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历史演变(你知道四川某些方言的来历吗)
1,赞灵子(战灵子),流传于成都市区,可能四川其他地方也有,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四川方言历史演变?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四川方言历史演变
1,赞灵子(战灵子),流传于成都市区,可能四川其他地方也有
赞灵子,应该是“颤翎子” ,是唱川剧时候,有的角色头上有两条长长的野鸡翎子。一走动,头上野鸡翎子,不停颤动,显得得意洋洋,
所以对于那些爱出风头的人,成都人就叫他颤翎子,成都人:颤也发成“战”或者“赞”音,赞翎子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老成都话,说某人, 跳颤(跳战)得很,某人爆颤(暴战),来历都是川剧,
2,战花儿,或者赞花儿,是成都市区话,可能四川其他地区也有用,我问过我家长辈,什么是战花儿?
答案是:战花儿,或者赞花儿,应该写做“颤花儿” 原本是指以前唱川剧的时候,花旦或者摇旦(摇旦很多都是媒婆角
色,走路一摇一摇地)头上带的花朵,因为花旦活泼,摇旦动作大 她们头上的花朵不停颤动
所以,老成都人引申为爱出风头的人 ,跳得高,像川剧花旦或者摇旦一样头上花乱颤动 ,
多夸张的。跳得高,跳颤,后来就叫颤花儿,战花儿,赞花儿,一回事
3,白火石
古代取火,听过远古旧石器时代 燧人氏的故事,他教给人们如何取火。可以钻木取火,也可以用石头撞击取火
以前成都府南河(古称锦江,岷江支流)边都是自然河岸,有大大小小许多石头。其中有一种白色石头,传说互相撞击就可以引燃火 ,好像是两个白色干燥石头放阳光下互相撞击,这种石头是打火石的一种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到河边见到白色石头试着打火,果真有焦糊味,打火后白色石头上也是焦黄一片,看着这种石头可以打火,实际上很难打得出火来
成都人把没用的人,叫做白火石。比如说“张三是个白火石” 意思就是张三是个没用的人
4,广耳石
原本是指河边,溪流边,大型笨重的石头,后来在民国时期,特指在成都东山方向(东山,老成都指的龙泉山方向)居住的客家人。这些客家人,一般是清朝中期从广东过来的 ,民国时期成都人的衣着已经和清朝有很大区别了 而东山的客家人,衣着还保留清朝服饰,他们这种服饰还有客家衣服的特点,加上当时的东山寒冷 他们的衣服又笨又重,冬季非常臃肿。他们的形象被当时成都人用又笨又重的河边大石头来形容,意思就是笨重不堪,土里土气。
解放后,广而石,一词,被成都人用来形容土里土气的人,“广”字,也是乡土气息严重的意思(和东山广东过来的客家人有关系)
六,幺台(yao tai ),=== 四川话指结束了,幺不倒台===四川话指一直延续某事不结束
举例:哎呀,他紧斗说话幺不倒台
原来本来是指川剧结束了,戏演完了 这是通行全四川的四川话
五,板眼儿
四川人爱说的词,比如“他这个人板眼多得很” ,意思是这个人灵活主意多,办法多。略略带有心眼多的意思
成语==有板有眼 比如:做事有板有眼,比喻做事有章法
这个词应该通行于全四川,问了长辈,这个词来源于川剧,意思是川剧伴奏音乐的节拍,用木头或者竹子小板子敲节拍
亲们还知道些什么方言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联系小编,《岳池掌上生活》将推出更多关于广安的资讯!喜欢家乡的亲们,请点击关注《岳池掌上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