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建窑建盏(黑釉瓷巅峰的建盏为何曜变无人复制成功)
众所周知,建盏的名贵釉色中有油滴、兔毫与曜变,前二者的定义很明确,油滴为点,兔毫为线,二者兼有则称之为金缕鹧鸪斑。
唯曜变的判定看起来十分琢磨不定且复杂。
目前公认存世的宋代曜变全品仅有三件,均藏于日本相关机构,且被定为国宝,中国仅在杭州出土残件。
日方称曜变的烧制原理为“陶瓷史上最大不解之谜之一”,为此有许多海内外的陶艺家致力于破解该谜题的途中,至今无人复制成功,曜变究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可以算真正复原成功的曜变?
▲杭州东南化工厂南宋皇宫遗址出土曜变残件
一次上釉、一次烧制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主任研究员小林仁谈到,日方已经对国宝曜变进行测试,确认国宝曜变是宋代建窑烧制,一次上釉、一次烧成,且不含任何重金属成分,具体研究成果需尚待官方发表。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主任研究员小林仁博士从日本来建阳访问陆金喜探讨曜变天目烧制技艺
建盏作为黑釉瓷巅峰的典型代表,其最难以复制之处在于铁系结晶釉形成的自然窑变斑纹,兔毫、油滴皆是铁系结晶釉的代表,为一次上釉、一次烧成,当然曜变也不例外;
因此,要想证明一只盏是不是曜变的判断标准,必须是一次上釉一次烧成,而不是以黑釉瓷工艺品或人工装饰、二次及多次上釉等形式出现。
铁胎厚釉、高温还原
铁胎对于建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简单点说,没有铁胎参与结晶的过程,便没有令宋人竞相追捧的黑釉瓷艺术明珠——建盏,
可以说铁胎是判断建盏是否正宗的重要指标,无铁胎不建盏,这就与不用紫砂泥的陶壶便不能成为紫砂壶一样的道理。
▲杭州东南化工厂南宋皇宫遗址出土曜变残件,从断面处可看出胎体含铁量极高,为曜变之出处与工艺提供强有力的例证
在曜变出现时众说纷纭,有人怀疑曜变是否是建窑烧制的可能性,其实根据其胎骨特征便可判断得出,曜变出自其他窑口的可能性非常低,后经证实,国宝曜变盏确定为宋代建窑烧制的作品。
宋代建盏都需要符合铁胎、高温烧成(1300°以上的高温烧制)两个条件,曜变亦然。(温度低的生烧品属于次品,不算在内),因此要是有人拿低温烧制彩瓷、非铁胎的瓷器标榜为“曜变”,那一定是不良商家虚构而成。
口沿润泽有一定的金属质感;曜变盏属于在极致的气氛下烧成的产物,干口偏窄且具有润感,在光照下有金属光泽,整只盏玻化都很好。
▼静嘉堂藏曜变盏,光照下口沿金属光泽很明显。
具有斑核、且有聚落成群的趋势
宏观上看曜变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征—斑核与光晕,斑核是空心状态的,斑点外圈包围着色彩,不像油滴的斑点里面是有色彩的,外面确实黑色系包围。
曜变的斑核标准是斑点间的排列是处于一种随机的状态,并非像油滴那样均匀分布为佳。
▼左图为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曜变建盏,聚落很明显,分成好几个区块,斑核外围带有光晕色彩;
右图为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馆藏宋代油滴盏,油滴分布均匀且实心。
具有随光线角度改变颜色的彩色光晕
上面提到曜变的突出特征中斑核外带有彩色光晕,这个光晕在正常光照耀下是会随着光照角度而焕发出不同的辉彩,比如藤田美术馆藏的这只曜变辉彩可以看出蓝、蓝绿、紫等。
▼如图2-1,日本NHK电视台拍摄的曜变纪录片中,藤田藏曜变盏在光线下转动的表现(在自然光下观看更佳)
部分光晕带有兔毫线条
从几何形状上讲,不同于兔毫的线、油滴的点,曜变斑是点、线、面三者的结合。学界基本公认,曜变的产生原理与油滴兔毫是一脉相承的,要烧好曜变,必须先要把兔毫与油滴烧好。
▼强光下的藤田美术馆藏曜变细节,放大后可看到部分光晕是带有毫纹的,也有光照后的晶莹感。静嘉堂藏曜变、杭州出土的曜变残件从细节看也有类似特征。
斑核形状为圆形的卵状
曜变的斑核形态较为圆润,鲜少有出现拉长的现象。
曜变的美感,在于斑纹的层次感、光晕的多变、整体的随机性、自然性。它将建盏的铁系结晶釉在窑内激烈的还原、强烈的不稳定性表现到极致,最终定格的是一件有灵魂,有动态美的艺术品。
文章分享至此,欢迎转发、分享与关注,详情了解更多建盏资讯、建盏答疑等可后台私信笔者一同探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