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大项目(100亿超大项目落地)

2019年7月12日,重庆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载了一则题为《重庆上半年招商引资态势整体向好》的消息,消息援引了“比亚迪锂离子电池及配套材料生产项目落户璧山”的案例,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人民币璧山招商引资的这一大手笔,引得西部诸多城市侧目聚焦,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千亿大项目?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千亿大项目(100亿超大项目落地)

千亿大项目

2019年7月12日,重庆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载了一则题为《重庆上半年招商引资态势整体向好》的消息,消息援引了“比亚迪锂离子电池及配套材料生产项目落户璧山”的案例,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人民币。璧山招商引资的这一大手笔,引得西部诸多城市侧目聚焦。

璧山火了。不光是比亚迪,就在年初,璧山举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现场共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196.5亿元,预计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99.6亿元,涉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双创平台、总部经济等多个领域。

站在时代的风口上,璧山这个西部小城,正持续上演着一幕幕转型升级的大事!

—01—新时代国家战略加持

璧山为什么火?必须要从国家战略和重庆重大部署这个大背景说开去。

重庆向西,是现阶段重庆城市空间变动的重要趋势。

随着重庆向北的空间、资源等要素开发耗用接近峰值,随着重庆拟建设人口1500万,城区面积1500平方公里的国际化大都市愿景确立,主城势必要东向越过铜锣山、西向跨过中梁山和缙云山进行提质扩容,在主城东西两侧开辟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形成城市发展新引擎。

种种迹象表明,重庆正在紧锣密鼓地系统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战略、新格局。而以“重庆向西”为抓手推进主城区与渝西片区融合发展,进而深度参与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是重庆这次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内容。

《2019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主城区和渝西片区,突出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和壮大城市经济,建设展现重庆历史文化名城、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窗口”,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有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两群”是指渝东南、渝东北两个城镇群,“一圈”是指主城区都市圈,包括原来的主城九区、渝西片区的十二个区及万盛经开区。

与之并行同步,成都着力推进东进战略,建设东部新城,重庆相向而行,将成渝城市群一体化的合作、交流与协作行进到了新的里程碑。

(图片来源于四川日报,欧阳杰 摄)

从国家战略布局看,成渝城市群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发挥好“三个作用”,加快推进成渝城市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是川渝两地共同承担的国家战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城市化进程规律看,成渝城市群已经整体进入到以都市圈提质发展和城市群一体化建设为主的新阶段。重庆主城区和渝西片区地理邻接,血乳相融、唇齿相依,是重庆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阵地,是重庆建设西部都市圈和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载体。必须适时推进主城区都市圈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率先实现主城片区和渝西片区一体融合发展。

—02—璧山的担当与使命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口。时势、机遇、环境使然,立于时代风口的璧山,在城市产业双升级的内在要求推动和一系列国家战略加持的大势中被推到了最前排。

面向未来,璧山应定位为:成渝城市群战略协作的先行区、重庆建设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功能区、产城景深度融合的样板区、西部生态康养宜居的典范区。

在重庆谋划新的城市格局中,璧山将不再是自我循环的“渝西小城”,而是在主动融入重庆新发展部署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三个作用”发挥、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成长成为有着强大辐射集聚功能的西部新城区。

这将是璧山最为精彩的一跃,是璧山在完成由远郊农业县向近郊卫星城转型后,继续搭乘重庆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巨轮,乘风破浪,朝着城市国际化、现代化迈进的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一大步。

—03—璧山的七大优势

璧山实现新的理想愿景,应将已经具备的区位、空间、产业、创新、交通、生态、人文等七大竞争优势进行系统集成,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现实场景。

1.放大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

璧山地处成渝“双核”头部城市的重庆城市前沿和要冲地带,自古就是成渝两座城市商贸交流的出发点、门户驿站,以及军事要塞。在成渝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璧山也无疑是重庆向西与成都开展战略合作的桥头堡、咽喉区和战略节点,是引领成渝中部轴线带率先“隆起”的区域。璧山行政区域状如柳叶,由南至北紧紧“粘附”于主城区的九龙坡、沙坪坝和北碚,距重庆主城核心区约35公里,处于一小时通勤车程范围内,可“多点融入”主城。在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进程和渝西地区融入主城战略中,璧山具有先天不可替代的独特地理区位优势。

2.扩展充裕的空间资源优势

璧山东靠缙云山、西毗云雾山,以丘陵、宽谷为主,地势平坦、地质稳定,城市建成区不到国土面积的6%,发展空间充裕。为支撑重庆作为西部国际大都市的功能定位,璧山正在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拟将新增100平方公里城市规模,为做大城市容量,提升城市资源承载力提供制度保障。对于新增的城市空间,从更长远发展考虑,有利于璧山更多地谋划承接布局国际化功能,为未来大型事件和活动进行空间预留。如可争取建设重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成为代表重庆举办国际化大型综合体育赛事的基地,弥补重庆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3.倍增强大的产业集成优势

近年来,璧山加大存量优化和增量引入,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升级趋势十分明显。据统计,2018年,璧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33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

作为重庆传统的军工企业重镇,中国嘉陵、青山工业、红宇精工和虎溪电机等企业是重庆军民融合发展的代表。

当前,璧山正围绕“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培育和引进龙头型企业。如近期引进并已经开建的有投资100亿元的比亚迪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将超过300亿元的重庆康佳半导体光电产业园、前期入驻重庆众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等。

