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能不能随便简化(关于繁体字简化谈一点看法)

2000.10.31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此法确立了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文字的法定地位。

字体简化过程有很多风波,当时有著名文豪(我忘了是谁)悲恸的流着泪说“汉字被糟蹋到这种地步,哭是没有用的”,而这也是大部分繁体使用者的心声与状态 。想想这种情形都替他们伤心,好像剥夺了他们的宝贝。 下面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繁体简化只是在普及使用方面的改变,现实情况是推广了简化字,压缩了繁体字的生存土壤。并不是否定繁体字,繁体字也无法被否定。文字从甲骨文、金文、篆、隶、真、行、草到现在常用的简化楷体,每一种文字都有他的发展历史及意义,我想书圣也不是对甲骨文、金文了如指掌的,不能妄言“破坏文明”这种没有根据的话,夸大其词!简化过程确实会掩埋一部分文字的内涵和文化,但我们依然能够去学习了解被掩埋的东西。二者侧重不同,简化字实用高效;繁体字内涵更丰富,在艺术美感上简化字也难以与之相比。

汉字首先是一种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其次才是“民族文明的载体和精神纽带”,工具首要是以好学好用、简单实用为首选。使用简化字可以省出更多精力去学习其他知识,这对社会的发展很关键,可能很多人学习繁体也能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就,但更多的人是精力有限,字简化带给普通人和整个社会的好处是巨大的。繁体承载的文化不能摈弃,应该让人了解它,有兴趣的人去选择学习与否。我觉得这才是正道。

有些人信口雌黄称简体字是当时一群没文化小学老师赶工制成的。。。有些简体字是借用草书中的字形或者一部分,有些虽然改变了但依然有丰富的文字内涵如“涙"变为"泪"从一个象声字变为了会意字,同样是表达泪的含义,却好写了许多;简化字“飞”和甲骨文是一样的;“網”这个字在小篆里,就是“网”的样子,只不过繁体字给了它一个偏旁,如果你觉得父辈是不可更改的,那么祖辈呢?而且在字体简化发展上历代的书法家也是先驱,很多大书法家为求字体简洁美观省掉笔画而不影响认读,人们称为“异体字”。而且有些“简体字”也是这些著名大书法家所创,如“礼”“乱”“实”。。。多不胜数

繁体字能不能随便简化(关于繁体字简化谈一点看法)(1)

小篆网与简体字一样

繁体字能不能随便简化(关于繁体字简化谈一点看法)(2)

智永草书实

繁体字能不能随便简化(关于繁体字简化谈一点看法)(3)

柳公权金刚经中简体礼字

繁体字能不能随便简化(关于繁体字简化谈一点看法)(4)

乾隆二十五年红楼梦手抄本

总结一下:简体字的工具性更强,实用高效;繁体字内涵更丰富,艺术美感更强。而且有当今书家曾说过:字体发展是大势,没有人把简体字写的如同过去一样美是我们当代书法家的过错。由衷佩服这样的觉悟!!孙过庭《书谱》云:“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此之谓欤?

贴一则段子:网友之间也曾为简繁之争编写过段子。坚持繁体字为“正统”的人群表示:“汉字简化后,亲不见,爱无心,产不生,厰空空,面无麦,运无车,导无道,儿无首,飞单翼,涌无力,有云无雨,开関无门,乡里无郎,圣不能听也不能说,买成钩刀下有人头,轮下有匕首,进不是越来越佳而往井里走,可魔仍是魔,匪还是匪”。他们用这种方式嘲讽大陆的简体字政策。而大陆的网友也编写桥段回敬:“汉字简化后,党内无黑,团中有才,国含宝玉,爱因友存,美还是美,善还是善,虽丑无鬼,只不过台无吉,湾无言。”大陆网友对繁体字优于简体字的说法不以为然,认为汉字简化是历史必然:“汉字从金文篆书一直到现在简化是大势所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