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的意思相同的成语(成语得意忘形出自何处)

得意忘形的意思相同的成语(成语得意忘形出自何处)(1)

“得意忘形”是从“当其得意,忽忘形骸”而来。语出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的《晋书·阮籍传》。

《晋书·阮籍传》在描述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所说:“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

  • 阮籍(210一263)字嗣同,开封人,三国魏时诗人,曾为步兵校尉。阮籍生于魏晋易代之际,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后来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隐士。阮籍本来很有抱负,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对执政的司马氏集团非常不满,又不敢明白地表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只得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纵情于山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

得意忘形的意思相同的成语(成语得意忘形出自何处)(2)

竹林七贤之一 阮籍

  • 此外,阮籍还以写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如:在非常著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中,阮籍就用迂回含蓄的语言来表达了忧国和避世的心情。他的好友嵇康和他一样,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对司马家族的统治也抱有轻蔑和厌恶的态度。除嵇康外,阮籍的好友还有山涛、向秀、刘伶、王戎以及自己的侄子阮咸。他们七个人经常聚在一起,在山阳竹林之下,闲谈、狂饮、作诗、弹琴,高兴时就纵声狂笑,不高兴时就痛哭一场,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在这七人当中,阮籍大概是最为疯癫的了,尤其是在喝醉的时候,常常哭笑无常。因此史书中描写他时说到“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元·鲜于必仁《折桂令·画》:“韦偃去丹青自少;郭熙亡紫翠谁描;手挂掌拗;得意忘形;眼兴迢遥。”

  • 得意忘形,应该有两层含义。原意是指得其意,即其思想精髓,而不必计较形,即表现形式;但是后人引申的意思,指因心意得到满足而高兴得失去常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