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考枫桥夜泊为何会错(诗词大会考枫桥夜泊)

经常有朋友问我:“一首古诗,寥寥数字,能有多大魅力?”每次面对这类问题,笔者都会对他们说,你去读一读《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词大会考枫桥夜泊为何会错(诗词大会考枫桥夜泊)(1)

就是这28字小诗,捧红了苏州城几大景点,让寒山寺、枫桥成为了无数文艺青年向往之地。就连诗中提到的那鼎钟,都一度被争抢。至于它的作者张继,如果没有这首诗,也就是唐代诗坛的一位三流文人,有了这首诗他成了一位顶级文人。这就是一首28字古诗的魅力。

因为年年入选课本,这首诗的意思连小学生都基本知道,但它有一次出现在诗词大会上时,还是难住不了不少高手,这是为何呢?我们来看看这道题:

一首当代流行歌曲使这首唐诗流传更广,而这首唐诗又使一座寺庙广为人知,这首诗是?

A.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B.张继的《枫桥夜泊》 C.李白的《夜宿山寺》

诗词大会考枫桥夜泊为何会错(诗词大会考枫桥夜泊)(2)

这道题的答案是B,虽然另外两个选项也都是千古名作,但这次重点考的也就是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当时场上攻擂资格赛的选手虽然答对了,但是百人团还是有不少人答错,这些人基本上都是经过选拨才能入选百人团的高手,所以对于他们为何会答错,场上的康震和董卿其实都不太明白,董卿还皱起了眉头,不理解大家是怎么想的。

后来还是康震说出了一个事实:《涛声依旧》这首歌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确实有点儿老。于是为了唤起大家的记忆,董卿甚至当场唱了几句,这也引起了不少观众的集体回忆,有观众表示:这题80后不该错,这歌太熟悉了!有一些更年轻的观众则表示:原来是这首歌是诗改编的!

诗词大会考枫桥夜泊为何会错(诗词大会考枫桥夜泊)(3)

1993年,一首带着古典韵味的流行歌曲,开始风靡大街小巷。毛宁的独特的嗓音,加上优美的歌词,让这首歌成为了70后,80后等几代人的美好回忆,“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也成为了当年的流行语,后来宋丹丹等人在小品里也用过。

笔者小时候听这首歌时,并没有意识到它是由《枫桥夜泊》改编而来,还以为单纯是词作家太牛,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这首歌的词曲人名叫陈小奇,是我国知名的词曲作家,他写出了《我不想说》、《高原红》、《大哥你好吗》等众多经典流行歌曲,《涛声依旧》就是他根据张继诗的意境改编而成,大家看看歌词:

诗词大会考枫桥夜泊为何会错(诗词大会考枫桥夜泊)(4)

与其说它是一首歌词,笔者更愿意把它当成一首现代诗来解读,因为不管是从语言上,还是从意境上来看,它都有诗一样的美感。它之所以能迅速得到大家的认同,最大的原因就是它完美地诠释了1000多年前的那场失眠。

1245年前,安史之乱发,皇帝奔蜀,文人们则纷纷跑到江浙,张继就是其中一个。一路南下终于到了姑苏城,但他却面对着满眼秋霜失眠了。他在想什么?或许想的是自己的未来,好不容易考中了进士,却时运不济,一介书生的他在兵荒马乱的时候该何去何从。或许是为家园担忧,羁旅在外多年,故土的亲人一切可安好?或许他在为大唐发愁,昔日强大的大唐,还有未来吗?总之,他这场失眠成了写愁的代表作。

诗词大会考枫桥夜泊为何会错(诗词大会考枫桥夜泊)(5)

陈小奇的歌词,融入了现代人的情怀,意境悠远,全诗虽然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愁,但却哀而不伤。它完美地诠释了“渔火”和“钟声”的力量,温暖双眼的渔火,敲打着人心的钟声,都改得很有特色。同时,为了让今人拥抱古人的情怀,诗人提出了船票的意象,船票成了跨越千年的连接点,带着我们走向千年前的那个秋夜。这样的安排,确是很巧妙的。

诗词大会考枫桥夜泊为何会错(诗词大会考枫桥夜泊)(6)

正如很多观众说的,80后一般是不会错的,因为当年这首歌确实太红了。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会问“一首诗能有多大魅力”的朋友,其实很多不太相信藏在诗歌文字中的能量,在他们看来这些诗歌远没有任何一项科学发明来得重要。但笔者想说,小到个人,大到任何一个民族,其实都是需要人文力量的,它是属于一个集体的回忆,是有力量的。就像《枫桥夜泊》和《涛声依旧》一样,它们曾在多少个场合,让多少人产生共鸣,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诗词大会的这道题,屏幕前的您能答对吗?您是否还记得17年前的这首歌?欢迎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