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梯田的自然特征(天人合一的生态表达)
5月6日
《云南日报》整版刊发报道
《哈尼梯田 天人合一的生态表达》
聚焦
哈尼人不断演绎传承千年稻作文明
守护绿水青山
赢得金山银山
红河州委宣传部供图
和小布一起来看
全文内容↓
生 态 家 园
春耕时节,生长于红河县安庆梯田畔的瞿忠普又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作为土生土长的哈尼族,瞿忠普对梯田的管理早已驾轻就熟,“秧苗已经可以移栽,除了精心管护,水量的稳定也是决定收成的关键。田埂要垒实,沟渠不能有堵塞,有了水、有了养分,层层叠叠的梯田才能由上而下源源不断地得到滋养。”
红河州委宣传部供图
将生产生活与自然生态巧妙结合,是哈尼梯田可以传承至今的秘密。从涵养水源到垒埂放水,从“木刻分水”到稻种交换,从水沟修筑到赶沟冲肥,哈尼梯田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用水分配体系,体现的不仅是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更是一代代梯田开垦者、耕作者们认识自然、尊崇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
红河州委宣传部供图
守着祖先留下的宝贵经验财富,当地哈尼族群众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不断创新生态实践,通过做活“一粒稻谷”这篇文章,逐步找到了保护与开发间的平衡点,土地效益大幅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红火、文化业态不断聚集……哈尼人不断演绎传承千年稻作文明,守护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
守望千年稻作文明
作为哈尼梯田遗产区5个申遗重点村落之一的元阳县阿者科村,山上有茂密的森林,林下是哈尼族传统蘑菇屋组成的村寨,村寨下面是层层的梯田,河流沟渠则像血管般贯穿其中……这是哈尼山乡最为典型的场景。
元阳梯田与哈尼山寨 刘建华 摄
“哈尼村寨的选址和建筑,大都围绕着梯田稻作来展开,生产活动与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紧密依存。”长期负责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的元阳县政协副主席朱文珍说,大小寨子建设初期,植栽树木、种水源林和开垦梯田一样,已经成为哈尼族不成文的传统,每当有新生命诞生,大家也会种下一棵树与子女携手成长。“‘树是水的命根,水是田的命根,田是人的命根’,这句流传已久的哈尼族谚语,充分说明了祖先对人与自然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深刻认识。”朱文珍介绍,哈尼祖先1300余年前从青藏高原来到哀牢山腹地,将险恶雄峻的荒山野岭开垦成了养育生命的土地,在一步步演绎出让世人惊叹的农耕奇迹的同时,与大自然共荣共生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以元阳为例,虽然千百年来梯田周边没有水库,却拥有充分的水源。水流从精心保护的森林中渗出,通过灌溉网络流向村庄,流入梯田,田灌满后流向河流,最终在蒸腾作用下又重回森林的怀抱,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森林—村寨—梯田—水系”4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以及独特的“三犁三耙”“夏秋种稻、冬春涵水”“人工耕耘除草”等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是梯田耕作者根据自己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探索出的独特土地利用方式,不仅科学有效且兼顾了生态和环保。
红河州委宣传部供图
在元阳县新街镇胜村村,村民普秀琼在田间忙活着耙田插秧,“老品种不耐肥,施了化肥会得稻瘟病,农药会破坏土壤结构,进而影响稻米的品种品质。”普秀琼说,从选种、育种、播插到冲肥,大家都是一步不差、精心侍弄,对待种地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块梯田都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昆虫、水生动物、土壤生物以及田埂坝头生物的多样性让我们有充分的条件在水稻耕作中进行生物防治,比如利用蒿类植物特性沤肥杀虫,田边保留相应植物驱蚊防虫都是一代代耕作者总结的经验。”朱文珍介绍,在长期的实践中,哈尼人在梯田管护与稻谷病虫害防治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方法。他们选育出了上百种适合当地环境的优良稻种,亲戚朋友间也会经常交换稻种,以此稳定品种产量和抗虫抗病性。
为进一步加强哈尼梯田稻谷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制定了《梯田红米地方品种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目前在元阳县范围内已收集到薄竹谷、月亮谷、红糯谷、冷水谷等40余个地方红米品种进行集中入圃种植管理保存,通过稻谷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杂交改良、健全稻谷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实现哈尼梯田生物多样性和物种资源保护延续发展。
