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1)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2)

2020世界湿地日湿地——“地球之肾”,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在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及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然而,由于人们开垦湿地或改变其用途,使之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为唤起民众保护湿地的意识,从1997年起,每年的2月2日被定为“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滋养生命”。在被湿地滋养的生命中,遗鸥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因致危原因的特殊性,所以对遗鸥的保护仍面临许多困难。

在国内,以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湿地研究中心专家洪剑明教授团队为代表的诸多机构为此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努力。透过对遗鸥开展的一系列保护工作,或许我们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3)

//////////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4)

1 · 遗鸥——命运多舛的珍稀鸟种

阿拉善SEE任鸟飞项目旨在守护中国最濒危水鸟及其栖息地,以超过100个亟待保护的湿地和24种珍稀濒危的水鸟为优先保护对象。在这些鸟种中,遗鸥是一个独特的群体。

遗鸥是在上世纪70年代才被正式确定为独立物种,有4个繁殖亚群,分别为中亚种群、戈壁种群、远东种群和分布于内蒙古高原的鄂尔多斯种群。在中国的鄂尔多斯高原,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5)1990年遗鸥繁殖群被发现后从最初的581巢发展到2000年的3587巢,旋即又在2006年下降为0巢。

遗鸥这种在高原荒漠半荒漠地区湖心岛繁殖、行踪神秘的鸥类,为何其繁殖地屡屡消失,它们的生境又有面临怎样的威胁?纵观遗鸥繁殖区,包括内蒙古和外蒙古在内的蒙古高原区,西至中亚,东到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几十年来,这里的环境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迁?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6)

遗鸥 来源:王建民

2015年,Shengli Tao等人在《Rapid loss of lakes on the Mongolian Plateau》一文中指出,在过去几十年里,蒙古高原经历了显著的湖泊萎缩和草地退化。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内蒙古的湖泊面积减少尤为明显,10k㎡的湖泊面积减少了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7)30.0%。不仅由于气候的变化,而且由于地下矿产和地下水资源的不断开发,湖泊的退化在未来几十年里还将继续

正因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双重影响,使遗鸥繁殖地的湖泊退化、湖心岛消失,遗鸥繁殖群不得不四处漂泊,遗鸥繁殖区的食物链断裂,部分遗鸥只能去垃圾场和粪堆觅食蛆虫。

遗鸥是全球为数不多东西迁徙的水鸟,而它们从繁殖地到越冬地的迁徙通道是对气候变化极为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8)敏感的高原荒漠半荒漠区,遗鸥正是该区域最为典型的指示物种,能够适应高寒、干旱等恶劣环境,但繁殖地的不断变迁和恶化,也预示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的退化趋势,警示人类要加强对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河流湖泊的保护,要从生态系统层次上开展湖泊、河流、草原和森林等生态系统的整体修复。

为对遗鸥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保护,任鸟飞设立了“受威胁水鸟专项调查项目”,联合北京湿地研究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

2 · 遗鸥再现康保

2014年4月,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湿地研究中心专家洪剑明教授一行来到河北省康保县,为康巴诺尔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详细规划进行前期考察,荒草萋萋的湖心岛上空不时出现千只鸥鸟盘旋升空的壮观景象吸引了考察人员的目光,在湖边浅水区觅食的是一种大家第一次看到的鸥鸟,不是红嘴鸥,也不是一般的海鸥,它们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9)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10)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11)

康巴诺尔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遗鸥 来源:洪剑明教授团队

经过仔细辨认、检索和向著名鸟类专家求证,这上千只鸥鸟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物种遗鸥,而之前湿地公园的鸟类名录中并没有遗鸥在册。

7月初,当考察队再次到来时,发现今年新繁殖的遗鸥幼鸟已随父母来到湖边觅食。湖边浅水滩涂区聚集着上百只忙碌的遗鸥,不停地在水中啄食,它们在吃啥?走近了才发现,大量豆娘的稚虫正爬上岸边的草丛中,准备羽化,原来这些就是遗鸥喜爱的食物。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12)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13)

觅食的遗鸥和豆娘稚虫 来源:洪剑明教授团队

7月底,《湿地中国》刊发了洪教授《河北省康保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发现大量遗鸥》一文,再次引起了轰动。

实际上,坝上康保和商都在上世纪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14)30年代就采集到过遗鸥标本,只是当时被误认为棕头鸥,此次遗鸥在康保是再次被发现。几年来,团队通过为康巴诺尔繁殖遗鸥佩戴GPS卫星跟踪器,得出与以往鄂尔多斯遗鸥繁殖群研究相似的结果。

2015年初,眼看遗鸥繁殖湖心岛有被每天近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15)3000吨中水排入湖中淹没的威胁,洪教授果断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16)建议县林业局垫高和修复湖心岛。利用高空无人机,研究团队在不登岛的情况下拍摄记录到康巴诺尔湖心岛有806巢遗鸥繁殖。2016年垫高后的湖心岛呈现出最佳生境,共有3100巢遗鸥在此繁殖,为当年全球最大繁殖地。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17)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18)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19)