在璧山国家级高新区,还入驻了一批如以生产汽车关键零部件为主营业务的蓝黛动力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生产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光纤传感器为主营业务的重庆万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从事新型包装材料研发及生产的重庆凯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特征是:产值规模10-20亿左右、产品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品研发能力。

传统军工制造型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巨头、专精尖特新型中小企业,三大板块补链成群,打造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构成了全区“高”和“新”优化发展、稳定发展的新格局。为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璧山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还将规划面积扩展到50平方公里

4. 厚植活跃的创新赶超优势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璧山大力推动创新驱动战略,构建创新平台,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资源汇集,成绩表现不俗。2018年,璧山全区R&D占比达到3.25%,高于全市1.95%的平均水平,列全市38个区县前列,已经有智能传感器创新产业联盟,黄桷树智能传感器研究院、得润汽车电子研究院、众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近100个创新平台集聚。璧山毗邻西永微电园和重庆科学城,为有效方便地承接上述区域的创新资源和要素传递与辐射,璧山还规划建设一个6平方公里的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

5.构建复合的枢纽交通优势

璧山在航空、高铁、高速、轨道等交通设施推进迅速,有条件成为主城与渝西结合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航空方面:综合网络消息分析,重庆拟修建的第二国际枢纽机场大概率选址位于渝西地区,璧山会是重庆第二国际枢纽机场最直接的辐射区。未来随着第二国际枢纽机场选址开建并投入运营,川渝世界级机场群将基本形成,而璧山则将成为继渝北空港经济区后重庆打造航空都市的又一国际化空港枢纽门户区。

高铁方面:已经开通成渝高铁,建成高铁璧山南站。根据规划,经过璧山的渝昆高铁、成渝中线高铁、兰渝高铁进入可研和前期工作阶段,并将尽早推进开工,同步建设璧山高铁北站。

轨道方面:地铁一号线璧山段预计在2019年年底实现试运行,站前广场和换乘枢纽也将同步投用。建设地铁至高铁“云巴”线路,开工璧山至铜梁城市轨道交通。而据报道,连接壁山和重庆东站的轨道27号快线PPP项目咨询服务也进入招标采购阶段。

(轨道交通一号线尖璧段双向轨道全面贯通,曾清龙 摄)

公路桥隧方面:建成和在建的成渝高速、渝遂高速、渝蓉高速、合璧津高速、九永高速构成璧山“五横一纵”高速路网。同时,正在积极开展工作对接,争取渝蓉高速内环连接线尽早开工。谋划启动璧山连接九龙坡的金凤隧道建设和璧山连接大学城的六旗隧道前期工作,这两条隧道一旦开通运行,配合云巴线路,将建立一个跨越主城西部璧山、沙坪坝和九龙坡三区,以轻轨、高铁、新能源公共捷运系统为主城区域交通循环网络。

6.集聚秀美的生态品质优势

璧山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动地践行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近年,秀湖公园、观音塘湿地公园、秀湖汽车露营公园、枫香湖儿童公园等30个公园相继建成,城市公共绿地由12.5万平方米增加到200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9平方米。“一河六湖十八湿地”构架基本成型,城区水域面积占比提高到10.9%,人均水域面积达到10.5平方米,溪道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8公里。璧山由一个工程性缺水的城市变成水绕山环的富水新城,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同时也是全国首批、全市唯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据报道,就在上月初,璧山区政府审批通过《枫香湖儿童公园以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枫香湖以南打造一个居住及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生态高品质生活服务片区。从生态——城市——产业互动共荣的融合发展战略中,璧山正构建北部都市康养田园、中部生态宜居乐享品质城区,南部高新产业集聚高地这一清晰的“三生”城市可持续发展空间。

位于枫香湖儿童公园湖畔西侧占地近700亩的“千山新屿”,是龙湖在重庆市主城之外市场的第一个开发项目,龙湖“吃螃蟹”先行示范引得国内众多品牌开发企业纷至沓来。理想宜居、乐享宜业、创智宜研、生态宜游为特色,“公园 城市”“产城景业”融合发展模式在璧山不断进阶。城市价值提升和城市红利持续释放也对外部人口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从2013年开始,璧山就成为人口净流入地区,2018年,全区常住人口74.80万,城市化率达到58.24%,比去年提高1.98个百分点,增幅显著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7. 彰显深厚的儒雅人文优势

一座城市的价值是在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得以体现。如果说,绿色是璧山的外形基底,文化则是璧山的深刻内涵。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生活品质和生态品质进程中,璧山响亮地提出了“儒雅璧山·田园都市”的城市愿景定位。

“水深云光廓,鸣橹各有适。渔艇息悠悠,夷歌负樵客。” 这是诗圣杜甫曾这样形容璧山。自唐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建制以来,文人墨客不绝于途,而崇文重教、耕读传家、诗书济世的儒雅古风,也正成为滋养温润这座城市最为持久,并使之个性最为鲜明生动的文化力量。

—04—展望

在全面践行国家战略的征程中,璧山实现了城市提档升级的再次凤凰涅槃。数年前,笔者曾经比较过璧山和中国第一县——昆山,在对他们的发展路径画像中,除总结两地地理空间相近、城市格局相类、产业结构演进逻辑相似外,还谈了一个颇有缘分化的巧同,那就是两座城市的地名中都有一个“山”字。

“山”,寓意着巍峨高远、伟岸雄奇、达观远大。“璧”立千仞、山高水阔,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拥时代潮流之大势者,也必当矗立于时代的最高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