读懂梯田传承密码
“建设新家园,遵循旧秩序,哈尼人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中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就是梯田的功能与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至今的原因。”在红河学院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红榛看来,从梯田开挖、管理、运作等方方面面,都可以感受到哈尼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而这些方法、制度大多沿用至今,并得到了一代代哈尼人的继承与发扬。
一场大雨过后,雨水顺着大大小小的沟渠进入梯田。在沟水入田处,刻放有数块宽窄不一的木槽、石槽,这就是颇具历史渊源的“木刻分水”“石刻分水”。为了充分、极致地利用水资源,在一股山泉或沟渠的灌溉面积内,种植户根据各自的梯田数量共同协商规定用水量予以分配,这一模式逐步成为哈尼族之间约定俗成的规定,为维持稻作系统的运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哈尼梯田遗产区内遍布大大小小的沟渠 图源:“云岭先锋”微信公众号
为保证水能的顺利输送,哈尼人又推行了“赶沟人”制度。“主要是查看梯田周边有没有水渠被上游冲下来的枯枝落叶堵塞,或者有没有田埂被水流冲开。”在元阳县新街镇大鱼塘村,“赶沟人”李正福介绍,这门职业自古就有,就是为了维护沟渠,保障村内整个水利系统的顺畅。
如今,为了延续发扬这份农耕智慧,哈尼梯田不少区域开始恢复推行“赶沟人”“守林人”“木刻分水”等传统管理方式,探索设立相关公益岗位,确保每一片树林、每一丘田、每一条沟渠和每一个水源点都有专人巡视、管护。目前,像李正福一样的“沟长”在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已经超过200位,守护大大小小的沟渠达186条。
在此过程中,当地党委、政府还全力推进遗产区生态恢复,实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工程,元阳县累计投入1.5亿元实施遗产区生态植被恢复工程,实施退耕还林14667亩,植树造林25.6万亩。据统计,2017年哈尼梯田遗产区森林覆盖率为47.58%,2020年森林覆盖率为49.57%,林草覆盖率为67%。
资料图 杨峥 摄
在推进水系治理和健全遗产区森林保护机制的同时,红河州主动履行保护职责,2019年1月25日,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正式挂牌,着重在依规、管村、治水、传承上下功夫,通过加大传统民居和村落保护力度,划定梯田红线,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等措施,有力保障了哈尼梯田的永续利用。同时,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建立起州、县、乡、村、村小组、户6级管理机制。同时,出台《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红河梯田文化景观村庄民居保护管理办法》《红河哈尼族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导则》等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全方位守护哈尼梯田。
探索保护开发路径
在红河县宝华镇世界连片最大的撒玛坝梯田之畔,有一个被人遗忘的古村——苏红。古老的青石板道路、见证村寨历史的石砌、龙树祭台与夯土老墙上依旧鲜亮的花纹,仿佛告诉我们这里曾经也是一个热闹的村落。受地质灾害和现代文明的冲击,苏红古村原住民早已搬离。
近年来,苏红古村又迎来了新生。通过招商引资,红河县引入外来资金对村落进行修复,并打造研学游、深度体验游等旅游产品。目前,修旧如旧并保留哈尼文化、建筑特色的庭院式酒店还未面世,就已备受国内外驴友关注。
资料图 杨峥 摄
“红河县不缺旅游资源,如今元蔓高速通车,建个元高速即将建成,元阳机场建设加速推进,可以预见梯田旅游业将迎来‘井喷’。”苏红项目现场负责人赵信松说,未来景区更应考虑游客涌入后梯田的保护承载问题,以及如何带给游客更为原生态的旅游体验。
实际上,自哈尼梯田申遗成功以来,梯田旅游关注度与日俱增,虽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元阳哈尼梯田景区仍然“一房难求”。“每逢旺季日出之时,梯田边架起无数相机,而那些记录在相机里的梯田景观创造者却没有太多收益。”刚到阿者科时,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保继刚曾形容这里是“富饶的贫困”。
资料图 图源:“云岭先锋”微信公众号
针对这样的问题,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提出以种田收益一点、旅游增值一点、政府反哺一点的办法,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梯田保护发展的积极性。
2018年1月,元阳县委、县政府邀请保继刚团队为阿者科编制了《阿者科计划》,去年10月2日,弥漫着阵阵稻香的阿者科村迎来了计划实施以来的第五次分红。“这次分红每户村民分到1200元到3000元不等,户均分红达到了2580元。”共青团元阳县委副书记、阿者科村旅游村长徐雨晨介绍,在发展过程中,阿者科始终将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保护作为发展的首要前提,按照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原则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可持续。
