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求凰是司马相如写给哪一位才女(诗词故事欣赏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

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

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

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

胡颉颃兮共翱翔。


【写作背景】

   司马相如,四川成都人,家里有钱,就捐了个差事:汉景帝的武骑常侍,武骑常侍到底是干什么的?查了一些资料无果,本人以为就是汉景帝骑马出去时,旁边的警卫员(当然也骑马)。要知道,这个司马相如小时候可练过剑术。

   司马相如还有一种本事,就是赋(一种半诗半散文的文学体裁 )写得好,可惜皇帝大人不喜欢。估计在旁边也没多大前途,心情郁闷。

   机会来了,司马相如等的可有点急了。

   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来看哥哥了,而且还有好几个当时的辞赋高手随行,司马相如遇到了知音,假借有病辞了这个差事,跟随了梁孝王。梁孝王对他不薄,司马相如也争气,期间写了著名的《子虚赋》。

   好景不长,梁孝王后来死了,无依无靠的司马相如只得回老家:四川成都。 可是司马相如此时的家境已败落,无以为生。一个老朋友出现了,就是临邛县(今四川邛崃)的县令王吉,王吉把司马相如带到了临邛。

   王吉安排司马相如住在一个旅馆里,这位县令每天都必恭必敬地去拜见司马相如,起初,司马相如还客气,后来,表现得烦了,干脆不见。

   越是不见,王县令越是来劲,不就是天天吃闭门羹吗?无所畏惧。

   堂堂一个县令天天做这么掉价的事,不弄得满城风雨才怪,那时的人们思想相对单纯,不知道这是“炒作”。

   如果从功利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也算合乎逻辑,毕竟人家司马相如是从大地方来的,见过世面,没准哪脚踢屁上了,又高升了,现在做点感情投资,以后肯定用得着。

   到目前为止,这个故事还算正常,下面就开始不正常了。

   王县令的所作所为绝对是当时的最大新闻,最大新闻必有强烈的轰动效应。有两个人准备采取行动了。

   这两个人一个叫卓王孙,一个叫程郑,都是当地的超级富翁。

   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一个当地富豪都是当地官爷最得力的办事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县太爷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于是乎准备了一个宴会,请请这位司马大人,给县太爷圆个场。

   连县太爷的面子都不给,能给你们吗?司马大人纹丝不动。 这司马大人不来,县令大人就不敢动筷吃饭,做着发呆。这效果又往上串了一级。

   县令不敢吃饭,估计在座的谁也不敢吃,这场面如果不把这位司马大人请来就收不了场了,县令急了,亲自去请,再不来,绑也把你绑来,太不懂事了,嘿!

   这位大人终于闪亮登场了,当然博得满堂热烈掌声,司马相如长得也真对得起观众,一表人才,风流倜傥,玉树临风。

   酒至半酣,县令最后一次出手,强烈要求司马大人表演一人节目:弹琴。

   此时的这位司马大人也不客气,就动情地边弹边唱了上面的这首歌。

   隔墙有耳,司马相如就是唱给隔壁的那个人听的,那个人就是大富豪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卓文君刚刚守寡,且也喜欢弄琴,投其所好是也,一个守寡的人能顶住白马王子司马相如这般攻势吗?

   顶不住,换了谁恐怕也顶不住,所以司马相如成功了。

   事后,司马相如又重赐卓文君的侍者,把话给传过去,当夜,勇敢的卓文君便与司马相如私奔了。私奔这种事放在当代,可能不算啥,那个年代可是惊天地,泣鬼神。

   往哪里去呢?当然是司马相如的老家成都。当看到司马相如家徒四壁时,不知道卓文君当时是怎样的心情,总之,还是在一起过上了日子。

   卓文君的老爸知道后,气愤非常,扬言不给他们一文钱。太清苦的日子恐怕司马相如和卓文君都受不了,最后俩人想了一个绝顶的方法:杀回老家临邛县,卖掉了所有能卖的东西,置办的一个小酒店,万金小姐卓文君就在柜台卖酒,而那个穷酸书生司马相如穿得破破烂烂涮碗洗盘子。就是这样,在卓王孙的眼皮底下恶心你,看你掏不掏钱?

   气可以生但人丢不起,卓王孙这么大一个人物,顶不住了,据说给了这小俩口100个家仆,100万生活费,还有以前卓文君出嫁时的所有财物。

   是谁出了这么个主意?估计是司马相如。

【注释】

  凤:司马相如把自己比做凤。

  将:共。本句的意思是他这个凤还没机遇找到理想中的凰。

  何悟:哪里想到。

  迩(er):近。

  遐(xia):远。

  何缘:有什么办法。

  胡:怎样。

  颉颃(xie hang):鸟上下翻飞的样子。

凤求凰是司马相如写给哪一位才女(诗词故事欣赏凤求凰)(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