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室内园艺的7个理由(闹市中的秘密花园)

爱上室内园艺的7个理由(闹市中的秘密花园)(1)

在热闹的大上海,有这么一群人,热爱园艺,并懂得花心思料理植物,从中体会生命的细微精妙。下面就《问健康画报》一起去接近家庭园艺达人的生活,看小小的绿植,如何为萧条的冬季增加生机吧。

【玛格丽特-颜】

园艺专栏作家、摄影师,《花也》电子刊主编

爱上室内园艺的7个理由(闹市中的秘密花园)(2)

如果你看过玛格丽特-颜的专栏文章,了解她对植物的热爱,你一定会被她所打动。她每周往返于常州的家和上海的花园,办电子刊、料理花园、创作专栏……被问到会不会觉得很辛苦,玛格丽特-颜微微一笑,说,虽然很累,但是很喜欢。

Q:种植绿植,给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A:乐趣无穷大。我觉得,喜欢园艺、喜欢花草的人,是受到上天眷顾的幸运的人,比别人更能感知生活的美好。而且,我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成了一个经常交流的圈子,因为想把种的花给朋友欣赏,我开始学习摄影和绘画,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了。

Q:能否给家庭园艺新手提供一些建议呢?

A:喜欢花草是一种天性,当你喜欢它的时候,会与它有一种心意相通的感觉。就像你喜欢你的孩子,你就会了解他的需求,种花也一样,当你喜欢花,就会每天观察它,搜集它的资料,了解它是喜湿的还是喜阴的——真正用心的种植应该是去了解每种植物不同的需求,并不是每天浇水就够了。

【粉紫鸢尾】

油画、手工、翻糖、园艺达人

爱上室内园艺的7个理由(闹市中的秘密花园)(3)

跟随丈夫从加拿大到上海工作的粉紫鸢尾,打理现在这个花园已经有五年了。屋侧的小门仿佛是《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兔子洞,穿过它进入院子,仿佛进入另一个奇妙而精巧的童话世界……

Q: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家里种植花草的?

A:在我长大的街区中,很多邻居都喜欢打理花园,耳濡目染,就希望自己也拥有一座花园。之前,我在加拿大有一个花园,2010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和我的先生来到上海,现在这个花园是从那时开始打理的。我觉得,不管住在哪里,围绕着屋子的空间对人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花草可以让社区变得更温馨。

爱上室内园艺的7个理由(闹市中的秘密花园)(4)

Q:最常种植的植物是哪些?最喜欢哪一种?

A:花园里有将近400种植物,都是我通过各种渠道搜罗来,亲手种在花园里的。不像阳台的盆栽,地栽的植物一旦适应了你的花园,不需要经常打理。我会经常购买一些当季的草花来应景,而花园里大多数植物都是长年累月“定居”在这里。

很难说最喜欢哪一种。我这里有橘子树、柿子树、无花果、海棠,这些果树春华秋实,很招人爱。我也有点浪漫主义,各种会开花的植物,比如月季、蔷薇、铁线莲等,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就像有人偏爱黑色和白色的衣服,而我什么颜色的衣服都能接受。我觉得,自然界的植物,都有它们独特的美感。我所喜欢的花园,应该是有枯有荣,有蓬勃也有凋零。

Q:种植绿植,给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A:让我更加亲近自然,不用去植物园也可以看到很多美好的景象。家里的小朋友也在花园里认识了不同的昆虫、不同的植物。

Q:能否给家庭园艺新手提供一些建议呢?

A:应该跟本地的花友多沟通,了解一下别人的花园里在种什么样的花。植物,尤其是地栽的植物,对气候很敏感,在北方种的好,并不一定可以适应南方的气候,所以,在选择植物时参考同城花友的经验就非常重要。下一步,就可以研究你喜欢的植物品种了,比如对它来说最好的土壤配比是什么,怎么样的养护更为合适,让你喜欢的植物,可以更好适应你所在城市的气候。

【AKKLematis】

园艺爱好者、烘焙专研者、生活设计者

爱上室内园艺的7个理由(闹市中的秘密花园)(5)

我们拜访AKK时,他正在将院子外的车库改造成工具间。绕过略显杂乱的施工现场,AKK家错落有致的花园出现在我们面前,粗略看去,就可以体会到这位建筑设计行业的生活家对于花园与众不同的理解。

Q: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家里种植花草的?

A:之前种植室内植物比较多,2008年我买了别墅,装修时顺带将花园也弄了一下。我认识一些网友,他们都是对生活有要求的人,花园都做得很漂亮。我跟他们学了一阵,也查了不少资料,出国时也会留意与花园相关的东西,慢慢地,就将这个花园做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觉得,园艺其实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我的花园里也有菜地,不过,即使是种菜,也要种得赏心悦目。

Q:最常种植的植物是哪些?最喜欢哪一种?

A:花园里的植物有很多,比如说铁筷子,我种了三年,搜集了很多品种。我也种蕨类、草花和球根植物。菜地里种的都是多年生的植物,比如香椿、生姜、桑葚、茄子等,平常不需要过多打理。所有的植物,对我都充满吸引力,可能某个阶段会有比较喜欢的。

爱上室内园艺的7个理由(闹市中的秘密花园)(6)

Q:种植绿植,给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A:让人变得更加平静。植物是要慢慢长的,这个过程需要等待,着急也没有用。有的时候就算你花很多心思去弄来很多稀奇古怪的植物,但是气候和环境不合适,它还是生存不了。园艺让人明白,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Q:能否给家庭园艺新手提供一些建议呢?

