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地看着远方平添了无限的韵味(静静幽幽藏了什么)

这是个不为人知的小镇,我们的进入,有点误撞。这一撞,撞出了火花。

安丰古镇,隶属于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县的一个小镇。我们看了丹顶鹤,看了麋鹿后,撞到了东台,转到了安丰镇。

静静地看着远方平添了无限的韵味(静静幽幽藏了什么)(1)

东陶古南街牌坊

安丰镇上有一条名叫东淘古南街的老街。这是一条保持明清风格颇为完好的老街道。路边每一个门脸,几乎都是小小的博物馆:黑色的门窗外面,有冰裂纹为主的雕花。那么多的小博物馆,够一阵看了。

我们首先走进了一家壶展览馆。壶,从古到今都有,最早的存储器。壶的功能不但有茶壶水壶,还有酒壶。酒壶有装酒的,还有温酒的。从材质上说,有陶壶、铜壶、锡壶、瓷壶等,还有银壶金壶等稀有金属打造的高档奢侈品。在这家,我看到“韩壶”,在大小博物馆都没见过。介绍说由大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发明。壶的造型像传统的四系罐。这是名叫周旭辉的收藏家个人之力,收藏了两千把不同的壶。

静静地看着远方平添了无限的韵味(静静幽幽藏了什么)(2)

这种造型的壶没见过

壶博物馆对门,是烟标展示馆。烟标,就是香烟壳子,卷烟的外包装。这种东西本来没有价值,抽烟的人大多数抽完烟后随手一扔。可是,有心人收集起来,汇聚到一定数量后,便是了不起的收藏。

我记忆中见过的香烟品种不多,且都是便宜货,有的早已绝迹。经济、大铁桥、飞马、大前门等,有一种带香味的好像是光荣牌。三十多年前有一阵流行良友和555。这个小展示馆的烟标品种很不少,有常见品牌分布,还有按专题布展,如桥专题、样板戏专题等,最奇的一组以植物为主题,而且全部是中草药。像杜仲、川贝、洋金花、田七、三七、百合,过去没见过,现在也没看过。这些草药香烟,是不是还具有治病的功能?

如今的香烟,每个烟壳上都有“吸烟有害健康”警示语。那时候搞出这么一大批草药香烟,分明与今天的理念相违背,可是吸烟带来的伤害,大概从林则徐禁烟前后就为世人所知。偏偏,一口两口不丢手的神仙感觉,让瘾君子们戒断很难。我身边的同事朋友们,有时候赌咒发誓要戒烟,三五天以后所有的誓言随风飘散,只有吞云吐雾的飘飘欲仙。以草药味品牌的香烟,好玩。

静静地看着远方平添了无限的韵味(静静幽幽藏了什么)(3)

戏剧主题烟标

现在烟标的长度,比三四十年前的要长得多,因为都带了过滤嘴,算个时代区分吧。

我没想到,能够欣赏到几十年前中外烟标,会在东台古镇的一条老街上。烟标和邮票,有没有高下之分?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邮票被称高雅收藏。烟标有了规模,我觉得并不下里巴人,不是“香烟”两个字便能涵盖吧。

走出烟标馆,转身进了像章博物馆。又一个没想到。说起像章,上年纪的朋友们,脑海里自然冒出某个年代特有的情景。我没有赶上最热闹时段,只见到尾巴。我收集过几十个像章。但在一次搬家后全不见了踪影,可能被同好者帮我收藏了。我有个亲戚,收藏有一百枚左右。偶尔去了我会和他讨出来看看。

静静地看着远方平添了无限的韵味(静静幽幽藏了什么)(4)

文字人像合一类像章

相比这个像章小博物馆,几十枚一百枚都太少了。大概有三间屋子,全是带有时代特征像章。大部分像章红红的颜色,符合红色时代的特点。人,应该有精神。或许今天的人们在物质生活上远远超过了那时。物质以外的精神空虚,却是那个时代人寻觅不着的感觉。

收集收藏者,够收集保存到如此多的像章,真是有心人。像章的排列组合,分了不同形式:一,有文字类:语录和像章结合为一体,相得益彰。金色的文字,红的色调加上凸出来的雕像,貌似简单的工艺品,蕴含了精湛的技术含量。

