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纸币壹元(手稿价值百万的大清纸币)

特约撰稿人: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全国钱币收藏联盟副主席牛双跃先生

2010年春拍,咸丰三年户部官票手写伍两一枚,地字第捌百柒号,正面印手填日期戳记,手写“六月初三日付库”,左下有“前字二百九十七号”二次发行编号,盖“屠维协洽”纪年方印,此票印版初刷,版模清晰,图文色彩饱满,票面整洁,品相颇佳,是大清宝钞与户部官票中的珍稀品种,极为难得,拍卖成交价713000元!

大清纸币壹元(手稿价值百万的大清纸币)(1)

前几期多宝笑谈详细介绍了“袁大头”系列的收藏概况:

手稿 |“袁大头”的收藏与鉴别

手稿 | 民国三年“袁大头”的收藏价格

手稿 | 民国八年“袁大头”的收藏价格

手稿 | 民国九年“袁大头”的收藏价格

手稿 | 民国十年“袁大头”的收藏价格

手稿 |“袁大头”纪念币的版别与收藏

本期开始多宝笑谈将开启“大清钱币”系列,喜欢的朋友请多多点赞关注。


大清户部官票

大清咸丰元年(1851年)广西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为镇压太平军,军费支出十分浩繁。此时又值黄河连年决堤,冲毁河运,不得不启用大批河工。天灾人祸,造成财政严重危机。咸丰三年(1853年) 二月,户部奏呈了官票样式和章程。二月十七日,上谕正式发行“户部官票”。九月十八日又命户部制造“大清宝钞”。官票和宝钞常被人们合称为“钞票”。

户部官票以银两为单位,又叫银票,首批有四种,均于咸丰三年五月初二日开始印造。七月初三日户部奏折附片称:“京师试行官票章程内开,造票以十二万两为率,自五月初二日制造起,扣至六月三十日如数制造齐全。其票上天、地、宇、宙四字号头,系按奏定章程,壹两、伍两、拾两、伍拾两票四种依次编列。自付库搭放之后,京城行用日益流通。嗣后拟再增制叁两票一种,即编为日子号,以便畸零搭放之用”。

大清纸币壹元(手稿价值百万的大清纸币)(2)

户部官票的印制京票采用的是白色苔笺纸,颁发外省的采用高丽纸,以靛蓝色刷印。其形制基本一致,外框为五条龙及水云图;框内上部用满汉文横书“户部官票”。正中是该票的面值,下部是发行告示,文字为“户部奏行官票,凡愿将官票兑换银钱者与银一律,并准按部定章程搭交官项,伪造者依律治罪不贷”。右侧为发行编号,左侧为发行时间,面额上加盖满汉文“户部官票永远通行”官印。印造时右边加宽二寸,作为票根,骑缝盖有户部堂印,左边盖用“户部官票所关防”印。也就是说户部官票一共是三联,发行时左边第一联留存官票所,官票连同右边票根发付银库,发行时再由银库裁下票根,以便核对。票面左下角由官票所添用画押,背面加盖或手书流通记录。

大清纸币壹元(手稿价值百万的大清纸币)(3)

户部在咸丰三年6月发行官票之时虽在官票之上印有“凡愿将官票兑换银钱者与银一律”等字样,但实际上往往不能兑现,大部分省份都抵制不发。咸丰五年银票一两值铜钱五百文,而到了咸丰十年一两银票仅值二百文。甚至有的外商以极低的价格从民间收购钞票,又以原价按五成交纳海关税。钞票实际上已经成为政府的累赘。遂命各地定价收购销毁。同治元年(1862年)十一月,政府正式通知税款停收钞票。行使仅仅十年的官票遂告寿终正寝。

户部官票在河北流通时间较长,实物遗存较多。特别是一两、三两、五两和十两券更为常见。而相对来讲,上述各种面值的加盖“直隶”券和五十两券却颇为难寻。

另外就是它的价格高低也与票上的地名、钤印、背印、背书,甚至编号和品相也都有着极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出自收藏名家之手,流传有序的藏品,更是倍加受人青睐。而在一般情况下,一两、三两、五两、十两的也就在二至五万元左右。如果背印背书密集,其价格就要翻番了。另外伍拾两面值最大,也最为稀有,其价格要在25万至30万元上下。

2011年秋拍,咸丰四年户部官票伍拾两一枚,画字第六千七百八号,正面加盖“直隶”,背书“直隶冀州”、“咸丰四年闰七月 日由司领到”、“咸丰四年八月初八日由遵化州领到”等,品相完好,伍拾两最高面额官票,极为难得,九五成新,拍卖成交价540500元!

