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影评8.9(全球的不安全感迅速蔓延)
疫情第三年,出国旅行成为需要仔细打捞的回忆。
踏上远方的土地,被陌生的语言和异族的面庞包围,转身离开,回到故乡与邻人中间,或者去往下一个目的地,接受新一轮冲击。来去之间,一段“在路上”的生命,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
前不久,由中信出版·大方出品的文学播客节目跳岛FM,请来了老朋友柏琳作为特约主播,与《中东死生门》一书的作者周轶君,以及青年学者晓宇聊了聊行走观察对一个人生命质地的改变。
两位嘉宾都有着丰富的现场经历,曾分别作为记者和学者亲历中东、拉美等地的危机事件。
周轶君在豆瓣上曾被打出了8.3高分的巴以行走观察文集《中东死生门》推出新版,如今回望那段人生,她会如何阐释“不安”对自己的召唤?作为时代气旋中的外部观察者,两位嘉宾会选择在何时潜入深水,又何时抽身离开?
当全球化再度成为一种愿景,不安全感迅速蔓延,除了呼唤远方的共情,能够逆转极化、重建信任的,或许正是这样和其他民族切身交往的经历。
正如节目中周轶君所说,交流的力量可以跨越高山大海。每个人都渴望走出家门,或许不是为了逃离。
在世界的另一端回望,才能看到故乡真正的模样。
1、现场的召唤:冲入大气旋还是驶入风平浪静,这是一个问题柏琳:我们今天的讨论将着眼于旅行文学和行走观察的相交地带,以及这种经历对行走者本身生命体验的改变。两位都有着丰富的游历经历,首先想请你们谈一谈,最初吸引你们出发去到他者土地的动因是什么?
周轶君: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走出家门的冲动。就我个人而言,我是近几年才慢慢意识到,自己比较喜欢有一点不方便、不舒服的状态。
如果目的地的语言文字需要我重新学习,风俗习惯需要我重新适应,我会很兴奋,因为这能给我一个全新的切入点。
我最初学习阿语是出于偶然,但现在回过头来发现,今天的中国研究大多以欧美为对照,而中东就给了我一个完全不同的参考。
晓宇:我的话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和周老师说的一样,也是觉得舒适圈会让人不安,不安的环境反而让人舒适。
我是去了非洲之后才发现了这个切口。当时在学人类学,课上谈了很多亚非拉的事情,激起了我的求知欲。后来实地去过现场之后,觉得做个学者挺好,可以名正言顺地去这些地方做研究。
其实我很早之前就不太适应书本上讨论这些地区的方法,特别反对学者式“观察”的姿态。
我觉得至少应该做到观察性的参与,或者参与性的观察。我也很喜欢挑有事件发生的时间点进入,比如大选或者危机,一进入现场,我就容易忘记自己的学者身份。
周轶君:对,进入的时机也是一个问题。比如晓宇当时是在选举期间去了秘鲁,这其实是一种非常“记者”的方式。我过去也经常这样做。
打一个比方:你想要了解一大片海面,却不知道从哪下手,这时候,大事件就像一次巨大的气旋,把海底的每一个层次都翻搅出来让人看到。这也是我过去20年大部分时间的一种工作方式,毕竟作为记者,都是有事情发生才去报道。
晓宇:我非常同意。事件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入手点,但学者一般不会这样做。对我而言,以事件为入口,是一个可以让我去到现场的理由。
最近我在整理之前的采访,突然发现个体叙事的重要性。2019年我在大马士革和新华社的记者一起聊天,初次见面,聊的是当时的战况、战后重建的问题和各国之间的协商等等。
第二次吃饭聊天时,话题就变成了学习阿拉伯语的经历。我记得他们提到大马士革突然出现了一种很大的虫子,在以色列、约旦还有叙利亚之间,甚至还有官方讨论这种虫子从何而来。
2、随时可以抽身离开的外来者,是否有权“干涉”当地人的生活?柏琳:周老师刚才谈到自己在加沙地带的经历,晓宇也说到自己在大马士革的发现。
但是作为外来者,无论怎样“深度”地参与当地生活,始终是随时会离开的人。那么对于这个外来者而言,要怎么去区分自己实践中“参与”和“干涉”的界限呢?
