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极可信却又令人不可置信(曾经深信不疑的)

我们曾经讲过不少流传千载,最为经典的历史故事,但我告诉,他们很可能子虚乌有,请千万别觉得我是瞎扯,篇幅关系,咱随便信手拈出几个,给您慢慢道来。

围魏救赵

按照远近,先来讲一个春秋战国时期大家伙最熟悉,也是三十六计之一的“围魏救赵”,《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等都有记载记载,公元前353年,魏国当时围攻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国的田忌还有孙膑、率军救赵,趁着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的首都大梁,害得孙膑成了残疾人的庞涓统帅的魏军一看不行,都城要被破了,老家要被端了,就赶紧回救。齐军就趁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然后解了赵围。

历史极可信却又令人不可置信(曾经深信不疑的)(1)

围魏救赵

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是公元前353年,赵国国都邯郸当时确实被魏军围困,不得已向齐国求救,和当时的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议,这个时候相国邹忌认为不救赵国,因为对齐国有利,但是另一位大臣叫段甘鹏则说不救赵国,魏国占领了邯郸就会变得更加强大,这对齐国不利。可是如果直接咱们出兵攻打邯郸的话,很可能魏军一看不敢打了,可是若不开战,这样魏军和赵国的实力就不会被削弱,这对齐国也没有利。

历史极可信却又令人不可置信(曾经深信不疑的)(2)

孙膑下山

于是,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孙膑,而是段甘鹏他建议让齐威王分兵两路,一路去打魏国的襄陵,来削弱魏国实力。赵国这边咱们什么也不用干,就等着魏军击破了赵国邯郸城之后,咱们再派一路,派谁呢?孙膑和田忌去攻打疲惫的魏军,以逸代劳,以实击虚,故能一举两得,齐威王最终采纳了建议。

历史极可信却又令人不可置信(曾经深信不疑的)(3)

齐威王

换言之就是说,我们所熟知的“围魏救赵”有可能是假的,齐军救赵根本就不存在,齐国压根就没有在乎赵国的死活,齐国当时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坐山观虎斗,等两个国家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坐收渔翁之利,建议削弱两国的实力,齐军围困魏国国都大梁历史上也没发生过在,魏国人也根本不是因为大梁被围,才回援的。这可能才是我们熟知的历史故事的本来面目?

鸿门宴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史记纪》中还为大家记述了这么一个千古传唱的故事,这便是“鸿门宴”。秦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军在巨鹿苦战秦军主力,最终取得胜利,听闻刘邦趁着自己跟秦军死磕,攻破函谷关杀进了咸阳,秦王子婴被迫献出玉玺,秦朝灭亡,刘邦有称王之心。关羽怒发冲冠,项羽率军四十万攻破城池,兵峰直抵新丰鸿门。刘邦实力不济,只有十万人,只得退出咸阳,屯师霸上,项羽谋士范增建议项羽设下“鸿门宴”,借着酒局诛除刘邦。

历史极可信却又令人不可置信(曾经深信不疑的)(4)

鸿门宴

但不曾想,项羽叔父项伯竟连夜骑马赴霸上私下会见故人张良,和盘托出,想要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张良拒绝,将这件事又告诉了刘邦。刘邦,忙问该怎么办?”张良说:去九死一生不去也会被项羽抓住把柄率军来攻,不如放手一搏前去赴会,也许能有生机。刘邦无奈只得第二日带着张良、樊哙等人来见项羽,精彩的来了,刘邦先一顿吹嘘,戴高帽,打消了项羽的敌对情绪。

历史极可信却又令人不可置信(曾经深信不疑的)(5)

鸿门宴座次

宴会开始后,范增几次示意项羽杀刘邦,但项羽竟然不听;情急之下,范增又找来项羽的堂弟猛士项庄,宴会上舞剑,寻机刺杀刘邦;仔项伯知其意,也挺身与项庄对舞,掩护刘邦使项庄无法下手;张良趁机帐外请进卫士樊哙。樊哙英姿勃发,面斥项羽道:“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说的项羽理亏不已,刘邦便趁着如厕脱离险境,安全回到霸上军营。

