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玉米(可爱的玉米轴)

可爱的玉米轴

苏立敏

初冬,天阴冷,灰白的天仿佛要下雪似的,不知怎么突然想起了玉米轴。玉米轴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算陌生,就是玉米穗去除玉米粒之后的穗轴,算是庄稼人很喜欢的一种柴秸。

收秋,说的虽是收获庄稼,其实家里可烧的柴秸也因收秋而充足了。家家有玉米秸、高粱秸、谷秸之类的软柴秸,也有棉花秸、修剪下来的树枝之类的硬柴秸。玉米轴作为柴秸是极受欢迎的。一来它不支支架架占太多地方,二来它烧起来没有什么烟尘。特别是过庙过节待亲戚的时候,蒸出的馒头和煮熟的饺子上不落一点儿烟灰,显得很干净很文明。

玉米穗虽是深秋收到家的,但玉米轴却多是在冬天收拾出来的。晴朗的天连续晾晒玉米穗,玉米粒消除了水分后在玉米轴上不是那么挤挤挨挨了,粒与粒之间有了缝隙。等天气陡阴,村里脱粒玉米的声音就连住了线。人们赶着在风雪之前把玉米粒打发到瓮里。小小的脱粒机上了房,连续几天不下房,顺着连间房子串门,脱粒了这家脱粒那家,直到一趟趟的金黄玉米变成一垛垛宣蓬蓬的玉米轴,庄稼人才放下心来。之后天愿意刮风就刮风,愿意下雪就下雪,再不用担心玉米籽发霉了。

天阴着,脱粒机隆隆响着,空气里飞着若有若无的小白絮絮。出得门来的乡亲不由自主往天空看,寻思着是不是雪花飘起来了。头发和衣袖上分明沾染了头屑一样的东西,可用手抚摸一下它并不化去,诧异几秒钟很快就醒悟过来:是玉米轴上的碎屑屑。玉米轴上面的碎屑屑是软的,玉米轴内心的瓤也是软的,软软的它们合力结出了硬朗的玉米籽。

闲下来的老人喜欢把玉米轴在房上垛得整整齐齐的,不过多数的人家不为玉米轴费心,把它们堆成堆儿,晴天时敞着,雪天时盖着,烧时上房背一篓下来烧,一季玉米打出的玉米轴,能烧整个冬天,若配上别的柴秸烧,能烧到春天去。

烧玉米轴的日子,厨房里是干净利索的,灶台前空荡荡的只有一个装玉米轴的旧篓子,篓边一个捅火棍就行,不像柴秸乱七杂八占很多地方。玉米轴的火不冒很高的火焰,但是凝聚成一团显得很有力量。右手抓几把玉米轴扔到灶洞里,就可以悠闲地拉一会儿风箱,不用老惦着往灶洞里添柴。

庄稼人串门是喜欢看炊烟的,炊烟正浓郁说明那家还没吃饭,估摸着炊烟淡下来人家吃了饭才去借东西或拉家常。但若烧的是玉米轴的话看炊烟就看不准了,明明觉得炊烟淡下来了,可进了门人家正烧着火。要么就是烟筒里看不见炊烟以为人家还没劳作回来,总之是用炊烟判断吃饭没吃饭的方法在烧玉米轴的时候就不灵了。

有了玉米轴,老奶奶缠线也勤了,吆喝孩子去捡一个最光滑的玉米轴来当线轴。老奶奶在玉米轴上把线缠成中间圆鼓鼓、两边尖尖的样子,用线的时候抻出线头来让玉米轴在线笸箩里打转,老奶奶的心情就没来由地好。

收玉米轴的人来都是开着大车来,带着许多麻袋,问他们收了玉米做什么,他们说是造纸用的。他们这样一说我就觉得纸张里有玉米轴的影子,觉得玉米轴里面最白最软的瓤像纸的质地。玉米全身都是宝,书上说干燥的玉米轴可以入药、制作饲料等,它入药有健脾利湿等功效,可以治小便不利,水肿,脚气,泄泻等病症。收玉米轴的人可能也不知道玉米轴有那么多作用,如果知道他们一定会说,那样庄稼人可能早早就懂得了玉米轴的各种好。

玉米轴也有很多种颜色,白色,黄色,深红色。脱粒后玉米轴的边角有时还带着秕玉米,吸引麻雀来啄,一房子一房子的麻雀赶不走。公鸡也上房吃玉米籽,公鸡的颜色配玉米轴的颜色让人想起“锦绣”一词,看着安安静静也热热闹闹的。玉米轴很便宜,半房子玉米轴也卖不了几个钱。有的人家为了把房子清理干净就卖了,多数的人家不卖,算着还不如留着自家当柴烧。

蒸玉米面饼子的时候也烧玉米轴,那锅玉米面的玉米籽可能就来自那些正在烧的玉米轴上,它们相伴了那么久,最后以这样的方式相见。玉米面在热锅里经受着炙热的煎熬,玉米轴在灶洞里用力燃尽能量,它们看似很平常,却也寓意了很深的哲理教人们热爱生活。有谁还记起它们当初紧紧依偎在一起,用手都抠不下来,若是单独剥一两个玉米穗,还得借助改锥来让它们分开。

想想玉米穗刚生长时,是先长一个玉米轴的,然后才一行一行在上面结籽。玉米生长的一程也不容易啊!玉米轴多像玉米的母亲,它和人类母亲一样,给孩子的爱也是分离。

作者简介:苏立敏,网名:小陈。中国金融作协会员,河北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出作品十七部。

迷人的玉米(可爱的玉米轴)(1)

壹点号 书卷文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