摸了摸别在腰间的枪。

那天卡车驶出延安城,过了三十里铺后,便继续向南边的甘泉县进发。到甘泉县必须翻越劳山,这座山是陕北名山黄龙山的余脉,自古就是用兵之地。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后,卡车驶入劳山境内湫沿山的峡谷。

周恩来通过车窗,发现卡车穿过峡谷,来到一个相对宽阔的山坳。周恩来对这里颇为熟悉,便对司机老李说起了一个故事:1935年秋,蒋介石派兵对我们进行围攻,东北军主力110师的两个团和师直属部队,就是在这里被我红军包围歼灭的……

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5)

陈友才

“砰!”一声枪声响彻天空。“危险,有枪声!”陈友才话语刚落,枪声大作,子弹从左边山崖上和前方密集射来。周恩来立即意识到这是一群敌人在伏击他们,于是立即命令司机老李加速冲过去。

很不幸,卡车左前轮轮胎被子弹击中,险些翻车。司机老李只能熄火,这时更多的子弹射来,车窗玻璃被打碎,老李身中数弹当场牺牲。多次经历生死时刻的周恩来立即从右车门跳出,倚靠在卡车一侧,随即朝身后大喊:“所有人下车,散开还击!”

从枪声来看,敌人约100来人,敌众我寡;从子弹飞来的方向来看,敌人占领有利地形,他们从前后和左侧围攻过来。张云逸也大喊道:“陈参谋长,你保护周副主席立即转移;陈排副,你组织战士进行抵抗,必须保护周副主席的安全。”

警卫们立即下车抢占有利地形,开枪还击,可毕竟对方早有准备,还配备了重武器,很快就难以招架了,周恩来则要求大家赶快突围,快速摆脱敌人。陈友才还没有跳下车,腿部就中了一枪。

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6)

八路军

敌人发现周恩来等人有突围的企图后,便发起了更为猛烈地进攻。此刻陈友才虽然腿部中弹无法动弹,可他依旧冷静指挥,为周恩来等人的撤离争取了时间。敌人看到陈友才指挥镇定,加上一身打扮像是一名军官,于是把他误以为就是周恩来,视其为刺杀的目标……

周恩来利用陈友才创造的机会,跟张云逸、向三志等四人躲入茂密的山林成功实现了突围。战斗结束后,敌人从陈友才身上搜到了周恩来签字的名片和照片,误以为刺杀成功,他们竟然用刺刀疯狂捅刺陈友才的遗体。

周恩来之所以能平安,是有原因的。据亲历者刘久洲回忆说:“很可能因为周恩来坐在驾驶室最右边,而土匪挖在路上的壕沟刚好把卡车右前轮陷了进去,这样,他所处的位置就成了全车最低的地方。加之他久经沙场,十分机智,而且在卡车右前轮陷进去的一刹那,驾驶室右前门也自然被颠开了,刚好为他挡住了前边飞来的子弹。”

周恩来一行翻过几个山头,来到劳山西边。这里距离敌人伏击点已经很远,但还是能听到枪声,周恩来朝着枪声传来的久久伫立,一言不发。一旁张云逸说:“看来这次伏击我们的不像是一支正规部队,可能就是一股土匪,暂时可能不会追过来了,不过这里也不能久留,我还还是尽快回延安。”

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7)

架设电线

劳山的激烈战斗惊动了驻守在附近山头的红军警卫部队的一个通讯班,敌人也知道这个通讯班,他们之前就破坏了电线,但他们并不知道山崖下还有一条直通延安红军总参谋部的电话线。

当通讯班战士听到了枪声后,便立即把情况直接向延安总参谋部作了报告。中央警卫团团长黄霖接到电报后,直接一边命令警卫员向毛主席汇报,一边下令:“会骑马的全部集合,大家只带武器弹药,不要带行李!”

黄霖带着几十名战士正准备出发,这时毛主席也赶来了,只见他严肃说道:“无论如何也要把周副主席救回来!”黄霖领命后立即出发,急行军一个多小时后抵达到三十里铺,这时周恩来、张云逸等人抵达这里。

周恩来立即下令黄霖去支援,一定要救出被包围的战士们。很遗憾,当黄霖赶到战斗地点时,敌人早已逃走,现场只有被打坏的卡车和战士们的遗体。经过清点,我方11名战士壮烈牺牲,除了周恩来、张云逸、孔石泉、刘九洲外,其余幸存者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

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8)

周恩来

在牺牲的人员中,陈友才身中数弹,外加20多刀。当黄霖将布满刀痕和浸透陈友才鲜血的一条旧毛毯交到周恩来手中时,周恩来不禁泪流满面:“友才是替我死的,永远不能忘记他!”于是,就有了前面那一幕,周恩来将一张照片随身携带,直至病逝的那一刻。

陈友才等11位烈士遗体被运回延安后,红军总参谋部将他们隆重下葬了。劳山遇刺并没有吓到周恩来,第二天他又赶往西安了。这起刺杀事件震惊了延安,也震惊了国民党,让毛主席非常生气。

