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花园风景(美丽转山我家的后花园)

文|陈玲

我居住的小区东临有一座山,它叫转山。

它位于历下区奥体西路以西,经十东路以南,师大新村、荷兰庄园及财富中心小区以东,旅游路转山隧道以北,山体不高,据有关部门测量,海拔为210米,山体面积450亩。转山隧道从它南部山体下面穿过。

转山,是济南市众多山峰中的一座,名不见经传,它不像千佛山、燕翅山、华山、茂岭山、五峰山、北大山那样,要么是宝贵的历史遗存,要么有美丽的传说,要么具有某一纪念意义,让人们耳熟能详。它没有深奥的典故,没有美丽的传说,更不是名胜古迹,但它却是我每天必去的打卡之地。山上空气清新、风光优雅秀美、环境逸然幽静,是健步休憩的好去处。

乡村花园风景(美丽转山我家的后花园)(1)

2007年,我由市中心选择到东部来安家,主要是看好东部良好的人文环境。当时这个片区还是一个待开发的处女地,楼盘不多,好像只有银座花园和荷兰庄园。转山西路由于多年失修,汽车碾压出的车辙纵横交错,坑坑洼洼,一会儿大坑,一会儿土丘,一会儿又是乱石子路,车在路上颠簸难行,有时颠的厉害,似乎连方向盘都握不住,为了选择相对好走一点的路,车子只能在路上蛇行。遇雨天、雪天路上更泥泞不堪,行人根本无法通行,第一次开车来看房,正是冬季雪后的一天,车在路上像扭秧歌似的,七颠八拐,小心翼翼走了好半天才到。

进入小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座山体——转山。当时开发商为了增加小区的卖点,投资将山体的西坡进行绿化美化,做了景观小品——奔马图雕塑,两边各有两只松鹤亮翅,修筑了上山的路,安装了路灯,修建了几座亭台楼阁及别具一格的大风车,这些景观极具吸引力。

入住后才发现,光鲜亮丽的景观到半山腰就戛然而止了,这部分山体只是转山的一小部分,其它大部分山体都是残垣断壁,杂草丛生,荆棘遍地,属典型的野山、荒山。有一次,我和爱人决定来一次“探险”,到山顶上一探究竟。我俩每人手持一根棍子探路,由于杂草很高,根本看不到前行的路况,只好用棍子拨开杂草看准了再迈脚,有时被荆棘缠住,有时被横七竖八的灌木丛挡住去路,有时被困在悬崖峭壁边,只好蹒跚下去,另辟蹊径。

山顶上树木稀少,山石裸露。山的北半部中间有一个山凹,将山分成东、西两个山头,山凹里杂草乱石间零星地建有墓地,据当地居民讲,那是转山公墓,看来管理也不是很规范。私挖乱开现象时有发生。有一段时间,转山公墓大规模的扩建,就连西部的山顶也没放过,运来了沙石水泥,据说要建一个规模大、规格高的家族墓穴。幸好有好心人发现,才制止了在山顶乱建公墓的行为。

同时,居民开山种地的现象比较盛行,把它当成自家的“自留地”。山脚下,山坡上,凡是稍微平坦、有土的地方都被开成菜地,原来的植被遭破坏,树木被坎伐,更有甚者,山上唯一的一块沼泽地也没放过,将芦苇伐掉种菜。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有人竟然破坏已有的绿化带。

山下路旁种了一片连翘,每到春天,连翘花盛开,金黄一片,恰似在山脚下围了一条黄色彩带,和山坡上的苍松翠柏相互映,层次分明,立体感极强,煞是好看,有的居民竟然将其砍伐后开辟菜地。顷刻间,山脚山坡,黄土裸露,装水用的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铁桶、塑料桶、破旧泡沫箱等散落于山上山下各个角落,有的甚至将大的汽油桶也搬上山盛水,放眼望去,一片狼藉。

开发商原来在山坡上打造的景观,由于疏于管理,风吹日晒,年久失修,已破落不堪,几座亭阁斑驳陆离,失去了原来的风采,大风车也由于锈蚀,铁制风轮散落于地面,支离破碎,只剩下一个基座。修砌的城墙有的也被人拆了,围起菜地,唉,当年精心打造的美丽景观已风光不再了。

大家知道,济南又名“泉城”,以独一无二的“七十二名泉”著称,“山”从来都不像“泉”那么有名气,但通过历代文人墨客对济南风光的经典描绘,却突显出了“山”是这美丽风光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一个城市没有水,就缺少了灵气,没有山,就缺少了伟岸和厚重,更何况山体是城市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保护生态多样性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乡村花园风景(美丽转山我家的后花园)(2)

自2014年起,济南市政府根据“加快城区山体绿化,建设美丽泉城”的工作部署,开展了“山体生态修复及山体公园建设”项目,共对25处山体进行修复和山体公园建设,其中历下区6处、市中区10处、槐荫区3处、历城区3处、天桥区1处、长清区2处。经过多年的努力,原来破损残缺的野山、荒山,摇身变成了生态茂盛的绿色氧源,居民健步休憩的“后花园”。我很幸运,所居住的小区东临的转山,就是25座山体公园之一,从此,我们小区就有了自己的“后花园”。

