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古城免费景点(现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千年古码头)
浏阳河的脚步蜿蜒向前,悄然至普迹环绕成第六道湾——何家湾,这里,人们延续着千年的渔耕文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唐宋时,傍水而居的村民在这里开辟水路与外地通商,形成了何家湾上的千年古渡——幽幽古渡。在这里,古渡文化、道教文化、古戏文化、渔耕文化相融,形成独特的旅游文化。
有河有湾有人家,何家湾延续着传统的渔耕文化,有着悠久的“三古”历史传承。
何家湾是浏阳河上的一座古渡口,建于唐末宋初,是浏阳河水运重要的中转站之一,也是江西客商经浏阳南乡往长沙的交通要道。从明清时期到二十世纪60年代,古渡口始终繁盛不衰,每年何家湾的特产四斤桃成熟的季节和农历六月初三的庙会,上千人乘船来看戏、买货,两岸停泊的船只延绵数里。码头全长约70余级47米,由53公分宽80公分长麻石条砌成。由于下游修建电站,主码头和一部份台阶被水淹没,露在水面上的阶梯有50余级。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浏阳河是浏阳的主要交通途径,货物大都是采用水路运输,浏阳河上帆船如织,沿途码头人来人往、货畅其流。由于种种原因,如今浏阳河两岸码头大都被毁弃或因建设电站闸坝被水淹,何家湾是现今唯数极少且保存较为完好的千年古码头。
古老的石梯边上,有一棵千年古樟树,高30米,树身周长6.2米,需要5人才能合抱。虽历经千年狂风暴雨的吹打,古樟仍生机盎然,根深蒂固。2008年特大冰灾,古樟树一度枯败,一年后,又焕发新春,枝繁叶茂。古老相传,唐末宋初(公元900年-960年),中原战乱纷飞,渡口的南逃难民络绎不绝,有地方乡绅在此栽种樟树林,为难民提供遮阳休息的场地。
历经千年沧桑,唯有此古樟仍傲然挺立,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行人遮风挡雨,像一名忠诚的卫士守护丰幽幽古渡。
古老的浏阳河,悠悠的山水情,千年古渡,迎来送往,多少故事,几多传说,浏阳的变迁,你是永远的见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