那么,谁的胆子如此之大,竟然策划刺杀中共重要领导人?为了查明真相,被誉为“延安福尔摩斯”的谢滋群接受了这个任务。谢滋群14岁便参加了红军,除了参加激烈的战斗外,他多次从事保卫、侦察、侦破,并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安排的任务。

谢滋群历任红一方面军保卫局科长、广昌警备区保卫局局长、红一军团保卫局侦察科长、陕甘宁边区保安处保卫科兼侦察科科长等职,他多次侦破了案件,尤其对侦破悬案、疑案有自己的一套,深受党中央的信任。

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9)

谢滋群

谢滋群接受任务后,立即着手调查,可这次遇刺事件发生在红军控制的区域,事发前又没有情报,要找到凶手其难度可想而知。谢滋群想了很多办法,最后他决定还是走到群众中,从那里找到答案。

谢滋群通过对现场的侦查,他发现敌人只拿走财物和武器,并没有拿走机密文件,这一细节似乎表明敌人很可能只是图财。谢滋群一边派人到劳山周边,进行广泛的宣传,以此来获得当地群众的信任;一边派人深入案发地附近,跟群众吃住在一起,向他们宣传革命的道理,希望他们能提供一些消息,进而获得破案的关键情报。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谢滋群得知劳山附近一名姓李的老汉知道一些线索后,直接来到李老汉家中。未曾想,李老汉胆子很小,担心说了后遭到报复,就是不愿透露一丝一毫。谢滋群并没灰心,他动员当地干部,加上通过帮助李老汉干农活、修缮房屋等方式,终于取得了李老汉的信任。

李老汉向谢滋群透露了周恩来遇险前一天,他在劳山上砍柴时所看到的,以及他认识的一个人。李老汉表示那天看到一伙土匪在附近马路旁挖战壕,还到附近山头上侦察。根据李老汉提供的线索,加上侦查员暗地侦察到的情况,凶手被锁定为当地土匪。

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10)

延安宝塔山

问题又出现了,既然是土匪所为,为何他们知道周恩来一行人出行的准确时间?土匪是不是在延安城内有坐探?常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谢滋群派人打入土匪内部,很快获得一个惊人消息—土匪李青伍在延安南门安插的坐探冯长斗。

冯长斗虽老奸巨猾,可他依旧架不住谢滋群的突击审讯,几个回合下来便交代了劳山事件的前因后果。谢滋群则乘胜追击,很快将这起重大案件调查的水落石出。原来,在中共中央首脑机关迁到延安前,延安南部黄龙山就盘踞了一股以哥老会为骨干的土匪。

这股土匪人数一度达到了200人,他们占山为王,无恶不作,经常在金盆湾、云岩、临镇等出没,专门抢劫过往的商客以及乡绅等,而且还跟国民党民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红军和地方民兵对其进行的清剿。

但是,土匪不甘心束手待毙,残余土匪不断拉拢地痞流氓,让他们去延安坐探,刺探红军情报,进而策划行动。1937年4月初,土匪派出匪徒到延安刺探情报,与李青伍安排在延安的坐探冯长斗建立了联系。

经过5天多的秘密刺探,冯长斗得知4月25日我党要派周恩来等代表去西安。李青伍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刺杀了周恩来,一方面能给中共沉重打击,另一方面也能向国民党民团请功。

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11)

土匪

在这一背景下,李青伍召集姬延寿等土匪头目密谋,于是一个歹毒的刺杀计划形成了。为了防止走漏风声,也不让参加伏击行动的匪徒们胆怯,李青伍对一帮手下只是说去劳山附近伏击路过的车辆,仅打劫财物。

4月24日晚上,李青伍率领190多名匪徒来到劳山设伏,于是就看到了前面那一幕。事已至此,谢滋群决定彻底消灭该股土匪。在取得上级同意后,红军参谋部很快部署兵力,直接将这股土匪剿灭,还将李青伍、姬延寿等罪大恶极匪首全部枪决。

1937年4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在延安为陈友才等11名烈士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张云逸致悼词,周恩来也发表了重要讲话。周恩来高度评价陈友才等烈士,称赞他们沉着勇敢,是敢于为革命献身的共产主义战士。

追悼会结束后,陈友才等烈士的遗体被安葬于延安宝塔山腰。对于陈友才等烈士,周恩来一直铭记于心。1973年6月,身患癌症的周总理陪着越南总理乘坐飞机来到延安。一下飞机,周总理就向前来迎接的延安地委和群众说:“我又回到家里来了。”

周总理在陪同外宾参观结束后,告诉地委同志自己要去给陈友才扫墓,并对他们说:“我一生中曾遇到过多次危险,但最危险的是这一次。”地委同志很惊讶,周总理日理万机,竟然还记得陈友才烈士。

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12)

周总理重回延安

很遗憾,陈友才等烈士墓地在1947年胡宗南率部大举进攻延安时被毁掉。周恩来听到后流下了眼泪,离开延安时,他再次叮嘱地委同志:“陈友才同志牺牲得很英勇,要把烈士们请进陵园,给他们立个碑。”

直到周总理病逝,他跟劳山遇刺幸存者的合影照片仍然装在口袋,这怎么不令人潸然落泪。谨以此文向劳山事件的烈士们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