这个故事跌宕起伏,生动鲜明,看的读者身临其境,误以为正是这次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酒局,项羽未杀刘邦,才导致后来被沉稳老练的刘邦算计所败,乌江自刎,引得大家无限同情。

历史极可信却又令人不可置信(曾经深信不疑的)(6)

项庄舞剑

但,鸿门宴历史上根本就可能发生。首先,项羽巨鹿以少胜多,击败秦军主力,俘虏了几十万人马,但项羽担心降卒太多,将二十万降卒全被坑杀。

从此,关中地区百姓不家家户户披麻戴孝,恨死项羽?未和刘邦争雄,人心已失。而且天下共主楚怀王发布讨秦檄文:谁先入关谁就为关中王。人家刘邦没违规,你凭啥怒气冲冲杀入咸阳?项羽失违约在先,不讲道义,政治信誉破产。

历史极可信却又令人不可置信(曾经深信不疑的)(7)

项伯告密

再看,项羽所统领的四十万大军,嫡系楚军最多5到十万,大半是诸侯联军,诸侯各怀鬼胎,真和刘邦打起来,会不会做壁上观犹未可知。

所以刘邦根本就不需要主动示弱,冒险参加大概率丢掉性命的鸿门宴更奇怪的,是项羽的叔叔项伯得知阴谋连夜偷偷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但,刘邦在张良劝说下要赴宴,告知项伯,文中说:“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这不前后矛盾吗?偷偷计划泄露给敌人,回来竟主动又告知密谋的项羽,显得难以理解。但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项伯此行会不会经过了项羽授权,起到沟通双方,会前一番讨价还价,达成共识的作用在?鸿门宴不过是一场普通的酒局?

历史极可信却又令人不可置信(曾经深信不疑的)(8)

范增举珏

再有,宴席开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伯挺身而出,二人一个要杀,一个用身体抵挡,这样的场景想象起来就很让人失笑。至于二人手舞足蹈跳大神?

翻看史书,所有历史上著名的酒局,都是干脆利落解决对方为后快,压根就不可能用“舞剑”这种很古怪的方式行事。

历史极可信却又令人不可置信(曾经深信不疑的)(9)

鸿门宴

尤其是,“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刘邦竟然屎遁,实在是太侮辱项羽智商了,匪夷所思,所以鸿门宴很可能只是司马迁为了增加楚汉争霸的传奇星,创作的文学作品罢了,历史上从未发生。

杯酒释兵权

说起惊心动魄,稍有差池,便死无葬身之地的夺命酒局,历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发生在五代十国尾声时的,北宋开国的“杯酒释兵权”。

历史极可信却又令人不可置信(曾经深信不疑的)(10)

黄袍加身

公元959年,一代之英主周世宗柴荣攻取幽州胜利在望时突发疾病去世,形势大好的北伐戛然而止,年仅三十九岁。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一年后正月初一,传闻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柴荣的好兄弟,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被委任为最高统帅,调动全境兵马。

赵匡胤率大军行至陈桥驿,众将以黄袍加在其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胁迫周恭帝禅位。即位后,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杯酒释兵权”开演了。

历史极可信却又令人不可置信(曾经深信不疑的)(11)

杯酒释兵权

行伍出身的赵匡胤,承袭唐朝藩镇割据、乱世中各国中武将又是如何血腥政变篡权夺位,他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和丞相赵普秘议后,赵匡胤忽然一天邀请石守信等众大将入宫畅饮,以前无君臣的拘束,推杯换盏,可这次酒酣之时,赵匡胤却突然叹息着说:“哎,这些日子朕做天子真如逆水行舟太难了,想想,还不如以前当节度使来得快活,整个夜晚朕都不敢安枕而卧啊。”

大家一听,话中有话,急问为什么,赵匡胤又说:“唉,寡人这个皇帝的位子,谁不想坐呢? ”石守信等人又不傻,赶忙跪地叩头:“陛下何出此言,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

