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上山采茶叶(片片采来片片香)

“片片采来片片香,采茶姑娘满山岗”

——记国家级非遗龙岩采茶灯

  《采茶灯》于2005年被列为首批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龙岩采茶灯”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采茶灯起源于龙岩市新罗区苏坂乡美山村,民间流传迄今有两百多年历史。早期的采茶灯,融说唱、舞蹈、戏曲为一体,从音乐、舞蹈到服饰都保留了古中原的遗风。“灯”与龙岩话的“丁”同音,寓意添丁发财、人口兴旺,是一种被人们视为吉祥的舞蹈,多在新年、庙会、喜宴期间表演。歌舞起源  神话由来 关于采茶灯,民间流传着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龙岩苏坂美山村有七位茶女上山采茶,下宫山时遇上大雨,恰好山中有一处山洞,她们连忙跑入洞中躲雨。忽然大雨渐渐停下,一道彩虹惊现洞前,这时从彩虹上飘下四个如花似玉的仙女。仙女们看到这青山绿水,满山茶园的景色无不感叹,便情不自禁地起舞。躲在洞里避雨的茶女们由惊恐到被她们的歌声感染,静静聆听她们歌唱,欣赏她们舞姿。仙女们发现她们后热情地邀请她们共舞。直到第二天天亮,放晴了,仙女们也乘云归去,茶女们回到家将所见所闻告诉乡亲,同时也将这支舞蹈传承下来了。  历史溯源 采茶灯据考是在19世纪中期开始流行于龙岩苏坂美山一带,当时一般只在春节至元宵这段时间才有“采茶灯”表演,而且是以村社竞赛的方式呈现。  往上溯源,明末清初,广东“采茶灯”传入龙岩地区,并受到大众的喜爱。到清代中后期,采茶灯开始盛行于龙岩地区,并且融入了闽西本土汉剧的元素,慢慢演变为以歌舞表演为主体,结合说唱和小戏为一体的表演形式。艺术特点  采茶灯一般由十至二十位不同角色的演员共同表演,讲述的是茶女们在“茶公”和“茶婆”(即领队)的带领下上山采茶的过程。  她们先在前山采茶,称为“正采”,之后又到后山采茶,称为“倒采”。采茶完毕后,当她们满怀劳动的喜悦踏上归程时,茶香引来美丽的蝴蝶翻飞起舞,于是茶女们放下茶篮,欢快地追逐蝴蝶,称为“扑蝶”。  采茶灯是结合歌、舞、诗为一体的综合舞蹈。紧贴人们生活,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春夏秋冬上山采茶叶(片片采来片片香)(1)