修复的湖心岛自然简朴布满鸟卵,遗鸥优先选择修复的砂石区筑巢,先孵化出幼鸟

来源:洪剑明教授团队

3 · 全民参与的康保模式

康保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张家口坝上高原,地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的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康保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20)县委县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21)政府得知湿地公园发现上千只遗鸥的消息后表示将尽全力配合国家湿地公园的详细规划,把保护好康巴诺尔湖遗鸥繁殖地作为湿地公园建设的头等大事抓好,这为中国遗鸥之乡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自从康保发现了遗鸥,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在康保人心中成为共识。2016年,康保成立了遗鸥保护协会,成员有林业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22)局长、森林公安、特警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23)大队长,法院、医院和党校成员、企业家等,目前已发展到近200人,先后救治包括遗鸥、大鸨、草原雕、小天鹅、蓑羽鹤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仅会长麻喜荣医生就成功救治和放飞120多只遗鸥。协会还深入乡村向老百姓宣传保护遗鸥、保护生物多样性,每当基层百姓将伤病遗鸥送来,都会收到协会奖励证书。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24)

遗鸥救助荣誉证书 来源:康保县遗鸥保护协会

迄今为止,康保已连续3年垫高湖心岛,以遗鸥为主题的科普讲座也多次在康保县中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25)小学生、党员干部、保护协会中开展。康保县先后为保护修复栖息地投资2000余万元,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牌的唯一一处“中国遗鸥之乡”,全民参与的康保模式也因此备受推崇。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26)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27)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28)

救助遗鸥及开展公众宣传 来源:洪剑明教授团队及康保县遗鸥保护协会

4 · 生态梦想:建立新的遗鸥繁殖区

作为坝上生态系统指示物种,遗鸥种群的稳定存在代表了湖泊湿地的稳定性,它所需要的繁殖生境既有深水湖和湖心岛、也有觅食的沼泽浅滩,因此,也预示了该区域较高的湿地水鸟多样性。坝上高原季节性湖泊星罗棋布、较少的人类活动干扰成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通过调查发现坝上四县都有遗鸥活动的踪影,如能在张家口坝上建立遗鸥繁殖群区的设想,让遗鸥在四县都有家有食物,如同把蛋放在不同篮子里,对遗鸥种群的安全和扩大更有利。

要为更多遗鸥和水鸟安家,就要对它们的活动规律、迁徙路线做更多研究。从2016年开始,团队每年都向国家林业局申请为遗鸥佩戴GPS跟踪器的许可,开展种群分布和迁徙的持续监测。然而,一个跟踪器要5000-7000元,仅每年20只跟踪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2017年,团队成功申请到了任鸟飞项目近20万的经费支持,使得这项科学研究和保护工作得以继续开展。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29)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30)

参加公益募捐,为开展遗鸥研究募集资金;

2016年GPS卫星跟踪遗鸥迁徙到越冬地路线图

在康保遗鸥繁殖地被发现之初,团队通过现场调研和查阅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31)30年来的遥感影像资料就发现,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32)30年前,遗鸥繁殖岛还未形成,湖心岛适合遗鸥繁殖也只是近10年的事。

2015年初,预测到湖心岛面临淹覆威胁,团队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33)建议县林业局垫高和修复湖心岛,确保了当年遗鸥繁殖地安全,并在2016年达到最佳状态,遗鸥繁殖巢数也达到了3100巢的高峰。随后2017年和2018年,研究团队再次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34)建议垫高湖心岛,并在2017年初将原来湖东侧的半岛(见下图C)改造为湖心岛,既为遗鸥扩大繁殖地,又作为现有湖心岛被淹时预留繁殖岛。2018年,有200余巢遗鸥在新建湖心岛筑巢,随着原有湖心岛面临被淹,2019年约1000对遗鸥上新岛繁殖,巢数远超过十分潮湿的旧岛(下图D,旧湖心岛几乎不见)。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35)

康巴诺尔湖湖心岛的形成和演变

(水位不断上涨,2019年原湖心岛接近消失)

有了哈萨克斯坦阿拉湖和俄罗斯远东托瑞湖两大遗鸥繁殖地消亡和两大繁殖亚群踪迹难觅,鄂尔多斯高原遗鸥繁殖地不断变迁的教训,项目组分析了坝上遗鸥繁殖地的优势是离越冬地最近,遗鸥成鸟和幼鸟往返繁殖地和越冬地距离最短,体能消耗最小,长距离迁徙时中途停歇次数最少(中途不落地就能到越冬地)、风险最小。

因此,如能在坝上众多湖淖为遗鸥营造多个繁殖岛和觅食地,无疑对分散单一繁殖地风险,促进繁殖亚群的扩大十分重要。作为鄂尔多斯高原繁殖亚群迁徙通道上的繁殖地,对降低鄂尔多斯高原繁殖群的风险,提供极端条件下该繁殖亚群备用繁殖地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已有专家推测,康保的繁殖遗鸥是在鄂尔多斯高原栖息地退化时,从该亚群中分离出来的)。

