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 水中毒(深圳一女子喝水中毒)
最近,深圳有位女子为做B超喝水憋尿,一次性喝下了3200水,之后出现了恶心呕吐、手脚抽搐等症状。就诊后,医生确诊为为“水中毒”,抢救4小时才脱险。医生提醒:不要一次性饮用过量的白开水,否则容易增加水中毒风险。
“水喝多了也会中毒”,并不是一句笑话,而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中毒风险”。
那么,“水中毒”是如何产生的?医生说的“一次性饮用过量的白开水”,多少是“过量”呢?
下面来仔细讲解。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基本上都是在液体环境中进行的。这个“液体环境”的基础,就是钠等电解质构成的溶液。
这个溶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必须保持在合理稳定的范围,各项生理活动才能够正常进行。
当人体轻度脱水,会感到口干舌燥,而严重脱水导致电解质浓度过高,就会出现更多症状,极度严重时会失去知觉,以至于死亡。人在断水的状态下,能够坚持的时间比断食更短。
当摄入过量水而没有适当补充钠,会导致血液中的钠浓度降低而出现低钠血症,也就是“水中毒”。在这种情况下,人体组织中的电解质平衡被打破,会有更多的水渗到人体组织中,导致恶心、呕吐、头痛、抽搐、血压降低、心律失衡,甚至呼吸困难、昏迷和死亡。
那么,喝多少水会导致“水中毒”呢?
水中毒的原因,其实血液中积累的水太多。这取决于喝水的量以及喝水与排水的速度差。
对于一个肾功能健全的成年人来说,每小时大致能够排泄掉0.8到1升的液体。如果1小时内喝下的水比这少,那么就能够顺利排出,维持血液的电解质浓度处于稳定状态。如果喝得更多,就会导致血液中的钠等电解质被稀释。如果稀释不多,那么人体还能够承受;稀释太多,就出现低血钠症状而“水中毒”了。
在文献中,高强度运动和新兵训练是最容易出现水中毒的场景。因为天热或者出汗很多,他们往往会喝大量的水以“防止脱水”。尤其是喝水的时间会很集中,从而导致低血钠症。根据国军方的记录,1996到1997年的新兵训练中出现了17起低血钠病例,其中9个病例是在一小时内喝下了近2升水。此外,200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有一项研究指出:六分之一的马拉松运动员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低钠血症,原因可能是饮水过多而导致的血液稀释。
极端的水中毒案例导致死亡,虽然不多但也确实存在,比如:
2014年,《每日邮报》报道一名17岁的高中生,在橄榄球练习中喝了四加仑的水后死于水中毒——四加仑水,大致相当于15升。
2002有一项研究,调查了几起军队中的水中毒事件(其中3起死亡),发现都是在几个小时内喝下了至少5升的水(一般是10-20升)。
2007年,《科学美国人》的一篇文章提到,一名28岁的妇女在一场“喝水比赛”中死亡,她的喝水量是三个小时内喝下了6升。
喝多少会就会导致“水中毒”,跟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密切相关。一般而言,一个小时之内喝水不要超过1升——即便是大量出汗和运动,每小时也不要超过1.5升。如果肾脏功能不全,或者有尿崩症和肠胃炎,就需要更加谨慎,少量多次地慢慢喝。而新闻中那位深圳的女士,一次性喝下3.2升的水,实在是相当危险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