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文案(吾家有女初长成)
“爸爸,朋友圈看到你来昆明了,明天周末我陪你,请你吃好吃的吧?”接到女儿发来的微信,突然间觉得女儿真的长大了,初中、高中可是让她出来一起去朋友家里做客,都是不可能的事。顿时女儿成长的点滴瞬间在心头眼底凝结,一幕幕似静潭深水中涟漪一圈接着一圈扩散开来……
由于工作的原因,女儿出生那年,我在长江三峡执行警卫任务,接到电话赶到医院时,已经送进了产房。随着一声哭喊,护士把女儿抱在我的面前“祝贺你,是个公主,8斤7两”。可是,女儿接下来可不像公主,一直哭个不停,让我这个在中队战士队列面前威严的队长大气不敢一声。因父母在安徽老家也没有回来,女儿白天由姥姥照顾,晚上就由我负责。第一次当父亲也不知道怎么办,从部队回来着急也没带衣服,一身迷彩服成了产房住院那些阿姨的口头禅,“当兵的,你女儿又哭了”“当兵的,你去买把香烛烧烧”“当兵的,你买点黄纸贴在十字路口,念一下天黄黄、地黄黄,小娃就不哭了”。为了避免这些声音,我找医院单独申请了一间温馨病房,女儿哭不再在吵他们,我心也静很多。有人说“第一胎照书养”,那时我就一会问百度、一会电话请教父母,十三天后她娘俩出院,我一身迷彩一头乱发一脸胡子拉渣。
也许内心骨子里流淌着军人的血,女儿从小就很独立有懂事,有自己的性格。很小就学会自己走路吃饭,六个月就和中队的兵们一起坐客轮游览长江、不满一岁就和中队的战士玩在一起跟着敬礼、走队列,不到四岁就送进了幼儿园,小小的年纪跟着我在北京、内蒙、湖北、河南、湖南等部队驻地跑,现在很多战友看到我朋友圈里的女儿,都打诨说,草莓(筱玫)小屁孩的时候,我们还抱过她呢,现在长这么大了?每次听到这些,我都会由衷一笑说“我都老了,小棉袄也长成大衣了”。
那些年,我在部队一直不固定,从排长到教导员,随着职务的调整,工作的地方经常在深山或江河湖畔间调动,一直不稳定。女儿就跟着姥姥姥爷在乡下学校生活,初冬的一天,调皮的女儿不小心打翻了学生在锅炉旁刚接满水的暖水瓶,当我从部队赶到烧烫伤医院时,女儿已经住进了医院,还好问题不是很大,受了皮外伤。在医院,调皮的女儿看到我,一直喊着爸爸,要带着她去公园玩,好像身上的痛与她无关。有一年,我在内蒙工作,请了战友邀约到北京304医院的烧烫伤专家给她再检查诊疗,她完全不顾及,在专家面前似无事的孩子蹦蹦跳跳。专家看后跟我说,孩子的事不大,不要人为扩大,只要不影响成长发育,家长就不要患得患失。是啊,记得电影《你好、李焕英》里有一句有句台词“我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得到了多少人的共鸣。心理健康和阳光胜过华丽的皮囊,从此,我再也没有给她找过医生。
女儿初中时就跟着我来到了云南普洱学习和生活,她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由于小时候经常养成读书的习惯,从初一开始就在她所在年级显露出自己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我和老师审时度势加以引导,没多久她的文字《在青春中放飞梦想》《让世界充满爱》《帝泊洱采风记》等文字就在《普洱日报》副刊和晚刊上发表,作文获得思茅区中小学征文一等奖,《在幸福中成长》被选编收录进《云南省中小学优秀作文选》,她自己也被《普洱日报》社评为优秀小记者。正当我想为她在文学和写作的路上再加引导时候。她转身开始喜欢上了漫画和美术,也许每一个女生的内心都会有一个漫画脸,希望能够画出心中最美的自己吧?给她报名了美术班,从此走上了漫长的绘画艺术道路。内心不够执着和强大的人,是学不好漫画和绘画的,那一段日子,她自己从学校到艺术培训中心,自己克服时间交替和基础薄弱,不到两年的时间硬是过了全国美术考试的本科线。高考虽然没上名牌大学,但也考上了艺术传媒书院读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当上了班长。我想,人的一生或许就是这样,穷也悠然、达也悠然。她有她自己的人生,她有她自己的世界,她有她自己的喜怒哀乐,作为父亲的我,她成长的这一段陪着走过就好。正如作家贾平凹在《说孩子》一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必担心没有你的设计,儿女就一事无成,每一个生命自然而然地会发出自已灿烂的光芒。”
有人说一个人从内心里喜欢自己孩子、想念自己孩子在身边的时候,就开始变老了。这话一点不假,还没学会走路说话时就担心她啥时间能长大,啥时间能小学毕业、啥时间能上大学?高考后像个学生一样四处打听帮着填报志愿,到现在孩子上了大学。时间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记得去年,送她大学到大学报到完,转身告别,看着她进入学校的背影,心里咯噔一下空落起来,或许正像龙应台在《目送》里说的一样: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开放,每一朵可是我,牵挂的模样。让他开遍我等着你回家的路上,好像我从不曾离开你的身旁”。我想,每一朵萱草花的心里都会有一个期冀和希望,也会是一片阳光,它终会灿烂开放,成熟后的种子播散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作者和女儿在一起
作者简介:
张琳,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诗歌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院国土资源文学创作班学员,普洱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云南云联盟特约撰稿人,中国自然资源诗群、地学诗歌副主编。近年来发表各类新闻、文学作品500余篇,作品获中国徐霞客诗歌散文奖,出版《留恋这身绿》《穿过普洱茶香的城市》《我在茶城等你》《穿过山野的风》(合著)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