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除反刍思维(浅谈反刍思维)

生活中的你或者会遇到这样一些人,遇事后常常会陷入不停思考的漩涡,一遍又一遍地回想,给自己带来焦虑,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如何破除反刍思维?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如何破除反刍思维(浅谈反刍思维)

如何破除反刍思维

生活中的你或者会遇到这样一些人,遇事后常常会陷入不停思考的漩涡,一遍又一遍地回想,给自己带来焦虑,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

比如面试后,会不停地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某句话说的有些欠妥当,好像显示出自己的不自信?面试官的那个表情是什么意思?自己通过的比率有多大?比如跟领导谈话后,觉得领导误解自己又没有去澄清,类似事件一件一件冒出头脑,或者希望领导怎么说自己心里才舒服?还可能后悔自己有些好的建议的话没说出口等等;再比如跟朋友一起出行,经常会琢磨朋友某些话究竟什么意思,是真心赞同自己还是说反话?或者自己的言行举止得当不,有没有影响到大家的情绪?种种反复性思考非常消耗人的意志和精力,常常使人精疲力尽,陷入负性情绪之中不能自拔。这些就是思维反刍的表现。

那么,思维反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就是强迫性地翻来覆去地思考同一个事情以及情绪体验,被这些事情及情绪像漩涡般死死吸住,不能自拔。

区分下思维反刍和我们日常所说的反省深思有什么不同?思维反刍者,常常将目光聚焦到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和自己体验的感受上,却不能积极面对和解决,是一种非适应性的应对方式,也是一种病理性的认知风格,当个人体验到自己所重视的事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个人的专注力会锁定在获得重要目标的想法上,脑海不断思考的内容具有弥散性,不具体,且多是指向自己的负性信息,失控后,会陷入负性情绪之中。而反省深思是有目的的,向内地解决问题,试图找到正确的或者更好的解决办法,不断地思考原因,结果,解决办法,权衡利弊等等,重要的是思考可控,类似于曾子说的,我每日三省吾身,也像我们现在推崇的复盘一词。

有思维反刍的人常常说,“我总是这样想很多/我无法控制我的思想/我无法集中精神做事情”

对于陷入思维反刍的人该怎么办呢?以下方法可以试试,是会有帮助的。

1.不要挑战压抑情绪

当焦虑,恐惧,愤怒,无望来临时,察觉到自己情绪,不跟情绪对抗,深呼吸,告诉自己任何情绪都会过去,让情绪处于一种流动状态,感受他,和他自然相处。

2.转移注意力

发现自己陷入反刍时,把注意力切换到能给自己带来愉悦和效能感的事情上,比如可以画画曼陀罗,唱唱歌,跑跑步,做做美食等等。

3.表达性书写

书写比口头表达要慢很多,可以降低个体的信息加工速度,从而降低了对个体认知习惯的影响。书写还能使个体获得重新评估消极事件的机会,避免自动化的消极思维模式。同时,这也是一件完全私密的事情,可以让人肆无忌惮地表达情绪与想法。

4.控制引发反刍的因素

如果某人某时某事容易引发自己的思维反刍,就选择刻意远离某人某事。时间上如果暂时无法避免,可以先规定一段时间去反刍,尝试主动控制。

5.理性分析改变认知

分析事件的可控性,那些因素不能控制,那些自己可以控制,学会接受不能改变的,积极面对可以控制改变的。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自动化负性思维,改变自己的概括化的,绝对化的,糟糕至极的不良认知,分清事件和人,不贬低自己。

如果这些方法对你改变甚微,别怕,你还有心理咨询之路可走。

对于这些常常强迫性迷失和沉溺在事情细节之中的人,咨询师通过跟你充分的交流之后,会向你指出,你之所以这样做,可能是因为害怕将会失掉什么,如果,你遗漏了什么没做好,你将不能获得完美,进而害怕将会被惩罚,所以你才用一遍又一遍不断思考某事来惩罚自己。此刻的你,跟咨询师好好探讨你经历了什么?害怕再次体验被惩罚后的罪疚感?以至于你需要自我惩罚。相信你自己是自己的拯救者。

本文作者已设置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