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万水千山总是情)

来源:咸宁日报-咸宁网

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万水千山总是情)(1)

5月13日,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党组成员万召武被国家水利部授予“全国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悬挂在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饮水办墙上的“情系民生”、 “饮水思源”的匾牌,饱含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恩之情,也述说着万召武和同事们致力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的故事。

千山万壑找水源

万召武是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的一名党组成员、正科级干部,主要分管局机关后勤和精准扶贫工作。2018年,53岁的他又勇挑农村饮水安全的担子,带领饮水办同事踏遍全县“三溪九港十八洞”。

通城县是湘鄂赣三省交界的一个山区县。前几年,全县11个乡镇有4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76个村有脱贫任务。全县有63个村不在规模水厂供水范围内,需要建小型集中供水工程。

药姑山脚下的水口村就是其中之一。2018年,应水口村请求,万召武带领饮水办及技术人员跋山涉水,多次到深山沟里勘察测量,根据地形地貌确定了最佳水源。2019年水口村的饮水工程建设完工,600多户3000多村民如愿以偿地用上了自来水。

麦市镇天门村既是一个深度贫困村,也是全县美丽乡村示范点。按照规划,建设一个2000人供水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为了早日建设好云上天门,他常常天刚发白就启程,翻山越岭寻找水源,建厂选址、指导施工,忙碌一天又披着浓浓的夜色回到单位商量第二天的工作。当清澈甘甜的泉水送到了几百户群众家里,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头顶烈日、迎着寒风、踩着泥泞,在峰险路窄、荆棘丛生的山林中穿梭,他早已习以为常。三年来,他参与新建小型集中供水工程49个,美丽乡村示范点的供水工程13个。

千辛万苦建水厂

2018年以来,他先后担任4个规模水厂的项目法人,从项目的勘察设计、立项、财评、招投标、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亲力亲为。

为了抓工程质量安全,督促工程进度,他先后到北港水厂、塘湖水厂、铁柱港水厂、龙潭水厂施工现场600余次。每个水厂主体基础浇筑时,他总是全程蹲守在工地上,2018年12月,铁柱港水厂取水泵房浇筑基础时,他在天寒地冻的工地上守到深夜3点,直至完工才回家。龙潭水厂的建设更是让他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从规划设计建设到竣工验收移交整整耗费了一年半时间,提升了10多万人的饮水水质。为荆楚大地奉献出又一座具有新时代特征、现代化特点、花园式特色的农村水厂。

千家万户访民情

他先后两次组织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大摸底、大排查”回头看活动,带头深入村组,宣讲政策,排查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2018年盛夏,在排查中发现关刀镇棋盘村一位70多岁的丁姓老人,所居地处偏僻又单门独户,村级水管没有通到他家,日常生活用水十分困难。万召武知晓后迅速带领饮水办成员连续两天顶着炎炎烈日,解决了老人的用水问题。

2020年春节,台源村12组在武汉经商返乡过年的艾辉球向县水利和湖泊局饮水办反映他家井水浑浊。时值疫情,全县道路封锁,万召武克服重重困难,不畏个人安危,先后3次到关刀水厂组织技术人员规划线路,铺设管道,不仅解决了艾辉球家的饮水问题,还接通了邻近53户村民的自来水。

在疫情解封即将返汉前夕,艾辉球夫妇将“敬业正直 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水利和湖泊局,当面感谢他。谈起患有严重尿毒症的妻子,他十分愧疚,自己没在家照顾一天。但想到千千万万群众的饮水安全,他又风雨兼程地赶往下一个工程现场。

踏遍青山心不已,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在无数万召武这样兢兢业业水利人共同的努力下,全县共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285处,规模水厂9处,实现自来水通水率90.6%,解决了41.2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为通城县脱贫攻坚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通讯员 许仙 黎飞)

本文来自【咸宁日报-咸宁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