  歌 采茶灯的音乐根据歌舞情节分为《正采》《倒采》《扑蝶》三个主要部分,在表演过程中,三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连接,通常在《扑蝶》之后再现一次《正采》的音乐,全曲四个部分的音乐正好形成起、承、转、合的总体结构表现。  《正采》与《倒采》主要描述了茶女采茶的劳动场景,情绪欢快,气氛热烈,均带有多段唱词。《扑蝶》是不带唱词的纯音乐形式,其表现更细腻、更具艺术想象空间和舞蹈画面感。  同时,在伴奏上,采茶灯也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采茶灯”最早的伴奏乐器是鼓、钟、箫、钹、唢呐、钲等,后来加入了二胡、三弦、板胡等;伴奏上还把原扑蝶以民间鼓乐“饶平吹”、唢呐伴奏,改为用龙岩静板乐队伴奏,加上龙岩灯仔鼓配合,静板队的乐器即是扬琴、笛子、二胡、三弦、板胡等。  舞 采茶灯的基本舞步有48种之多,舞蹈表演中分为扑蝶和采茶两个部分,其中很多步伐舞动十分大胆,展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粗狂、风趣的性格。表演者身体动作与队形相配合,形象的展现了茶姑走过路途遥远的石道,走过独木桥的生动场景。舞蹈与队形不断变化交映,整体效果十分动人。  在舞蹈服装道具上也颇具特点,人物服饰方面由于受到河洛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中原文化的某些特征。龙岩地区系河洛文明地区,服饰上带有显著的河洛文化遗风,无论是茶婆的宽边襟衣和罗裙,还是茶公身穿汉衣和腰巾,或采茶姑娘们的大红彩莲衣,都是中原汉人的打扮特征。  “舞蝶”的服装和道具,是歌舞《采茶扑蝶》的一个标志性艺术造型,舞者一般身着亮丽的舞蹈服装,外披一件轻飘纱状的装饰有色彩或亮片的斗篷式披肩,头戴冠饰,手执以竹篾为主要材料做成的精美生动的彩色蝴蝶。  采茶灯的舞蹈道具是花灯与折扇,这两种道具很好地烘托了舞蹈的基调。  舞蹈最初使用的“花灯”是由竹子制作而成的菜篮,并且需要鲜花加以点缀。花篮里面装上灯油,表示采茶灯花篮,当时采茶的时候,由于路途遥远,起身较早,为了能够照清道路,需要提灯而来。等到天色渐渐亮起,姑娘们就会熄灭手里的灯盏,将其作为装茶的竹篮使用。  舞蹈中使用的另一种道具是折扇,在“采茶灯”表演的过程中,纸扇不仅能够模拟蝴蝶等形象,还能够成为姑娘们遮阳所使用的工具,还能够模仿扑蝶的动作,灵动自然。  诗 歌、舞、诗这三个要素中,以语言的抒情表达能力为最弱,因此歌舞《采茶灯》中的语言特色主要体现在茶婆茶公的即兴道白方面,这些顺口溜式吉祥的土语,主要是根据表演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气氛即兴编出的,对活跃表演现场气氛,呈现地方特色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某次表演中茶婆的道白:“一年过了又一年,富贵两双全,今晚花灯到,生下儿子中状元”,这种吉祥之辞和茶公茶婆作为丑角的逗乐表情与动作相互配合,将舞蹈与诗歌巧妙融合在了一起,显得惟妙惟肖、十分生动。  龙岩歌舞《采茶灯》采用的唱词与道白融合,快板与山歌并唱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利用音乐表达感情的重要作用,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同时辅以舞蹈表演还营造出载歌载舞的欢快气氛。传承保护  传承人 黄淑霞是采茶灯省级传承人。自12岁进入龙岩民间歌舞团,跟随温七九老师学习山歌戏的表演和编排技艺开始,黄淑霞就与采茶灯结下不解之缘。从当年的“采茶少女”,到如今的“采茶阿婆”,她为传承和发扬采茶灯倾尽一生的年华。  12岁那年,还是小学生的黄淑霞进入龙岩民间歌舞团,成为一名山歌戏演员,由此与“采茶灯”结缘。从茶女演到茶婆,从台前走到幕后,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加,师承于温七九先生的黄淑霞艺术造诣逐渐深厚。“采茶灯传承到阿霞老师身上时,又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李雨民说,有专业舞蹈基础的黄淑霞在保留采茶灯古老元素的同时,还吸收其他民间艺术成分以丰富其表演形式,经其改编的采茶灯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正是在她的手上,采茶灯被编排成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规模的30多种版本,使其成为大众化的文艺表演。

春夏秋冬上山采茶叶(片片采来片片香)(2)

  作为采茶灯非遗传承人,她忘不了身上的责任,经常深入校园为孩子们传授采茶灯技艺。  2016年,新罗区文体广新局、新罗TV、苏坂镇政府联合举办“寻找小小采茶灯传承人”活动,邀请黄淑霞担任艺术总监,共筛选了24位来自各乡镇学校的小演员作为传承火种,组成“小小采茶灯传承人艺术团”,利用暑假进行集中培训。在传承创排舞台剧《小小采茶扑蝶》时,尽量保留原有古老结构,融入少儿情趣,增加口念“灯仔鼓”(锣鼓经)的环节,能让孩子们了解和体会古老采茶灯的艺术特征。  多元丰富的保护活动 2009年9月10日,新罗区为了全面推广采茶灯艺术,组织了由19个乡镇、街道、机关、学校、幼儿园,10100人组成的505个队伍,举办“万人采茶灯”表演,并成功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那时候,群众报名非常踊跃,出现了“家家都有采茶女”的盛况。参加者中,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5岁,可见采茶灯舞蹈在龙岩已经是深入人心。岩城记忆  采茶灯,就是龙岩中心城区最具文化价值的城市名片:城区内最著名的雕像是采茶舞女像,最多人哼的小调是采茶灯,市民最爱跳的舞是采茶灯,电视中最常播的节目开场曲调是采茶灯…… (来源:文旅龙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