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没什么乐趣(呵...呵呵...)

文 / 悠然


小悠第一次将『中年人』这个词和自己关联起来,是源于某天在新闻里听到一组“惊魂”数字:

某国际官方组织,将13-34岁的人界定为青年。

也就是说,从35岁以后,就是中年人了。

这一年,小悠35岁 。

人到中年没什么乐趣(呵...呵呵...)(1)

- 01 -

那则新闻之后,小悠发现,『中年人』这个词在小悠和朋友们的聊天里、玩笑里,出现的频率不断走高。

一次和闺蜜饭间,两人聊天兴起,语调失控,引起周围人回首围观,闺蜜云淡风轻来一句:没事儿,我们中年人,怕什么?顶着油腻二字,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小悠喷饭。

想起了前不久在电视节目里看到演员徐峥、陈赫、沙溢合唱了一曲《中年阵线联盟》:

我们也曾经是帅气欧巴

现在被叫油腻大叔啦

年轻时不曾想没了头发

回到家左手铲右手叉

没精力再熬夜通宵网吧

有时间只想倒头一趴

戒零食戒甜点还是会胖

要和烧烤摊说拜拜啦

回到家其实也让人害怕

有爸妈俩不懂事的娃

还有我亲爱的老婆大大

算上狗 我排行老八

我们努力工作呀

赚的永远不够花

还房贷还车贷

什么时候到头啊

高血脂高血压

每天枸杞加玛咖

可头发还是掉一大把

找一个承认中年的方法

让心情好好的放个假

当你我不小心又想躁啦

就在记忆里画一个叉

搞笑之余,唱尽了中年人的尴尬与无奈。

不管小悠愿不愿意承认,不知从何时起,她的保温杯里确实泡上了枸杞。

人到中年没什么乐趣(呵...呵呵...)(2)

- 02 -

小悠的生活哲学之一:顺势而为。尤其面对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也算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悻悻)。

站在青年人和中年人尴尬的分水岭,掩耳盗铃,不如坐下来想想如何做一个快(nian)乐(qing)的中年人。

梁实秋先生说:“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作自己所能作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科班的童伶宜于唱全本的大武戏,中年的演员才能担得起大出的轴子戏,只因他到中年才能真懂得戏的内容。”

相比青年里的自由、胶原蛋白、生猛,中年里最珍贵的,大概就是『懂得』二字了。

手握『懂得』这张牌,小悠终于可以比较坦然地接受进入中年人队伍这件事情了。

可这『懂得』,也不简单。


前两天小悠在看有关花道的书,在技艺行当里,有一个词叫“由技入道”。

大概意思就是先学习技术,磨练技巧。手艺纯熟了,心手相应。

再往上,就是道。

老子的《道德经》不就是围绕这个“道”开展和演绎的。

道是万物起源也好,道是天地人间的规律也好,

《老子传》的作者知名学者余世存觉得:道其实就是一个源代码。

理解上见仁见智。

小悠学习了半天,心想:这『道』不就是你的想法么。

是匠人对技艺之下物的领悟,是人对生活的灵性。

有的徒弟,手艺炉火纯青,可出来的东西,总是少了一分气,一分生命力。

『技』需要练习,练习的是人对物的雕琢。

『道』需要悟,悟是岁月对人的雕琢。

学手艺和过生活,其实都是一个道理。

做事与想法,知行合一。

人到中年没什么乐趣(呵...呵呵...)(3)

- 03 -

小悠非常敬重的一位前辈。

话不多,却好像通晓人世间所有的知识和道理。

交谈间,清清淡淡一两句话,通透明了。

文字上,写上简简单单几笔,读来美好。

好像自由、生命、自我这些抽象的道,就实实在在地漂浮在她周遭凝固的空气里。

这美好,大概就是岁月雕琢而成的。

相比于《中年阵线联盟》里唱得种种尴尬,

最让中年人不敢想的,是老去这件事。

伴随着身体一天天发出各种走向下坡的信号,老去带来得恐惧感开始加剧。

小悠也惧怕老去。

谁不惧怕呢?

人到中年没什么乐趣(呵...呵呵...)(4)

可是想想,惧怕又有什么用呢?

当小悠真正感受到了道者的生命魅力后,会愿意去想象自己在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或许能像前辈那样。

就算不说一句话,自下而上散发出不凡的气质。

这气质足以把自己年轻时曾想要拥有的那些气势与光环统统抹杀,一票扳回。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相信这份期待,会慢慢地融化人心中对老去的种种恐惧。

岁月从来不知疲惫,

每分每秒地向前走,

唯愿怀揣一颗寻道之心,

就做天地间一个自然生长的清清朗朗的中年人。

对呀,我们是中年人。

这样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