在一个春意盎然、风和日丽的上午,我沿着新开辟林间小路,闻着一路花香,听着一路鸟鸣,欣赏着应季怒放的不知名的鲜花,拾级而上。来到半山腰,眼前一亮,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铺就的大路出现在眼前。路的一边是高高的断崖绝壁,绿意盎然的爬山虎爬满断崖,远望,恰似一条绿色的长城;断崖上栽种了月季、连翘等,金黄色的连翘花和五颜六色的月季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与山上的松柏和断崖上的爬山虎梯次分布,相映生辉。另一边则是深沟峡谷,为了游客安全,路边都安装了木制或铁制的防护栏(网)。护栏上爬满了蔷薇,春天,蔷薇花竞相怒放,姹紫嫣红,好似一条鲜花编织的彩带。路上还安装了太阳能照明路灯。走在这样的登山路上,心情别提有多轻松惬意了,不知不觉,轻轻松松地就登上了山顶。

到了山顶,眼前的景象令我为之一震,原来裸露的山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茂密的侧柏和常绿的灌木,间或种植部分白蜡、紫叶李、黄栌、火炬、海棠、樱花等,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还栽种了迎春花、蔷薇或藤蔓月季。打造了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遥相呼应,开花植物与色叶植物相间种,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立体画廊。

春天,满山的山枣花香、蔷薇花香、松树的清香及各种叫不上名字的野花香交织在一起,汇成一种特别的香味,令人陶醉,令人心旷神怡。站在山顶,清风扑面,神清气爽。放眼望去立马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吟出了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著名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山顶上还搭建了供游人们观赏美景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举目四望,山下美景尽收眼底。西南方向与另一个山体公园——牧牛山遥相呼应,远远望去,峰峦叠嶂,郁郁葱葱,与山下一排排一座座红瓦灰墙的居民楼相互映,宛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放眼远望,大半个济南尽在眼下,经七纬二路口农行大楼也纳入我的视线,大楼顶上的宝石清晰可见。若是皓月当空的夜晚,万家灯火,华灯齐放,再加上座座高耸入云的商务大楼上变幻多彩的霓虹灯,恰是正在上演的一场七彩灯光秀。

向北望去,东部新城的中央商务区,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一座座地标性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山东省博物馆、美术馆的入住给这一片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和艺术氛围,最近刚开业的大型综合体——万象城更是给这里带来了活力。

俯身下望,平坦开阔的旅游路穿山而过,它是和经十东路并行的、连接东部新城的重要交通要道,它的开通,大大缓解了经十东路的交通压力,为周围的居民出行带来了便利,若到上下班高峰时段,路上车流如织,就像一条长龙,一眼望不到头。

信步下山,一座凉亭纳入我的视线,它座落在半山腰,走近一看,“邀月亭”几个字映入眼帘,我情不自禁地地感叹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亭子旁边开挖了一处景观湖,湖内栽种了美丽的睡莲和芦苇。夏天,满湖的睡莲竟相开放,湖里还放养了红色的锦鲤,鱼儿在湖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时而露出身子供游人观赏,时而躲到宽大的睡莲叶子底下,像故意和游人捉迷藏似的。

“邀月亭”临湖而建,坐在亭子里,就能观赏到湖里鱼儿和睡莲嬉戏的美景。脑海里时而会出现这样的幻境,在风清月朗的夜晚,邀一众好友,坐于“邀月亭”把酒吟诗赏月,那该是怎样的一番景像,又该是何等的惬意呀。时而又幻想唐朝诗圣李白坐于亭中,把酒邀月,斗酒诗百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正当我陶醉在无限遐想之中时,一阵美妙优扬的音乐,将我的思绪带回到现实,顺着音乐寻去,一块平坦的小广场出现在眼前,广场上活动的人以老年人居多,有的跳广场舞,有的打太极拳,有的做“八段锦”,每个人都做的十分投入。人们沐浴着和煦的阳光,享受着徐徐拂面的微风,有的还有爱犬陪伴身边。

广场边,一个用漂亮的石条石板做围栏砌成的池子,引起我的注意,正纳闷其用途时,从我身边路过的两位游客也在议论此事,原来这是蓄水池,平时蓄满水栽上睡莲供游人观赏,万一发生山林火灾,池中取水,以解燃眉之急,这种池子山上大约有五、六个。我十分佩服设计者们能有如此周全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其防患未然的设计理念。

乡村花园风景(美丽转山我家的后花园)(3)

山上不仅精心打造了诸多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各种便民的服务设施也不得不让我佩服设计者的良苦用心,更是政府还山于民宗旨的充分体现。山的各个方向都开辟了大大小小多条山路,方便游客上山;在山间小路旁边,开辟了多个林下休闲健身小平台,设有休息座椅、各种健身器材等,供游人登山途中小憩;每一个岔路口都设有指路牌,对不同区域进行明确标识;更令我感动的是,还建有两座供山林护卫人员休息的漂亮小房子,并配有卫生间,这样暖心的人性化的服务设施令游客们赞叹不已。

下山路上,各种各样的石刻不时的进入我的视线,这些石刻彰显了历下区政府建设美丽泉城,打造生态历下的信念和决心。

乡村花园风景(美丽转山我家的后花园)(4)

如今,转山能有如此美丽的景致,完全得益于市政府开展的“山体生态修复及山体公园建设”项目。2016年,这一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是国内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济南的“山体公园”项目是该奖项自2001年设立以来,唯一以城市山体生态修复为主题的获奖项目。我很荣幸生活在这样一座重视生态保护的城市里,有这样美丽的山体公园为伴,这该是何等的幸福啊。

如果你来我家做客,我一定带你到我们的“后花园”走一走,看一看,亲眼领略一下那旖旎的风光,亲身感受一下这独特的美景,呼吸一下带有花香草香的新鲜空气,我想你一定会陶醉其中。只听我说不算数,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

作者简介:陈玲,1984年毕业于山东经济学院,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现为农行济南市分行退休干部。

乡村花园风景(美丽转山我家的后花园)(5)

【壹点号 山东创作中心】出品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