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背后的原因(还在买知识付费产品)

近两年,一个名词很火—— “知识付费”。从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到各种各样的读书会,还有各大问答平台,铺天盖地。

所谓知识付费,就是大咖们将他们的知识分享给你,你知道了他的所思所想,于是,恭喜你,你在思想上和大咖们保持一致了!想想那些让人钦佩的名字,瞬间觉得自己的逼格也提高了不少。当然,上述过程是需要你付费的。

知识付费背后的原因(还在买知识付费产品)(1)

各类知识付费平台

1、看上去很美——沉迷梦幻,终无所得

大多数人都有着 “迷之自信”,一项调查结果表明,80%的司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高于平均水平,在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这一调查也被应用到大学教授身上,结果认为自己教学水平高于学校平均水平的教授比例比这个数据还要高。

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的认知偏差也很常见:回家找一找,你是否发现很多原封未动又存在了很久的东西?打开你的卡包,你能想起那张健身卡有多久没用过了吗?看看你书架上的书,有多少从未读过的?

我们总是高估自己

但是想起当初:买一个东西的时候你总是高估这个物件的使用频率;当发现自己啤酒肚微微隆起的时候办了健身卡,却最终发现高估了自己的毅力;当把书搬到书架上时,总是抱有 “每天读10页,一个月就读完了” 的想法,结果却是一个月都读不到10页。

高估自己是一种心理安慰,让我们在茹毛饮血的原始战斗中不至于走向绝路,而是保持希望,在想象中活下来。但是现在,你该醒醒了!

在知识付费里,你是否再次高估自己?——听了一个道理、一个知识,然后在黑箱里魔法出现,最终出来的结果是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了,认知方式升级了。真的好美——好美的想象!

你听人家说看美剧提高了英语,于是把美剧从第一季追到第十三季,却发现没有什么卵用。你不知道的是,人家看美剧,要记下生僻单词,要模仿造句,还要看没有字幕的练习听力。可是这些都发生在黑箱里,你看不见!

提升逻辑能力、培养思维习惯、建立知识体系,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练习,别人的观点只能作为一个启发,如果用道听途说的观点作为社交的媒介、吹牛的谈资未尝不可,但是如果你真的梦在其中,抱有幻想,劝你快些醒来的好。

2、先买单,后上菜——营销爆炸,鱼龙混杂

知识付费产品,包装可谓极其花哨,宣传可谓极其夸大。往往是平台先搞定了一个大咖,然后大肆宣传,消费者先把钱付了,大咖的知识生产还要细水长流慢慢等。

你听说一个饭店很有名,厨师很棒,于是去吃饭。到了才发现,是先付钱,后上菜,而且还不让你点菜,厨师也不问你喜欢什么口味,也不问你想要吃什么食材,就是自己掂量着办,你觉得这一餐吃的美味可口又有营养的概率有多大?

知识付费背后的原因(还在买知识付费产品)(2)

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

网红时代,IP当道,大V加持,这些噱头、套路让人看不透真假,摸不清门路,没有人借我们一双慧眼,能够看清这些大咖的真面目。只有营销、营销、营销!在高地上狂欢的人们放大喉咙高喊着 “上来啊”,可是你并不知道上面是什么?五彩的霓虹照得你不辨东西,只能以金钱铺路,一步步走上去,运气好真的可以发现金矿,运气不好只能陷进泥沼。

一个产品也好,一节课程也罢,都有目标对象。越是符合目标对象特征,消费者的收益也就越大。一节课生产出来,目标是卖给更多的人,必然是利字当头,营销当道。

一个产品的收益如果不是随着客户收益增加上升,而是随着销量增加而上升的话,那么改进这个产品帮助客户增加收益的动力,就远没有开拓渠道增加销售的动力大。

这个星球多极化的趋势在各个领域都更加明显了,这意味着好的内容、顶尖的产品依然具有广阔的市场,自媒体时代让 “酒香不怕巷子深” 的营销方式又回来了。这起码意味着:可以创造社会价值的真正干货不怕没人买单,“先买后尝” 的霸王条款可以下架了!

3、付费买的是什么?——因为不安

既然知道这种先买后尝的产品不一定适合自己,为什么你会买呢?

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焦虑的时代。

知识付费背后的原因(还在买知识付费产品)(3)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这本来是好事,但是现代人却在这种快节奏下叫苦不迭。我们正在被时代裹挟着前进,不是你跟不跟、走不走的问题。曾几何时,你也设想过慢下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最终却发现,你身不由己——房贷、车贷、养娃、养老,生活就压在你身上,此时你不是你自己的你!

知识更新那么快,你当然会担心自己被落下,所以你想通过一切可能的渠道充实自己,跟上潮流。但是,对于安逸的贪婪让你总是将学习新知识的工作排期一推再推,拖延又会产生新的焦虑,焦虑扩大,你该怎么办?

如果告诉你,一年花几百块钱、上班路上随便听一听就能得到某领域的最新知识,你愿不愿意?

当然了!

这种知识是大咖分享的,已经有好几十万人都在学习了,你身边的同事、朋友都在学,不知道你就out了!

赶紧买!

于是,在这种利益诱惑和胁迫恐吓的营销中你购买了知识付费产品,却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购买,而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可以称为 “知识焦虑税” 。

而在某些人看来,这也变成 “日常迷信” 的一部分:

我之所以没有学到那个知识,考到那个证书,取得那个工作,是因为我知识还不够。为什么我的知识不够呢?因为我之前自学没有付钱,没有动力,现在我只要付了钱,就有动力学习了,就一定能成功!

这种神逻辑只能存在于梦幻现实主义的小说中:撒泡尿进去,酒就酿好了!

更可怕的,这种焦虑税的缴纳还会让你积重难返,一旦购买了某产品,这个还没学完,新的知识又被生产出来,于是,不得不再去追求新的领域,如此就在焦虑的漩涡中不能自拔,在知识付费的产品里更加焦虑。

4、我们怎么办? ——路在脚下

想要免交 “知识焦虑” 税?你必须要有 “知识自信”。这种自信不是 “精神胜利法” 无中生有得来的,而是脚踏实地学到的。

你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行业,选取其中的经典著述进行研读,找到你身边的领域大牛虚心请教,还可以上网或者找一群同学进行讨论。你真的懂了,哪怕只在一个方面,足够帮助你建立自信,跳出知识付费的陷阱。

至于那些吹牛用的观点、冷门的知识和有趣的胡说八道,只需关注这个头条号就可以了。

咱们下回再谈。

知识付费背后的原因(还在买知识付费产品)(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