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李治是什么样的人(李治被误解千年)
提到唐高宗李治,许多人可能都不太熟悉,只能想到他是女皇武则天的丈夫。与丰功伟绩的父亲李世民、充满争议的妻子武则天,传奇一生的孙子李隆基相比,李治的存在感太弱,容易被后人忽略。
李治也常常被人误解为懦弱无能的平庸君王,不仅没有才能,还被美色冲昏头脑,立父亲的女人为皇后。最后被妻子夺权。
在李治被误解千年后的今天,史学界普遍认为他的统治才能和成就被严重低估了。李治在位期间,唐朝国力强盛,万国来朝,统治版图也极为庞大。在外国史书上,李治更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恐怖存在。
天之骄子,集荣耀与宠爱于一身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儿子,从小备受宠爱。在李治七岁时,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感念李治幼年丧母,失去母爱,自此对李治加倍宠爱,甚至在寝宫里亲自抚养带大他。
放眼整个大唐王朝,只有李治一个皇子是由皇帝亲自抚养的。这样的殊荣待遇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勾结汉王李元昌等人谋反,意图起兵逼宫,失败后被废黜。按照长幼顺序,太子之位本来应该传给李治的哥哥李泰。李泰为得到太子之位,对李世民承诺自己会“杀子传弟”,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
但在多番考虑后,李世民还是将年仅十五岁的李治扶上了储君的宝座,册立为太子。遵从礼法和规制,成为太子的李治应该前往专属的东宫居住。但李世民不忍心与李治分离,依然让李治与自己同住寝宫中。
在褚遂良等朝臣的多番劝谏上书后,李世民才勉强答应了每半个月送李治回东宫居住。书信来往中,李世民略带肉麻地唤李治的小名:稚奴,并且要求他常常与自己通信。
得到父亲无上宠爱的李治并没有成长为一个昏聩无能的人。反而是在李世民的言传身教和悉心指导之下,成为了一个英明贤达的人。
不仅在朝政上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还敢于进谏。在李世民要斩杀苑西监穆裕时,李治就挺身而出,直言进谏。
李治统治期间,开创了颇具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他重新改造了科举制度,让具有才能的寒门之子能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
李治的几个宰相都有考取功名。这个举动打击了世家子弟的特权选拔,彰显了大唐王朝的气度。任人唯贤而不是唯亲,李治的魄力和眼光可见一斑。
废王立武,独掌大权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李治废除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是他沉溺女色、昏庸的表现。事实却恰恰相反。李治的确偏爱武则天,但废王立武却不是一起简单的后宫事件。
李世民在临终时,将李治托付给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位大臣。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军事集团,势力日渐膨胀。
长孙无忌借房遗爱谋反案的名义,大肆铲除政敌。朝堂和李唐宗室里一时竟无人能够与他抗衡。君权受到束缚和威胁,这让李治在心里更加忌惮关陇集团。
李治废王立武,并不仅仅是皇室家事,也不是沉迷武则天的表现。其背后的政治属性和意图更加强烈,甚至可以说是一次危险重重,非常激进的政治突围。
出身显赫名门的王皇后,她的父母两族都属于关陇集团,而武则天出身低微。李治不受关陇集团的势力威胁和摆布,果断废王立武,对关陇集团宣告了自己的态度。
把君权与官员权力的矛盾放到了明面上。这一行为需要极大的政治胆量和勇气,懦弱无能的君王绝对不可能做到。
在废王立武之后,李治对关陇集团采取了进一步行动,流放了握有实权的首脑长孙无忌。又以雷霆手段彻底清洗了群龙无首的关陇集团。
李治借废王立武的事件,打倒关陇集团,为自己的执政生涯清扫了最大的威胁和障碍。自此,李治摆脱了他人的束缚,在政治上拥有了绝对的独立和权力,开始大刀阔斧地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卓越军绩,建立庞大帝国版图
大唐王朝的版图,在唐高宗李治时期达到了最大。永徽元年,平定漠北,将整个西域纳入了唐朝的管辖范围。
永徽六年,攻破百济;总章元年,唐朝军队打下高句丽。要知道,战功赫赫的唐太宗李世民曾经亲自带兵出征高句丽,都吃了败仗无功而返。而李治做到了连他的父亲李世民都没能完成的军事目标。
在李治独到的军事指挥之下,周边小国就没有一个不服气的。如李治对西域连年用兵,大唐铁骑踏平了突厥,收服了整个西域的游牧民族政权。
他采用小型战争多次骚扰的战术,使高句丽灭亡。同时还与各国积极外交,允许突厥人等进入唐王朝任职。周边小国被李治的军事和外交手段料理得服服帖帖,心悦诚服。
唐朝的周围几乎找不出任何一个有威胁力的敌人了。唐朝的疆域更是扩张到了极致:东起朝鲜半岛,西抵里海(一说是咸海),占有半个中亚;南到越南横山,抵达中南半岛;北部包围贝加尔湖,占有蒙古。
这样巨大得不可思议的版图,在当时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匹敌。外国史书上将唐朝描述为野心勃勃的世界霸主,李治则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君王。
李治让外国人不寒而栗的原因还在于他直接影响了西方的历史进程。李治灭掉西突厥后,部分西突厥人迁移至西亚。
这些西突厥人到西亚后,挑起了对东罗马帝国的征伐,引发西欧进行十字军东征。最终西突厥人建立奥斯曼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
如此庞大的疆域版图维持了三十二年,建立了大唐帝国的雏形。这样快速的军事发展,也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之治,留下了深厚的积累和铺垫。
封禅泰山的第四位皇帝封禅泰山是古已有之的礼仪。封禅泰山的君王要向上天报告自己的显赫政绩,表示自己受命于天,感谢上天的护佑。封禅泰山象征着天、地、人、神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统一和谐。
政绩达到相当高度的皇帝才有资格封禅泰山。因此,对皇帝来说,封禅泰山是最高的荣誉和肯定。李治是中国历史上封禅泰山的第四位皇帝。
在他之前,仅有秦始皇、汉武帝和汉光武帝封禅泰山。由此可见,李治的政治成就之显赫,不逊于秦皇汉武。
李治的这次封禅在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麒德二年,刚满三十七岁的李治率领文武百官,驾着连绵数百里的车队前往泰山封禅。
而唐朝周围的突厥、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和高句丽等国纷纷派出使节和酋长随行。这饱含着外国政权对李治的臣服和敬仰。这样万国来朝的封禅景象,在之前从未出现过,李治之后也再没有过。
历史长河漫漫,有太多君王将相被后人误读低估或是过誉。是非功过不由人评说而改变增减,相信真实的李治会在将来得到更多公正的评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