大清纸币壹元(手稿价值百万的大清纸币)(4)


大清宝钞

户部官票发行六个月之后的九月十八日咸丰帝又命户部印造“大清宝钞”。

大清宝钞以制钱为单位,又称钱钞。咸丰三年印制有五百文、一千文、一千五百文、二千文四种,咸丰五年二月又加印五千文、十千文两种,十二月又添印五十千文、百千文大钞两种,总计一共八种。

大清纸币壹元(手稿价值百万的大清纸币)(5)

大清宝钞形制为竖式长方形,采用白色山西双抄毛头纸以靛蓝色印造。宝钞面额连版一同刻制,其图案为:钞面上端云龙纹中自右向左横书“大清宝钞”钞名,其下四周围以二龙戏珠、海水、祥云栏,栏中右左两侧分别印有“天下通行”、“均平出入”八字。栏内正中为面额,面额之上加盖“大清宝钞之印”一方,制钞时不留票根,仅在票右边与号薄骑缝加盖圆印一颗,并用棕笔刷上墨丝,以凭查验。圆印以“宝钞流通”为文,花纹因面额不同而有星辰、川岳、鸟兽、草木之别。钞局以《千字文》为编号。第一批四种面额各以天、地、宇、宙为字,各字第一号进呈,余皆发放,颁外省者于左边骑缝加盖地方关防。

大清纸币壹元(手稿价值百万的大清纸币)(6)

票号数目由承办司员填写,以汉字直写者俗称“长号钞”,以旧式商码横写者俗称“短号钞”。填写着在票左边年号下加盖长方形压角墨记,其文有“节以利度”、“源远流长”等。为使宝钞在外省得以推广,政府曾命各地广立官银号,将户部发出的宝钞在本省另行编号,骑缝加盖编号司员私戳(章)以便本地查对。以后宝钞滥发,地方不及编号,仅盖“未编号”即发放。钞背还载有流通印记。

大清纸币壹元(手稿价值百万的大清纸币)(7)

官票在1853年发行后,最初只能在官俸兵饷经费中强制搭放,不能在市上流通。1854年底,户部为了促使宝钞流通和维持宝钞市价,乃准许五宇(即宇升、宇恒、宇谦、宇泰、宇丰)官号代为收兑宝钞。从此,许持钞人赴官号支取钱票现钱。但实际也没有设置充足的现金准备,而主要依靠五宇官号发行的"京钱票",等于以票兑钞。

此后户部一方面扩大发行,另一方面又限制收兑。因无从取银,不能兑现,京城市面收者渐稀,宝钞年年贬值,至咸丰十一年(1861年)大清宝钞已跌倒每千文仅值原价的十分之一。加上外商低价从民间买入,又按原值交付关税,使政府深感宝钞之累,只得命各地定价收购销毁。最后,清政府借口收回"逾限",一律停兑,从而使大量流散在民间的宝钞一概成为废纸。 同治元年(1862年)大清宝钞以失败告终。

大清宝钞在河北发行流通时间较早,尽管只收实银而不收银票的现象长期存在,又有御吏上奏朝廷揭露直隶地方官拒收官票、宝钞,并以替民买钞为名从中渔利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宝钞在直隶的推广面还是比较大,因此最后遗存在民间的官票和宝钞也相对较多。特别是在承德、保定、河间、蓟县等地更甚。

另外,大清宝钞也是各大拍卖场古钞的主要亮点。2013嘉德春拍普品十千文以下面值的均在5000至10000元左右,但钤印较多且重要,背印、背书又较复杂的就达到了一万至五万元上下。五十千文的要在五万。百千文的最新记录已达二十余万元。

2011年嘉德秋拍,钤印:大清宝钞之印、关防、此钞准商民交纳江苏地丁关税盐课一切正杂钱粮,背印、背书:未编号、景阳居、德庆永等,编号:乾字第二万一千五百四十八号,八成新,拍卖成交价207000元!

大清纸币壹元(手稿价值百万的大清纸币)(8)


下期多宝笑谈将带着大家详细了解大清户部银行与大清银行纸币收藏概况,敬请关注!

多宝笑谈,谈笑古今,点赞 收藏 关注,多谢您的支持!

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