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往事篇(回忆篇动手)
今天,我跟儿子动手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有一次听一个朋友讲PPT,说他有动手掀桌子的能力,却有不动手掀桌子的修养,我听了很佩服。因为我动手从来都不行的。有本事敢动手的叫能力,没本事也敢动手的叫魄力,我既没能力,也不具备一腔孤勇破釜沉舟的魄力,所以一辈子做个书生,不敢轻言动手。
可是,毕竟也年少轻狂过,又生长在梁山好汉的故里,任侠好勇的习气乡间流行,打小也向往武功侠义,热爱英雄豪杰。那时候判定一个电影、录像或者小人书好不好看的唯一标准便是打不打,打就是热闹的,好看的,不打就不喜欢。
少林寺我进电影院看了两遍,一个同学看了八九遍,台词从头到尾几乎能背下来,那句“尽形寿不杀生,如今能持否?”是二十年后才知道的意思!小人书看《偷拳》,上中下还有续集,望穿秋水的等呀盼呀,隔几天就去新华书店柜台问下一集到了没有。杨露禅,陈家沟深入少年心,练习轻功,要一口大铁锅,里面装满了沙子,然后腿上绑上沙袋沿着锅边飞奔,速度越来越快,沙子越来越少,等到沙子没有了,只余下空铁锅的时候,再把沙袋一解开,立刻身轻如燕,轻功可成!
我就亲身体验过,那时正值青春期,又迷上了飞檐走壁,死缠烂磨的让老妈给我做一对绑腿沙袋,还要每个沙袋十斤重量,老妈敌不过一身芒刺的少年,到单位工地用簸箕铲了一堆沙子回来,用细筛子给筛出一些,然后铁锅炒制消毒,买了很致密的粗布给缝出了两个绑腿沙袋,至于重量,每个三四斤总有的吧。试穿一下,沙子不一会儿就都从沙袋上面挤到下面成了一团,于是再改进,用缝纫机把沙子分成若干个小长方体,就不扎堆了。第一天带上沙袋上学去就穿帮了,我小腿上面粗下面细,没走几步沙袋就滑到脚面上了,神功没成呢,众所周知了!所以我的轻功停留在穿沙袋那天的水平,没来得及跑锅沿就寿终就寝了!
我们老家说动手是打架的代名词,后来我知道打仗也可以叫动手,上初中时学校武力盛行,能用拳头说清楚的就不用嘴巴,学校还有斧头帮,一斤左右的小斧头,细长的柄,抡起来杀伤力极强,平时放在书包和抽屉里,需要动手时就别在后腰里,外套一盖,看不出来。我见过一次他们拿着斧头打架的场景,有砍的动作,也有虚张声势的成分,砍的人要做足了凶狠,被砍的人要给斧头足够的面子,最好是扔掉自行车撒腿就跑,回去再找人谈判对话,也可以约架,人约多了,场面太大了就得有更高地位更狠角色的大哥出面,最后该赔不是的赔不是,该请客的请客,吃了亏的可以打回几巴掌踢几脚出出气。
说这些,就是铺垫我从小动手能力就差,小时候有很多自制的玩具:用粗铁条做的铁环,搭上一根带弯钩的铁棍,投煤球炉的火钩子折一下最好用,如果为了显示高档,还可以在铁环上加两个小的铁圈,用细铁丝固定,滚起来有更丰富的声响。还有挑一个最饱满、个头最大的杏核,从中间剜一个孔,把杏仁剔除,把锡的牙膏壳熔化了,顺着漏斗浇进去,等锡凝固了,就做成了一个又沉又圆的锡核,去跟别的杏核PK。还有废旧自行车的链条拆下来,铳成一截一截的,去掉铆钉,用粗铁条硬皮筋穿起来,做成枪的形状,缠上花花绿绿的细塑料,装上火柴杆,能打出声光电的效果——真能把火柴杆射进树干里。再就是一个带弹头的空弹壳,越大越好,把弹头塞进弹壳,上面砸瘪了,穿个龙,系根细绳,弹壳上用小钢锯拉一道口,弹头下面垫一个摔炮,借助细绳把摔炮抛向高空,落下来弹头砸向摔炮,会发出很清脆的声响。
这些,我都有,都是最好的,但是我都不会做,因为我不擅长动手,是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帮我做,就因为我学习好,又是班长,就从小消受了不少同学的恩惠。
那个时候看的小说是港版的《射雕英雄传》,繁体字,十五本那种的,跑很远去书摊上借,按天算钱,一天一毛,心疼钱又沉迷于情节,就养成了快速阅读的习惯,从此后也几乎认识了所有繁体字,就是有点对不住副科的老师,他们的魅力可比不上靖哥哥和蓉儿。那时电视剧演《康德第一保镖》,情节记不住了,反正主人公叫霍殿阁也很能打的,动手能力强。一天下晚自习,跟伙伴一起聊着天往家走,正说到:要是我有霍殿阁的本事,把这一帮小混混全收拾了。也就这么寸,一个混混骑车带人在马路上划着之字走,一下子把我给撞倒了,一句话没说扬长而去。我一翻身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想想他们腰间的斧子,就没吭声,当然更没动手。
欲知后事如何,请待后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