A:对于新手来说一定要慢慢来,不要着急。应该先搭好骨架,确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一点一点来做。不要追求稀有和名贵的品种,做到四季有花看就可以了。要了解每种花的习性,种花的土一定要自己配,因为每种花都不一样,需要的养分也不同,一定要给植物适宜的环境,它才能长得好。

【REBAKERY】

美食、摄影、旅游旅游达人

爱上室内园艺的7个理由(闹市中的秘密花园)(7)

REBAKERY的家在一所高层住宅的15楼。周一的上午,当我们穿过大半个城市来到这里的时候,  REBAKERY正在听音乐。房门将外界的扰攘隔绝,清新的乐曲、浓浓的咖啡香以及入目的绿色,占据了我们感官的全部。

Q: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家里种植花草的?

A:大概是三年前。我圈子里的一些朋友非常喜欢种花,种得非常好看,我也想试试。正好那时候多肉植物很流行,而且养起来简单,适合初学者,我就从多肉植物开始尝试。我平时喜欢上网逛相关论坛,发现自己喜欢的品种,,也会找来种。后来,我开始种植欧洲月季,这是在国外也比较稀有的月季品种,花型和颜色都比国内品种更丰富。

Q:最常种植的植物是哪些?最喜欢哪一种?

A:多肉植物和欧月。多肉植物和欧月的美不一样,多肉植物在夏天和冬天的极端天气里,就会比较丑,这时候只要保证它们不死就可以了。但是,它们在春秋季节会变得特别美,看上去非常丰盈,而且因为温差的关系,颜色也会很丰富,甚至比花朵更耐看。欧月跟多肉有很大不同,有些欧月品种一年四季都会开花,鲜艳的花朵搭配绿叶,让人感到愉悦。种植欧月的时候,看着它们从幼苗长大,从无花到有花,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爱上室内园艺的7个理由(闹市中的秘密花园)(8)

Q:种植绿植,给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A:年轻的时候不太懂得关心植物,什么都种不活,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慢慢学会耐心去照料它们。我平时工作挺忙的,回到家看看这些花花草草,对精神是一种调节。有了这些花草,就不能有长途旅行了。倒不是说生活受到了限制,而是心里牵挂着它们,就不想远行了。

Q:能否给家庭园艺新手提供一些建议呢?

A:我种的最多是多肉植物,就给大家说些种植多肉的窍门吧。多肉植物不用每天浇水,它们在春秋季节需水量大,但是夏天和冬天,基本上一个月给一次水就可以。多肉植物在室外养会比在阳台上养得好,因为它比较喜欢大气自然的流动,如果养在不通风的室内,就有可能烂根。

【大漠丶夜未央】

美食、摄影、旅游达人

爱上室内园艺的7个理由(闹市中的秘密花园)(9)

如果不是主人亲自到路口来迎接,我们可能真的没法找到目的地。大漠的花花草草被妥善安置在一所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里,几步开外是他新租用的大棚,铁线莲、酢浆草、多肉植物的幼苗都在这里努力生长。

Q: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家里种植花草的?

A:很小就开始了,六七岁时跟着喜欢花草的长辈一起种花,我还记得,第一次种的是一种小菊花。我从东北到上海已经六年了,这期间也一直在种各种植物。上海的气候跟东北差别很大,所以刚开始种的并不好,后来才渐渐摸出规律。

Q:最常种植的植物是哪些?最喜欢哪一种?

A:我最经常种铁线莲、多肉植物和酢酱草,铁线莲大概有300多盆。在所有种过的植物中,我最喜欢弹簧草。我在东北时见到过弹簧草的照片,叶子是卷的,特别好看,我一下子就着迷了,来到上海后就一直在搜集。

爱上室内园艺的7个理由(闹市中的秘密花园)(10)

Q:种植绿植,给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A:有非常大的影响。最初我只是上海的过客,结果却为了种花留在了上海。当年我来上海的时候,卖多肉植物的朋友带我去大棚参观,看到那么多品种的多肉,我实在太喜欢,就一口气买了好多,之后索性在这里找了一个工作留了下来。那个老板是我的一个东北朋友,他让我在单位的宿舍里种花。一年之后,三个大阳台都被我种满了,我只好四处寻找带院子的房子。我现在的房东,当时跟我在同一个花友群里,说他有个院子可以租给我,我就把花都搬到了这里。四年了,院子里也种满了,我于是租了大棚。到现在,我种铁线莲在圈子里算是很有名气了,这让我感到很满足。

Q:能否给家庭园艺新手提供一些建议呢?

A:应该从简单的植物入手,越简单的植物越容易种。我见过一些人,不惜花大价钱买好的品种。但是稀少的品种往往比较难种,并不适合新手去尝试。要种好植物,还必须了解每种植物的习性,像弹簧草就不能淋雨,一旦淋雨就会长得很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