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去保护非遗(对你我普通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国家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活。相比于殿堂里的艺术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贴近百姓的日常,所以就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2月17日,上海图书馆邀请了国家文化与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首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与实践》,这也拉开了“上图讲座·非遗大课堂”的序幕,据悉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上海图书馆还将陆续邀请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巡视员马盛德、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谷好好、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巴莫曲布嫫、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等几位重要的非遗工作者将陆续开讲,让更多市民能够了解非遗、传播非遗、爱上非遗,最重要的是传承非遗。那么,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大力保护非遗,对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去保护非遗(对你我普通人究竟意味着什么)(1)

“上图讲座·非遗大课堂”在上海图书馆启动

一 寻根,重视仪式感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之根的保留,是族人认同感和归属感最重要的部分。对于一个小家族来说,这是培养责任心和同理心的重要入口。而非遗,就是文化之根中最紧贴生活生产方式中带有仪式感的部分。

非遗,全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内容涵盖的十分广泛,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指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也就是说,非遗的主体从个体到群体,形式从实物到非实物,包括了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特点是,其内容会体现了一种生活方式,具象到日常生活就有比如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器物工具等等。

非遗所涵盖的这些,加大丰富了一个民族的基本的生存物质状态,也定义了其文化属性——来自哪里,属于哪里,要去哪里,同时还体现了特有的审美趣味和精神世界观。来自不同族群文化属性的人民,即有同性也有个性,而在现代化进程中,这些带有仪式感的东西,如果慢慢丢弃或者遗忘掉,那造成的结果是族群精神上的迷失,自我认同的缺少,凝聚力的减弱。这对于一些小众弱势文化族群来说,保护就显得尤为紧迫。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是对弱势文化的一场挑战。因为文化的消失,可以从语言上,文字上,器物上,带有仪式感的集体活动上等任何一个角度切入去瓦解渗透,最简单直接的做法就是,让弱势文化的族人从主体性上开始自我放弃传承。

保护非遗,就是不忘记祖先曾经来过的路。

二 掌握话语权,主体不被边缘化

非遗保护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些依靠人类主体自身传承的精神财富遗产已经出现了断代和消失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从大的层面来说,有国际间的强势文化渗透,也有自我的文化革新运动,从小的层面来讲,在面对极其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冲突和市场经济下,个体开始有了更多的其他选择。

早在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就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该《公约》的提出目的就在于提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而保护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意识到边缘文化的地位和文化主体性。在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中,西方主流强势文化对于其他边缘文化有着一种偏见和想象,在传播中自带滤镜的阐释也是对他者话语权的一种占用。

弱势文化的精神财富因为强烈依赖于传承主体而不是传播工具,当个体在生活环境上逐渐脱离自身文化之后,缺少与同族人的精神凝聚力,从而更无法参与带有团体行为的仪式活动,也就逐渐丢失了在本族群文化中耳濡目染的学习机会,最终丧失了对自身话语权的掌控。但对于个体而已,本族群的文化遗产是自身的精神归属,需要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去保护和传承,而非让自己被边缘化。因为对于非本族群的个体来讲,这只是一种审美差异性的体验罢了。

掌握话语权,就是守住自己族群的精神财富家园。

三 创新——“见人、见物、见生活”

目前在保护和传承非遗方面,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后继无人和无人知晓。面对这样的困局,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商家、个体都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这次上海图书馆“非遗大课堂”的首讲嘉宾国家文化与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就有介绍当下非遗保护工作的新局面。他非常强调与时俱进的观点,即非遗形式也是需要随着时代改变而改变的,不同时代的人会赋予非遗不同的内容和含义。在他看来,非遗保护应该“见人、见物、见生活”,而非一层不变。

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去保护非遗(对你我普通人究竟意味着什么)(2)

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做开场讲座

从官方的引导层面来看,为了解决“后继无人”的问题,文化部会同教育部实施了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据了解目前已有78所高校参加此项计划,“十三五”期间培训传承人群10万人次。上海大学作为首批承办非遗研培计划的院校,在几年积累下已经展出一批非遗新设计成果。同时在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面对“无人知晓”的问题,内容创新和新媒体传播创新显得非常重要。对于一个族群来说,非遗是先辈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共同记忆和情感寄托,仪式感的支撑有些会落地到具体的物品。而通过现代传播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看到,听到,用到,也是一种自我文化的推广。但若要长久的持续下去,需要传承人充分理解如今的消费社会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特点,再结合自身文化的内核特质,进行二次创新和改造。

在内容方面,比如艺术领域,知名音乐家谭盾在2014年对湖南永州非遗“女书”的二次创作了音乐剧影视片《交响音乐史诗:女书》,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创作的大型歌舞剧《云南映象》,都是将非遗的艺术性做了再次提升;在商业领域,国产化妆品品牌花西子的苗族印象高定套装礼盒成为销售爆款,让更多人能从生活方面使用到非遗的产品。

在传播方面,据抖音的一份非遗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6月13日是第十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抖音上涵盖1318项,涵盖率达96%,相关视频数量超过4800万,播放超过2000亿次,获得点赞超过64.8亿次。这意味着,抖音4亿用户,平均每个用户看过近500条相关视频。年轻人为非遗点赞64.8亿次。视频的内容创作者大多是来自民间的个体,新技术下的传播平台极大曝光了非遗“被看到”的可能性。更有诸如成都非遗大使的李子柒,通过拍摄短视频展现传统生活场景,更是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感受到刺绣,纸张等中国传统技艺之美。

非遗创新,不仅仅是传承,更是个体审美创造力的再次爆发,它让古老再次流行。

(图片提供:上海图书馆)

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去保护非遗(对你我普通人究竟意味着什么)(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