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电波(永不消失的电波)
“小校观影笔记本”
《永不消失的电波》出品于1958年。一部反映地下党战斗在上海大都市的战争故事片,就是现在说的谍战片。
故事是从1939年抗战最艰苦的岁月讲起。党中央为了加强与上海的密切联系,特派李侠从延安辗转潜伏来到上海,为了有效地掩护好身份,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与党员纺织女工何兰芬假扮成夫妻,进行工作。
其中,李侠不幸被逮,幸好,日军并未怀疑他是共产党,反而,怀疑他是重庆国民党,不久释放出来。出狱后,国民党特务欲拉上李侠,继续为国民党工作。李侠此时放弃了组织上为他安排的转移计划,准备深入虎穴,获取敌人更多更高级别的情报,斗智斗勇的情报暗战,使李侠获得巨大成功,有力的打击了国名党反动派的阴谋手段。
潜伏十年,1949年终于迎来了即将解放的曙光,敌人疯狂搜捕地下电台,李侠又一次接到组织安排的转移计划,恰在奉命转移当口,组织急需将两封重要情报及时发出。李侠毅然决然接受了任务,但是,这一次暴露并被敌人包围,他镇定然若地向延安发完电报,最后,向同志们,向组织告别。故事的脉络清清楚楚,且还一波三折。
影片精彩,令人信服。李侠形象很饱满,不是神人,适应工作有过程,当李侠初来乍到,一副军人的姿态,是以一个军人的习惯看上海,拿出地图,寻找坐标,询问地形,完全表现着一个优秀军人指战员的特质,但是,当老孙告诉他这是地下工作的大忌,他意识到了不足与危险。以及学习适应的重要性。
李侠的社会职业普普通通,第一个是给湘绣题字的小书生,第二个是士多店小掌柜,第三个是电器修理,没有现代谍战特工的豪横,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就会做什么,高端大气,想他有多大的能量,他就会有多大的能量,机智过人,或是,打入敌人内部,官居要职,还有特别身份的美人相助。
李侠是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服从组织,坚定信念。
何兰芬刻画得有血有肉,当组织派遣她需要和一个不认识的男同志在形式上组成一个家庭时,一个大姑娘,犹豫了,但是,对党的信任,使她振作精神,充满信心。
她出身纺织工人,爱大声说话,李侠提醒,使她从认识,转变,到提高,从白小姐送蛋糕,到巧妙地送情报,对打麻将的态度,到学习提高,身份的隐蔽。兰芬和最亲密的纺织女工在演剧院的偶然相遇,她亲眼目睹女工在她眼前的牺牲,使她提高了对地下工作的认识,几次身份转变,搬家,结婚,新生活开始,一次次成长变化。
电影呈现的生活场景也不乏细腻,如:邻居市民,群众,老马,纺织女工,白小姐,房东张太太,王小姐,街防查户口的老贺等等,恰恰都反映着党的地下工作广泛依靠群众的基础,群众的力量,不是孤立于群众之上的。
电影语言的运用独到,如:延安的宝塔山,人物的特写镜头,画外音的运用。影片有一段画外音:兰芬前去迎接出狱的丈夫李侠时,当问候道:你受罪了吧?(此时,李侠并没有回答,而是画外音:没有,在里面就跟住旅馆一样。巧妙地回答兰芬,回答观众:一个革命者面对苦难的态度,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结尾选用影画叠加,配以发报声,有效地表达了革命者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英雄的凯歌,英雄的形象,响彻云霄。
当然,好的影片应该会有很多时代的印记,如:李侠向同志们挥手告别的形象感,称呼蒋委员长为蒋光头、老蒋使用的都是革命派的惯称,这种时代的符号在当时习以为常,一点不会有异样感觉,一种时代感的印记。
电影宣传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