基于以上调研和分析,项目组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36)建议在坝上尚义和沽源县新建湖心岛。不过,遗鸥是否在湖心岛繁殖,不仅取决于是否有湖心岛,还取决于湖心岛的适宜高度和繁殖地食物链是否健全。

2006年桃-阿海子遗鸥繁殖巢数为0,不仅因湖心岛变为半岛,也由于水面萎缩到2k㎡时,遗鸥食物链断裂(水体盐度62.46,远超过遗鸥主要食物水生昆虫繁殖上限16.3)。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37)

桃-阿海子水域面积与遗鸥巢数关系

2019年,经各方努力,桃-阿海子通过引水工程恢复了当初7k㎡水面,野鸭等水鸟数量迅速回升到2万余只,春季有数百只遗鸥再次光临,但却没能留在湖心岛繁殖,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刚蓄水第二年,遗鸥繁殖所需食物链尚未恢复。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38)

桃-阿海子水域面积与水鸟数量的关系

我们相信,在大家的通力协作下,几年之后一个新的遗鸥繁殖群区一定能够在张家口坝上建成,并将对遗鸥这一濒危的指示物种的种群发展,对以坝上为代表的整个干旱半干旱气候带区域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示范和促进作用。

5 · 更深入的了解,更科学的保护

由于遗鸥通常只在人迹罕至的高原荒漠、半荒漠的湖心岛繁殖,因而,有些繁殖地可能尚未发现;而且气候变化和降雨等可能导致一些已有的繁殖地变化和出现新的繁殖地。为全面掌握国内遗鸥繁殖种群数量和繁殖地状况,了解越冬地遗鸥种群数量和越冬地变化,在任鸟飞的资助下,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湿地研究中心遗鸥研究团队承担了“张家口坝上遗鸥繁殖栖息地分布调查与越冬地遗鸥种群数量同步调查”项目

为了更全面地掌握繁殖地情况,项目组将繁殖地同期调查扩大到了全国可能的分布区,于2019年记录到遗鸥繁殖地共6处,分布在内蒙、陕西、河北和宁夏4个省区,调查到遗鸥繁殖巢数在8650-9850之间。此外,为掌握遗鸥在国内主要越冬地情况,摸清遗鸥越冬栖息地(中国)遗鸥的种群数量;同时,了解遗鸥越冬栖息地的生境变化,提出栖息地环境保护与修复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39)建议,项目组已在2019年3月并将在2020年3月,联合黄渤海地区保护区和民间协会等伙伴,连续2年于黄渤海地区开展遗鸥越冬地同步调查。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40)

内蒙古锡林郭勒太仆寺旗德格杜乌兰淖日繁殖遗鸥成鸟与幼鸟 来源:洪剑明教授团队

通过调查,项目组发现了遗鸥繁殖地和越冬地所面临的威胁:繁殖地主要威胁是湖区水位不稳定,幼鸥食物不足、水质污染和掏鸟蛋;在越冬地主要威胁有围填海、围垦养殖和滩涂采集,其中滩涂采集现象较为严重。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41)

渤海湾滩涂的围垦填海 来源:吴渊

当前,项目组正在努力推动“张家口坝上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示范推广”专项的开展,其研究范围涵盖了坝上4县,修复工程的实施主要放在了遗鸥繁殖地康保县。

张家口坝上湿地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造就了“中国遗鸥之乡”。通过中国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42)政府和民间机构的共同努力,全球遗鸥种群数量从2000年IUCN公布的10000-12000只增加到目前公布的15000-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43)30000只。团队也走过了一条为张家口坝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从调查研究到顶层设计,直至保护恢复生态工程落地的一整套科学解决方案之路。这将为保护坝上地区乃至整个内蒙古高原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提供有益的经验,也是对今年国际湿地日的主题“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滋养生命”最好的诠释。

湿地滋养生命,通过向全社会普及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的知识,为基层湿地保护修复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必将极大地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湿地濒危物种种群数量的上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44)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45)

感谢阿里巴巴“公益宝贝”、所有爱心商家和买家们对阿拉善SEE“任鸟飞民间守护行动”项目的支持!

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46)

任鸟飞由阿拉善SEE基金会发起,是守护中国最濒危水鸟及其栖息地的一个综合性生态保护项目。该项目将在2016-2026年间,以超过100个亟待保护的湿地和24种珍稀濒危的水鸟为优先保护对象,通过民间机构发起、企业投入、社会公众参与的“社会化参与”模式开展积极的湿地保护工作,搭建与官方自然保护体系互补的民间保护网络,建立保护示范基地,进而撬动世界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湿地(世界湿地日遗鸥保护带给人类的启示)(47)政府、社会的相关投入,共同守护中国最濒危水鸟及其栖息地。任鸟飞项目由阿拉善SEE基金会与红树林基金会于2016年共同打造。同时,该项目也得到了阿拉善SEE华北项目中心、华东项目中心、深港项目中心、福建项目中心、山东项目中心,以及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汇丰银行与社会爱心用户、企业等的共同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