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以做到不动心(如何做到处事不动心)

怎么可以做到不动心(如何做到处事不动心)(1)

今天我们继续品《孟子·公孙丑》。

有一天公孙丑问孟子:“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有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也就是如果齐王请老师当卿相,老师仁政的理想得以推行,那么您的功业将不异于霸王之君,这样您动心吗?

这里要重提一下前面的内容,孟子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来到齐国,是因为孟子审时度势,认为在当下战火纷飞的乱世,以齐国的国力、土地和人口如果能够推行自己主张的仁政,那么将事半功倍,天下有望回归正统。

但此时,齐王还没有接受孟子的主张,所以作为弟子的公孙丑就好奇的提出个如果,来看看孟子动不动心。

孟子回答他:“否!我四十不动心。”

孟子说在我四十岁的时候就已经不动心了。

这里也就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动心。

什么是“不动心”?

如单纯从这段文字字面去看,孟子所谓的“不动心”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没有动心”。

好比单位空出来一个领导的职位,此时你又恰恰是最佳人选,那么你想不想干?只要有想的念头,那么就叫动心。

那如此来分析,如果说齐王真的要拜孟子为相,那孟子会不动心吗?

显然不会啊,因为孟子来齐国的目的就是要拜相为政,推行自己仁政理念的。

可孟子说“不动心”,所以孟子所谓的“不动心”绝对不是我们平日里说的“不心动”那么简单。

那么孟子所谓的“不动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从古至今,各家学派其实都对这个“不动心”非常的动心,都在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释“不动心”。

比如最为典型的就是宋明时期的理学,理学的心性本体论以及其一切功夫学养其实便都是围绕着“不动心”这个概念展开的。

但绝大部分理学家的方向是静坐观心,只管内求体悟,强行刻念制欲。

如此一来就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念欲是心性本能的发用,如何能够强行让其停止?况且有了一个时刻刻念制欲的念头,这本就又是一念,这一念又该如何应对?

第二,一味静坐观心,似乎心静如水,心已不动,但那不是真不动,而是因为无事可动,若此时突然来了事情,功夫多半瞬间便瓦解了。

所以,理学后期的乏力和无用也就这么衍生出来了。

怎么可以做到不动心(如何做到处事不动心)(2)

相比之下,理学的分支心学就好了很多,比如《传习录》记载阳明先生曾对孟子和告子的“不动心”进行过如下总结:“告子是硬把捉着此心,要他不动。孟子却是集义到自然不动。”

告子的“硬把捉”就好比理学的强行刻念制欲,这是阳明先生对于告子的个人看法,至于事实怎样,此处暂不考究,但至少孟子是认为“告子先我不动心”。

而阳明先生说“孟子却是集义到自然不动”,要知道孟子自小孟母三迁求学,孟子本人又周游列国,接触过形形色色的游客学者,历经波折却始终坚守孔门仁道,到了四十岁才做到了“不动心”。

所以,孟子的“不动心”用阳明心学的概念来讲是“事上练”出来的,比起理学家们的静坐空谈,可是货真价实的多。

我们可以回想,孔子曾经说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这就与孟子的经历和修养十分相似了,三十岁立志,经历社会的风雨,到了四十岁了也算是活明白了,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了,所以也就没有疑惑了。

没有了对人生的疑惑,“心”还会轻易“动”吗?

但问题又来了,既然强行止念制欲是不合理的,那么孟子的老师子思以及师爷曾子一以贯之传承下来的孔门心法又该如何解释呢?

比如《大学》中讲:“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这第一步“知止”岂不与前面阳明先生所述“硬把着”是一个意思了吗?

这里我们不妨借来隔壁佛家的心性观点来增进理解。

其实不论儒家、佛家、道家还是什么学派,都需要在心性管控的岔路口进行一个选择,一条认为人可以强行止住念头,而另一条则认为人止不了念头。

这也就导致学术分了家,其实所谓“止”也好,“无”也好,包括佛家的“空”也好,并不是指绝对意义上的彻底断灭。

人的念头就好比是洪水,川流不息,想要治理洪水,要靠引流,而不是堵截。

比如我们很熟悉的《六祖坛经》,六祖慧能曾说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怎么可以做到不动心(如何做到处事不动心)(3)

人的念头和意识是停止不住的,所谓的“止住”、“不动”的是心体本源,一呼一吸为一念,一念三千,让各种念头从心中流过,不受到牵扯,来即来,去即去,心还是原本那个心,这就是般若,就是智慧。

好比我们早晨一睁眼,心中空空荡荡,但人们往往是保持不住的,转念间工作上的烦心事就来了,滞留在心中走不了了。

吃早饭也想,上班路上也想,人在吃饭走路,心却不在,这就叫心体有滞,也就是“动心了”。

而应该怎么做呢?

念头一起一落,过去就过去了,吃饭就吃饭,走路就走路,心中随来随去,坦坦荡荡,六祖所谓“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当然不是说走路或是吃饭的时候就不能思考问题,思考本身也是一事,把它按照一事来对待,思考就认真思考,想明白就让它过去,若暂时想不明白,就先不想,合适的时候再继续想,而不是滞留心中成为杂念。

所以无论干什么,心都稳稳待在本位,所谓“知止而后能定”,“止”的不是念头本身,而是“心”。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回头去品孟子的心理,那便是拜相自然开心,不拜相也不灰心,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心中坦坦荡荡。

这也就是孟子所谓“不动心”的意思了。

这里要注意,“不动心”是一种功夫境界,是在静与动、有事与无事之间不迎不拒,修行而来的,不可走上执着于境界而忽略了功夫的错误路线。

那么这个功夫具体怎么来做呢?

其实公孙丑也有类似的疑问,这一点我们下次再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