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物食物哪些人不能吃(用对地方是宝物)

发物食物哪些人不能吃(用对地方是宝物)(1)

■王云涛/绘

“感冒了不能吃鸡肉”、“过敏人士要慎吃海鲜”、“脾胃不好的人少吃糯米”……岭南人注重养生,注重戒口,对中医的“发物”避之不及。

“发物”二字很多人都听过,然而,何谓发物?却只有模糊的印象。中医专家表示,发物并不是一个明确概念,因人而异、因体质而异。对于有些人来说,发物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但同样的发物,对某些人又有养生之效,要辨证对待。

何谓发物?

是否为发物,与性味、疾病、体质有关

“中医的发物没有明确的定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肿瘤科副主任曹洋说,所谓“发”,是激发、诱发的意思,发物能够诱发某些疾病或症状。具体来说,食用某种食物,可能原来没病变致病;原来有病的,致旧病复发;在患病过程中,加重病情的,都可以称之为发物。例如感冒中的人并不建议吃鸡肉、鸡蛋等食物,对感冒的人来说,鸡肉、鸡蛋就是发物。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鸡肉、鸡蛋一定是发物。对于不感冒的人来说,鸡肉、鸡蛋有其富含的营养物质,是日常的营养物,未必是发物。

“发物与食物性味、疾病、个人体质都有关系,是一个相对概念。”曹洋说,判定一个食物是不是发物,首先要看食物的性味,是否容易诱发疾病或症状。例如羊肉在夏天食用,对于多数人来说,阳气较旺,容易引起上火,就是一种发物。其次,发物还与疾病有关,例如有些人吃虾蟹容易引起过敏症状,对这些人来说,虾蟹就是发物。再者,发物还与个人体质有关,例如雪梨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滋养降火的水果,但对于体质虚寒的人来说,雪梨性味偏凉,是一种冷积发物。

辨证看待发物

用对地方是宝物,用错地方是垃圾

如上所述,一个食物是否会被列为“发物”,不仅与食物本身的特质有关,还与疾病、体质等因素相关。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一竿子打死发物,正确食用发物、避开发物的不良影响,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曹洋表示,发物用对地方是宝物,用错地方是垃圾。例如高尿酸人群、痛风患者,要少吃豆制品、海鲜等发物;炎症、肿瘤患者要少吃生热、动血的发物;大病初愈者要少吃油腻、气滞、湿热的发物,避免影响脾胃消化;感冒患者体质虚弱,最好清淡饮食,避免各类发物。

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糯米是一种湿热发物,不适宜多吃。但对于中气不足、气血虚弱的人来说,适当食用糯米又有弥补中气的作用。牛羊肉对于体质燥热的人群来说,容易引发上火,但对于体质虚寒的人群来说,有一定的温补作用,特别适合在冬季补阳气。

常见6类发物

1生热发物

●典型食物:生姜、大蒜、辣椒、花椒、羊肉、牛肉等

【忌】:阳气上亢、阴虚内热者,普遍人群夏季食用

生热发物本身阳气较旺,容易上火。在阳气旺盛的夏季,普遍人都不建议食用,阳气上亢、阴虚内热者尤甚。

【宜】:脾胃虚寒者,普遍人群冬季食用

生热发物有时候是绝佳的温补食物,特别是在冬季,有助阳的作用,可适当补充。

2冷积发物

●典型食物:雪梨、西瓜、柿子等生冷水果

【忌】:脾胃虚寒、寒症体质

冷积发物性味偏凉,对于体质虚寒者来说,容易加重虚寒症状,引起脾胃不适,应当少吃。

【宜】:阴虚内热者

冷积发物对阴虚内热者是绝佳的降火良方,特别在夏季。

3湿热发物

●典型食物:糯米、芋头等

【忌】:脾胃虚弱者、痰湿体质

湿热发物对于多数人来说,都不适宜多吃。这种食物较难消化,多食容易引起湿滞,引发脾胃不适和其他症状。

【宜】:根据具体的食物而定

湿热发物并不绝对不好,例如糯米对于脾胃不好的人来说是湿热发物,但对于中气不足的虚弱人群,有一定的补气作用。芋头也有一定的调中气的作用。

4气滞发物

●典型食物:芋头、薯类、莲子等

【忌】:脾胃虚弱者

气滞发物容易引发气机不通畅,特别对于脾胃虚弱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胀、没胃口等症状。

【宜】:根据具体的食物而定

莲子虽然是气滞发物,但同时也适宜用来滋养体虚者,是老少皆宜的滋补品,特别对久病、产后、老年虚弱者有好处。

5动血发物

●典型食物:辣椒、狗肉、公鸡

【忌】:阴虚实热者、疮疡患者、肿瘤患者

动血发物吃多了容易生风动血、上火,阴虚实热者、肿瘤患者需要戒口。另外身上长疮、发炎者,吃动血发物也容易加重症状。

【宜】:根据具体的食物而定

动血发物对于一些体寒者有温补作用,不过,总体来副作用相对较大,不建议作为食疗方式。

6动风发物

●典型食物:虾等海鲜、茄子、木耳等

【忌】:过敏人群、痛风患者

对虾过敏的人群很多,食用容易导致身体出疹,引起过敏症状。海鲜对于痛风患者来说也是发物,容易诱发疾病。

【宜】:根据具体的食物而定

虾等海鲜对于不过敏的人来说,富含优质蛋白质,是良好的营养物。鲍鱼、鱼胶虽为海鲜,但很少过敏,并且有滋阴养血的功效。专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肿瘤科副主任 曹洋 新快报记者 林恒华 通讯员 张秋霞g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