目前,红河州哈尼梯田主要分布的4个县正持续开发高端红米系列产品,抓紧推进元阳梯田红米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打造世界知名的梯田红米之乡,让梯田红米、优质大米走出大山,最大限度提高农民收入。
“只有让老百姓从梯田保护、旅游发展中受益,才能激发大家保护遗产、建设家园的自豪感。”张红榛说,哈尼梯田不仅有令人震撼的景观,对于活态文化的动态保护也同样重要。希望在文旅融合、农旅融合过程中挖掘好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真正让哈尼梯田实现可持续发展,助推红河南岸乡村振兴。
访 谈
红河学院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红榛——
传承民族文化 保护生物多样性
“哈尼梯田的生物多样性成就了哈尼族生活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丰富而有趣的选择。”红河学院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红榛说,敬畏自然的哈尼先民用勤劳与智慧筑就了梯田的壮丽图景,而梯田独特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物种条件也源源不断地回馈着这里的人们,为哈尼族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和文化发展提供了丰满的物质基础。
在哈尼族的饮食文化中,鱼类占据了重要位置,尤其是梯田所养之鱼,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本地百姓主要的肉食来源。“梯田养鱼放养容易,捕捞方便,很受哈尼族及其他世居民族的青睐。”张红榛说,除了鱼类,梯田中的鳝鱼、螺蛳、泥鳅等水产也很常见,不仅能除虫松土,也解决了哈尼族群众肉食营养不足的问题。除了以稻禽鱼共生为主的田内生态系统外,梯田垄埂边生长的水芹菜、芨芨菜、水芋头、折耳根、青苔等植物,帮助稻谷抵御病虫害功能的同时,也被哈尼先民搬上了餐桌。哈尼族几乎每顿饭必有的哈尼蘸水,大多数调料就产自梯田附近。
除此之外,哈尼梯田的生物多样性也与哈尼族的文化多样性紧密相连。“哈尼族节日繁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则要数‘昂玛突’‘矻扎扎’和‘十月年’三大节日,分别对应着农耕生产开始、秋收前祈福六畜平安、欢庆丰收等节点。”张红榛表示,欢乐的节庆文化,表达的则是哈尼族对于自然的崇敬与感激。
“虽然没有文字,但哈尼先民积累了大量关于山水自然、动植物、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经验和技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民间农业生产生活文化知识体系。”张红榛说,作为本地民族文化的核心,哈尼族几乎所有的生产生活包括饮食、服饰、建筑等文化都是围绕梯田文化而展开。
伴随着耕作活动,哈尼先民千百年来在田间地头言传身教,哈尼四季生产调、哈尼多声部民歌、红河乐作舞等源自梯田的歌谣、舞蹈、民俗习惯也流传了下来,并形成了哈尼族别具一格的文化现象。“正因如此,在保护哈尼梯田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加重视哈尼族绚丽文化多样性的传承,为保护哈尼梯田原真性、完整性、系统性打下坚实基础,从而延续祖先智慧,更好地展示哈尼梯田的生物多样性。”张红榛说。
万亩梯田插秧忙
梯田染新绿,插秧正当时。连日来,趁着天气晴朗气温升高,元阳县各乡镇农户抢抓农时备春耕,层层叠叠的梯田更添勃勃生机。
牛角寨镇新安所村委会腊批大寨村民周德发和妻子一大早就来到田里,一边耙田,一边插秧,不一会儿,一块块梯田里便插满了绿油油的秧苗。“现在插秧,6月份就可以收稻谷了。”周德发告诉记者,栽秧后3周左右水稻返青,就可以放鱼苗,之后还能放养雏鸭,这样不仅能更加有效地利用田地,还能给自己增加一份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稻鱼鸭丰收 王智 摄
“平时都是在附近务工,农忙时就回家来栽秧,年复一年,梯田不能让它荒废,祖先留下来的东西自然要保护好。”在新街镇全福庄村委会上寨村,村民普美珍高兴地说,如今不仅能延续祖祖辈辈留下的传统耕种方式,党委、政府还大力扶持梯田红米产业,自己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近年来,元阳县政府大力扶持梯田红米产业,采取项目优先、政策带动战略,把稻鱼鸭生态种养项目作为重点产业进行打造。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提高农民收入,让更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归本土,激发群众自觉保护、合力保护梯田的内生动力。
目前,该县已累计实施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示范面积11万亩,发放鱼苗700余吨,发放鸭苗60余万只,涉及农户4.6万余户,采用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的田块,亩产值由纯种植水稻不到3000元提高到8000元以上。
撰文:黄翘楚
来源:云南日报
资料:红河州委宣传部
信息员:李艾蓉
编辑:李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