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哪几类(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什么)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报告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哪几类?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哪几类(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什么)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哪几类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报告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

(1)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可靠性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所在。如果企业以虚假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属于违法行为,不仅会严重损害会计信息质量,而且会误导投 资者,干扰资本市场,导致会计秩序、财经秩序混乱。

(2)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内部管理者、社会公众、客户、职工)

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还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根 据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要想让使用者有效使用会计信息,就应当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 满足向投资者等 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 策有用信息的要求

(4)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互相可比,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①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②横向可比: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5)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经济实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法律形式: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

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者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反映其实质内容。多数情况下, 企业发生交易或者事项的 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 ,会出现不一致。例如,企业租人的资产(短期租赁和低值资产租赁除外),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往往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等,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租入资产所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就应当将租人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反映。

(6)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重要信息突出反映,次要信息合并反映)

在实务中,如果某项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据此作出决策,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例如,企业发生的某些支出金额较小,从支出的受益期来看,可能需要在若干会计期间进行分摊,但根据重要性要求,可以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

(7)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需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例如,企业对售出商品很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确认预计负债、对很可能承担的环保责任确认预计负债等,就体现了会计信息 质量的谨慎性要求。

(8)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收集、处理、传递会计信息)

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贯彻及时性要求,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交易或者事项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二是要求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和计量,并编制财务报告;三是要求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时限,及时地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决策。

快速记忆办法:两重一谨及,三可一相关。(一个管(相关性)事(及时性)的,拿了三瓶可乐(可比性,可靠性,可理解性),重2(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斤(谨慎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