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长江大桥总重量(千米长江大桥承重通过考验)

3月18日上午,4辆车载加配重均达35吨的重型车辆,从重庆万州新田长江大桥北岸引桥出发,在中交一公局工作人员的指挥下自北向南高速行驶在1020米的主桥上,一次性横跨长江,抵达南岸引桥指定位置,标志着到静载动载两种状态下的荷载试验全部完成,大桥实际承载能力得到一次全面实战检验。

白洋长江大桥总重量(千米长江大桥承重通过考验)(1)

荷载试验是大桥通车前最综合、至为重要的一项检测项目,得出位移变形、应变、索力的具体数据,也是未来通车的准入证。

荷载试验过程中,随着静载、动载重量的不断变化,桥面呈现出“S”型的细微变化,显示出“桥梁皇后”悬索桥特有的柔性之美。此次大桥桥面承载最大重量达到了2380吨,经受住了前后多次不同承载力下的考验。

经过为期3天的试验检测,技术结果显示大桥受力情况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结构安全性能够符合交工验收条件,距离8月底建成通车又迈进了一步。

白洋长江大桥总重量(千米长江大桥承重通过考验)(2)

在此次进行静动载荷载试验过程中,中交一公局集团联合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专业机构,采用“公路一级”国家标准,多点布设全站仪、棱镜等一系列高精密测量设备仪器,采取“一车一点”,精准划分出发、停留指定区域。

其中静载试验在3月16日和3月17日,按照首批16辆、第二批增加到40辆、第三批递增至68辆不同工况实施,以递增式“三步走”排兵布阵,严格执行专项方案分组行进和停留,完成一体化、全过程荷载试验技术检测。

白洋长江大桥总重量(千米长江大桥承重通过考验)(3)

“主要通过传感器无线传输,建立大桥位移变形、应力应变、索力应变数据采集系统,对钢桥面、主塔、主缆、锚室索股、吊索等桥梁结构物,在外观和静态载重及动态载重的荷载作用下,测试大桥通车条件下所产生的实际承载能力、加速度、振幅、位移情况。”据大桥施工管理人员荣伟介绍,“参照设计标准荷载的加载车辆作用于大桥时,科学分析检测到的相关技术参数实测量值大小非常重要,为评价大桥实际承载能力及技术状态提供了重要保证。”

新田长江大桥为万州环线高速公路新田至高峰段的重点控制性工程,采用山区高速双向四车道建设标准,设计时速为每小时80公里。大桥自2019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始终坚持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引领,在主塔移位“跨步上岸”、锚碇优化“瘦身健体”、钢箱梁吊装“空中接力”等一系列重大创新突破,焊接式索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建成通车后,三峡库区将再添一座跨江大通道,万州80公里城市环线高速将实现闭合,对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早日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蒋云龙 陈洪胜 胡华 李进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重庆频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