历史极可信却又令人不可置信(曾经深信不疑的)(12)

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依然愁容满面地说:“不然,你们虽无异心,但万一一天你们部下想要富贵,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石守信等人终于明白了,受到皇帝猜疑,搞不好会引来杀身之祸,众将一时都哭了起来,“臣等愚昧,请陛下给一条明路吧! ”赵匡胤缓缓地说,人生浮云遮蔽眼白驹过隙尔!所好者也无非就是富贵一生,钱财充盈造福子孙。你们刀口舔血多么不易,不如释去兵权,出外当个地方官,多置良田美宅,多买些歌姬,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何不快哉?朕再与你们结成儿女亲家,这样一来,君臣相安,两无猜忌,这样岂不是很好吗?”

历史极可信却又令人不可置信(曾经深信不疑的)(13)

赵匡胤

众人心领神会,马上叩拜而退!

第二天一大早,石守信等人都纷纷上书说刀剑伤不好请求立即离职,赵匡胤二话不说直接批准。并罢去禁军职务,地方任节度使,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

“杯酒释兵权”,无疑是一个充满着高超政治智慧的和平一招,没有像汉高祖、明太祖那样的大杀功臣,也没有唐时的藩镇割据,后代也是遵循太祖此法,直到宋朝灭亡,国家在没有出现过内乱与兵变。

历史极可信却又令人不可置信(曾经深信不疑的)(14)

斧声烛影

千百年来,也为大家所津津乐道。

但从古至今一直有历史学者指出,“杯酒释兵权”压根就不可能是真实发生的。

首先,杯酒释兵权发生在当年七月,可就在前一个月也就是六月,发生了一件大事,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之母杜太后病逝。七月一定是国丧,全国禁止饮酒作乐,古人讲孝道,不讲孝道严重的是要杀头的。作为大孝子且万民表率刚登基称帝的赵匡胤,亲生母亲去世不闻不问反而皇宫之中大宴群臣,喝得五迷三道,明显不合理!有悖人伦不孝为大,这样的皇帝会被老百姓唾弃的,他哪里敢这样做。

历史极可信却又令人不可置信(曾经深信不疑的)(15)

赵普与赵匡胤

再说,赵普此时根本就不是丞相,如何献计?

岳母刺字

还有一件故事发生在南宋初年,至今非常励志。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他母亲姚太夫人用绣花针刺了精忠报国4个大字。后来他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而岳飞母亲姚太夫人教子精忠报国,也被称为古代四大贤母之一。

历史极可信却又令人不可置信(曾经深信不疑的)(16)

岳飞

南宋其实关于岳飞的史料其实非常少的,能够找到的岳飞老母亲的记载其实只有两处,一处是岳飞精忠报国,不光对岳家军要求严格,对自己更为严苛。岳飞当时有个舅舅也就是岳母的弟弟,竟然强抢民女为非作歹被当地政府给刑拘了。岳飞的母亲竟然哭着喊着让儿子想办法救出他舅舅,可是岳飞没有以权谋私,反倒是对母亲多次苦口婆心求劝,但母亲死活听不进去,岳飞没有办法,最终是一咬牙暗地让官员将其舅舅杀了。

历史极可信却又令人不可置信(曾经深信不疑的)(17)

岳母刺字

听起来,跟刺字鼓励儿子精忠报国里的岳母不像一个人,当然,咱们不用对岳飞的母亲道德绑架,爱所恨都是人之常情,不具备超越普通人上升到爱国爱朝廷的可能。岳母刺字的故事从这点讲不太可能是真的。

另根据元代人所著的《宋史》,注意是元朝人写的,说岳飞后背确实有尽忠报国4个大字深入皮肤,但是里边压根没写是岳母刺的,要知道那会没有抗生素,刺字是项技术活,处理不当感染了会死人的。岳母在历史上也许会绣花,但是刺字给别人纹身,我看够呛。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