我记得晓宇曾写到一个细节:一个难民营门口的标语写着“不了解这里,就不要谈论这里”,而周老师的《中东死生门》里也说过,“记者总是从别人身上榨取故事,然后走掉。”
晓宇:我在《利马之梦》中谈到过这一点。
我在海外遇到的一些华人会有一种天然的不介入感,用怀疑的眼光来看待任何深度参与的尝试。
这给我很强烈的反差感,因为与此同时,英美人却在这些地方如入无人之境。他们写作、拍摄、来来去去,甚至参与当地政治,人们都觉得很自然。
关于参与和干涉的区别,我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看对方的反应就知道了。如果他觉得你干涉了他的生活,让他感觉不舒适了,他一定会在日常互动中让你感受到。
周轶君:刚刚说到那句难民营门口的标语,让我蛮惊讶的。可能拉美自我叙事的意识相对较强,而在中东却相反,那里的人们很希望自己的声音被听到,所以他们会非常乐意有人去讲他们的故事。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件事发生在巴林,大约是2011年。当时整个国家处于封锁状态,外国记者很难进入。当我们去到民众中间的时候,很多民众都特别高兴。他们特别希望自己被看到,觉得这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和支持。
说句笑话,我觉得我对巴勒斯坦人最大的干涉是——引入了酱油。记得当时他们来我家里玩,我煮茶叶蛋招待,结果发现男性不太容易接受这种新口味,而女性都吃得特别开心,就会产生这样的情况。
其实你说是干涉也好,参与也好,最后的目的可能还是在于交流。
3、共情的多重维度,从探头探脑的好奇到与屠刀为邻柏琳:周老师在《中东死生门》中写到,边界地带的“和平绿洲”组织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和平共处的典范,然而您通过访谈发现,虽然大家共同生活,但内心并不见得相通。
在修建隔离墙之前,巴以之间早就存在着一堵墙,墙两边不了解对方的生活状态,也不信任对方。
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在07年获得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时谈到巴以之间问题的症结:“在我们中间,有太多的敌意,太少的好奇。”
这里说的都是冲突地带内部的共情,我们作为外部的观察者,也面临着一个问题,该如何把对当地不幸的共情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你们如何看待共情的不同维度?
周轶君:记得我有一次采访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他说很多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都觉得彼此是青面獠牙的魔鬼。这样的妖魔化在各地的政治环境中都很常见。
我想偏见一定是存在于我们人类的本能当中的,但另一方面,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的人,当我们真的和他说过话,往往自然就会放下敌意——这就是交流的力量。
晓宇:观察极化双方的讨论,我们会发现其实他们不是不共情,而是“极度的共情”。他们之所以会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和行动,是因为选择与某一立场产生极度深刻的情感共鸣。
周老师曾采访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成员,我也做过类似的访谈。他们的表述中很少出现直接的对暴力的宣扬,反倒能让人感觉到他们对于苦难者深刻的同情。
所以极化之中也有共情,共情会引来对话、理解,也有可能会引来分裂与激化的立场。
周轶君:刚才晓宇说到需要制度化的保障,我想到法德之间的例子。二战后,双方都规定本国学校中要教授对方的语言,此外还有煤钢联盟等经济上的一体化努力。
到今天,虽然法德之间依然存在着偏见,但已经不至于再因为这一点爆发冲突。
真正障碍不可能完全消除,所以需要一种自上而下的努力,才能达到比较长久的和平。
4、在不平坦的世界,行走并自我教育着柏琳:我曾看到过晓宇老师的一个访谈,谈的是“当下的中国青年应该如何平视世界?”
我认为“平视”这个词似乎不足以准确表达青年介入世界、感受世界的方式。毕竟地球是圆的,“世界是平的”不过是一种幻觉。
我们似乎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现场,有些深层的文化机制却始终无法触及。除了平视,我们是否还有别的角度去介入、理解和感受世界?
晓宇:我先澄清一下,这个标题不是我起的,我也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世界是平的”或许是一种新自由主义的想象。它提供了一种愿景,提醒我们世界本来是没有那么多边界的。抛开交通的进步,过去的世界事实上可能更平,因为那时国境上的障碍更小一些。
但我也认为,国家边界的存在不意味着我们需要付出特别的努力来理解他者。毕竟即使是身边的亲密关系,我们都很难做到真正理解对方。而有时即使跨越国界,语言不通,经历没有什么相关性,彼此之间也能心领神会。
有时候就是一种运气,让你能够在茫茫的生命海洋中,恰好碰到那个可以与之共情的人、事或动物。但这在多大程度上与能力有关或是与教育有关,我觉得都不好说。
周轶君:我想回到刚才提到的奥茨的那句话:“巴以之间有太多的敌意,太少的好奇”。
其实缺乏好奇是不安全感造成的。要产生好奇,必须是大家都觉得彼此是友善的,互相探头探脑,才会有交流。
我记得加沙一个边界检查站里的以色列士兵曾告诉我,那一片的误伤率特别高,经常有无辜的平民经过时被射杀。因为在对方可能构成威胁自己又看不分明的情况下,先开枪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产生好奇或者有效的交流。我想所谓的“不平”,就是在全球蔓延的不安全感,让我们倾向于保护好自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