二,按材质:我个人认为陶瓷的工艺难度最大。一个陶瓷像章经过诸多工艺到最后成功,要经过多少次的试验?陶瓷像章有大有小。大的像章比碗口还大,小的?五分钱硬币大小。画面上有的仅仅是头像,有的是站立的全身像。还有的外围镶嵌了金色的边。石头雕刻的,石膏翻模的,泥塑的等等,不同材质的像章,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奇特的编排。

三,按功能:挂胸前,放博古架,还有立体。一些生活用品如茶杯、毛巾、草帽等,上面印制的应该不叫像章,而是宣传画性质吧。香烟包装和火花上的设计,更加显示了设计者高超的水平。这些年人们的怀旧,这些设计重回我们视线。我家如今两三个不同材质的茶杯上,都是类似画面。

像章,虽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但是,它是一段历史,一段用图画或图画外某种无法说清楚的留存的活档案。

回到进门处。两个大大的头像用密密麻麻的小像章镶拼而成。是我们熟悉的表情,是我们熟悉的模样。很多游客在此和合影留念。

静静地看着远方平添了无限的韵味(静静幽幽藏了什么)(5)

麦秸画展览馆

我们不急不慢地溜达,在安丰古街不长的街道上。连续看了几个小博物馆后,开始欣赏其它品类。先看麦秸画。麦秸画不是第一次遇见,非遗有它,变废为宝的典型,有些很漂亮的麦秸画,划为艺术品类中。

古戏台与盐司衙门,在古街的另一头。没有了出将入相的古戏台,当年上演过多少人间悲喜剧?盐司衙门,商人们打官司是不是也是“有理无钱别进来”?老街上还有一个“吴氏家祠”。家祠的主人叫吴嘉纪,明末清初的布衣诗人。

我读书不多,不知道吴嘉纪是谁。介绍说,他的先祖叫吴显卿,元代做过嘉松府提举司。他的妻子,是王艮后人。王艮我略略知道一点,明代哲学家。他原名王银,王艮名字是王阳明替他改的。吴嘉纪与妻子两情相悦,爱好相同。他妻子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大家,有词集《陋轩词》传世。

静静地看着远方平添了无限的韵味(静静幽幽藏了什么)(6)

吴氏家祠介绍

吴氏家祠,一个不算太大的院子。祠堂,居于最重要的位置。内中陈设了吴家先人画像和生平介绍,还有吴家的族谱系图。纪念馆用诗画的形式,介绍了吴嘉纪与妻子诗词唱和相濡以沫的温馨。纪念馆还陈列了许多吴嘉纪的传世作品。有研究者认为,吴嘉纪的诗风直追杜甫,有“布衣诗圣”的美名。《绝句》“白头灶房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就是盐民真实生活的写照。

清人入关,改变了吴嘉纪的人生。世上少了个文人官吏,中国历史上多了一个“泰州学派”的重要成员。他还是“东淘诗社”的主要创建者。结社吟诗,十一个志同道合者,一起用诗歌传达平民的思想。这,便是古镇的风骨吧。吴嘉纪的精神风貌,来自于他的祖先。在距离吴氏家祠的不远处,有一口“显卿古井”,吴显卿做官期满回乡,遇到久旱无雨的天灾,出资修建此井济惠乡民。

静静地看着远方平添了无限的韵味(静静幽幽藏了什么)(7)

戈湘岚故居

这一条幽幽的青石老街,隐藏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风骨。与吴氏家祠相邻的,是画家、教育家戈湘岚。戈湘岚是中国近现代画家,以画马为主攻。他是中国民主同盟会和美术家协会成员,曾举办“学友画书社”,出版“学校教育挂图”等。有一间屋子,陈列着戈湘岚画的各种骏马。其中一幅“八骏图”,风格独特。那些马毛片细密,体态神骏,是难得一见的妙品。介绍说,戈湘岚晚年画马,尤其豪放,有泼墨纵横的潇洒。他的儿孙都是画家,秉承了他画作的精神。

东台不大。安丰镇是一个小镇。我们溜达的不过是一条五百米不到的街道。这条街上,没有商家的喧嚣,没有土特产推销,只有展览馆和曾经名家的深宅大院,实在难得。

静静地看着远方平添了无限的韵味(静静幽幽藏了什么)(8)

静静的古街,幽幽的气氛,没有商家喧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