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丝路花雨舞剧(乘着歌声的翅膀)

梁戈逻大学毕业那年(2000年),偕同好友乘坐从北京至乌鲁木齐的火车,经72小时路途颠簸后首次造访新疆。

今年4月,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杂志《舞蹈》撰写舞评的他,选择了驾驶摩托车从北京耗费9天时间,抵达位于达坂城的吉瑞祥西部歌城艺术团——因为他担任总导演兼编剧的歌舞剧《在他的歌声里》将在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舞蹈节(以下简称“舞蹈节”)上亮相。这种到达方式,是他对新疆的别样感受。

7月21日,记者得以与梁戈逻电话交流。他的新疆情缘,是与新疆的人与事的故事,也与他的艺术创作有关。

克拉玛依丝路花雨舞剧(乘着歌声的翅膀)(1)

歌舞剧《在他的歌声里》剧照 图/受访者提供

克拉玛依丝路花雨舞剧(乘着歌声的翅膀)(2)

舞剧导演梁戈逻与新疆三次结缘 图/受访者提供

骑着摩托历经9 天来新疆的舞剧导演

新疆网讯(记者杨梦瑶)梁戈逻是研究舞蹈理论专业出身。执导了舞蹈《迁徙》《理想现实主义》等作品,舞蹈理论和实践在他这里得到了和谐统一。

如果说,借助这场在舞蹈节上亮相的歌舞剧《在他的歌声里》串接起他与新疆的缘分,未免偏颇。梁戈逻说,也许是距离产生美,小时候的他就对边疆有种向往。15年前,他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和另一位同学背着帐篷,耗时72小时,乘坐火车硬座,经过嘉峪关、敦煌、吐鲁番,终于来到了乌鲁木齐,开启了首次游历新疆的经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和同学游览了博斯腾湖、库尔勒、轮台、巴音布鲁克草原和伊犁等地方。新疆给我留下了很美好的印象。我认为新疆的景色是全国最好最丰富的。”

首度来新疆,不仅饱览了此处的美景,他还结识了一位维吾尔族朋友——阿布力孜大叔。

梁戈逻回忆,他和同学是在轮台乘坐的一辆长途客车上认识这位维吾尔族朋友的。“在客车上,只有我们俩是汉族,那时候公路颠簸,阿布力孜大叔一边和我聊天,一边教我简单的维吾尔语(牛,羊等词语)。大叔还给我取了个维吾尔族名字——凯萨尔江(音),意为‘勇敢的人’。”

这位大叔当时任职于新疆某油田,单位休假之际,偕同妻子和三个孩子在疆内旅游。梁戈逻说,在巩乃斯牧场,他看到阿布力孜大叔陪着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一起在开满鲜花的草场上嬉戏,他被这幅画面深深打动。“当时的场景好似《音乐之声》的画面,我一直觉得,这才是幸福和谐的最好注脚。”

回北京后, 梁戈逻为阿布力孜大叔的儿子邮寄海淀考题,后来其子考入北京大学医学系。而阿布力孜大叔给梁戈逻寄来了葡萄干。一段真挚却淡如水的友谊就这样延展开来。

此外,因为参加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他还曾和东方歌舞团合作,担任本土舞剧《大美新疆》的编剧。

如今,飞机、高铁都开通了,今年梁戈逻为何不选用快捷的交通工具,而是骑着摩托车耗费9天时间来疆?原来他如此做,自有用意。

“我结交了旅游卫视的两个朋友,沿途拍摄影像素材,这些素材会用在日后我编创的新疆舞剧中,我还想用自己的力量,将路途上拍下的新疆风貌剪辑成短片,放在自媒体上,也是为宣传新疆旅游做一点事情。”

三个月前,梁戈逻一行从北京出发,骑着摩托车经张家口、鄂尔多斯、鄂托克旗、银川、中卫、西宁,翻越祁连山,再经张掖、嘉峪关、哈密、吐鲁番抵达达坂城,为歌舞剧《在他的歌声里》亮相舞蹈节不遗余力。

“最初到新疆来,吸引我的是山水、景色。第二次来,吸引我的是它的人文历史、各个民族的丰富性。我第三次来这里发现,最吸引我的是,不论从事什么行当,不论什么民族,真实生活在新疆的人。他们鲜活而生动,真诚而质朴,天然有一种热情的力量。”

将王洛宾的艺术魅力呈现在舞台

歌舞剧《在他的歌声里》选用了10首王洛宾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并在这些老歌的基础上做出一定创新。

《半个月亮爬上来》《阿拉木汗》《青春舞曲》……可以说,若撷取一片最能代表新疆艺术的树叶,王洛宾的音乐不可绕过。

因为多次来疆,在梁戈逻看来,他对“西部歌王”王洛宾亦有自己的理解:“我认为王洛宾是伟大的沟通者。他将维吾尔族歌曲、哈萨克族歌曲,经旋律改编和重新填词后,传播到内地甚至全世界有华人之处,我认为他的最大贡献就是传播和沟通。譬如因为一首《达坂城的姑娘》,唤起了很多人对这个地方的幻想,可见文化和艺术的力量有多大。”

因为对新疆的熟稔和感情,三年前,当有了执导一部在本届舞蹈节上亮相的歌舞剧机会时,梁戈逻很乐意就接手了。

“《在他的歌声里》,这里的‘他’,不仅仅指王洛宾,我想还代表了在这片土地上最普通的建设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梁戈逻将自己对新疆的理解、与新疆的情缘,皆融入其中。

继承和创新,是这部歌舞剧的特质。配乐方面忖度,梁戈逻介绍,他给编曲者提出的要求,类似于《中国好声音》栏目中的“老歌新唱”。在这些耳熟能详的王洛宾音乐里,加入爵士乐、西班牙弗拉明戈配乐等元素,这样不仅会使观众产生新鲜感,还会唤起年轻观众的兴奋和喜爱。

舞蹈方面,在保存新疆民族舞蹈的基础上,融入弗拉明戈舞、街舞、爵士舞等现代因子,还将新疆舞蹈和戏剧进行嫁接和融合。“譬如在时长7分钟的音乐里,通过演员的舞蹈讲述一个故事。这和传统侧重于表达情绪、发生在田间地头的新疆民间舞蹈不一样。”

此外,梁戈逻还透露了一个细节。美国进口的台口纱,目前国内只有两块。一块在国家大剧院,另一块就运用在本剧中。有了这块台口纱,便为歌舞剧《在他的歌声里》的舞美效果保驾护航。

梁戈逻认为,新疆和内地也需要更多沟通和了解。“新疆资源丰富,除了优美景色、富饶物产,这里可挖掘的太多。当下,内地人对新疆的了解尚有局限,我想只有经过有效的交流沟通才不至于误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