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完整的诗句(月是故乡明)

晚饭后,和妈妈视频了将近一个小时…,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月是故乡明完整的诗句?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月是故乡明完整的诗句(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完整的诗句

晚饭后,和妈妈视频了将近一个小时…

我说孩子快开学了,不能出郑州,国庆节一定回去。妈妈忙说:“回来干啥,我跟你爸都很好,别来回折腾”我问他弟弟回去了没?她说中午和弟媳在家吃了饭,晚上就回城里了…

妈妈在电话里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原来我朋友圈、抖音里发的东西她都在默默关注,一直说照顾好孩子,他们什么都有,不要给家里寄东西乱花钱…

她问我头发怎么又剪短了?

我说头发长了掉的多,妈妈叹口气说:“三十多了,要早点睡觉不能熬夜”好像我一提到掉头发,妈妈就觉得我年龄大了一样[捂脸]她说明天去外婆家,到时候开视频让外婆看看我,我说羡慕她可以随时回去看她的妈妈…她又说前几天奶奶生病一直念叨我,房子买那么远,回一趟家也不容易…我有点惭愧,不就两个多小时的路程,谈何遥远?只是,孩子上学,先生忙事业,我忙工作…遥远的不是距离,是我们的生活节奏和时间…

挂了电话哄睡孩子,我坐在窗台上看着外面的圆月无法入睡…先生和孩子的轻微的鼾声像是此刻最动听的轻音乐,也是我在这座城市扎根努力生活的原因之一…

最近在零零散散的追剧-《在希望的田野上》,既然无眠就索性熬个夜追个痛快。其实,最近被先生影响,渐渐自律起来,虽然不能像他一样六点晨起跑步,但也基本能控制在十点左右入睡。偶尔,还是会堕落,就像今晚特别想放纵下自己,追追剧,想想家,看看月亮,听听外面的风声…

每逢过节我觉得想家时就会问自己为何要在这座城市扎根,在县城陪着父母不好吗?很多时候我都没有答案。但今晚看到《在希望的田野上》里面有一段局长和张楠的对话:下乡扶贫的局长想让研究生毕业的张楠回乡工作,但是张楠一口否决了。局长有些不解,问他难道不想为家乡做点什么?张楠说想特别想,但是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从小穷怕了,那样的苦日子不想再来一遍,哪怕是在大城市被吞没,至少他也可以体面的活着,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而不是回到那片让他从小受尽苦难想要拼命逃离得地方。局长又问他,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你一样走出来,你难道不想想那些人?他们该怎么办?张楠觉得自己就是一普通人,也做不了救世主,只想在大城市安家立业,踏踏实实的生活,让自己和家人活的更舒服一些…

他们讨论到这儿,局长就沉默了…

终了,他们也没能讨论出个所以然。先不说他们各自观点的对错,其实也无对错可言。可我却突然释怀了,这或许就是很多大学生宁愿在外碰的头破血流也不愿意回乡就业的根源之一…我和小弟弟应该就是这类人的代表吧。大弟弟考回去了,我经常羡慕他,可以随时回去和爸妈吃团圆饭,可他却也羡慕我能在省会城市安家…

我们各自羡慕着彼此的生活,却也知道都不会因此而改变,这就是成年人矛盾的抉择。

我会经常思念我的家乡,怀念曾经生长的地方,快乐的童年;想念我的家人:慢慢变老的父母、年迈的外公外婆和奶奶。同时,我又讨厌着那里乡里乡亲间淡薄的关系,看似亲戚连着亲戚,房子挨着房子,却经常是人前堆笑背后捅刀。穷了笑话你,富了嫉妒你。几个不用上班的七大姑八大姨,经常堆在一起讨论东家长西家短。

倒不如城市里各自关上门过自己的日子,就算是亲人、朋友也不用经常刻意走动,闲了叫一声都聚齐了,有难时打个电话即刻赶到。这就是高质量的圈子~

都说家乡需要振兴,但这振兴并不单单是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而是从根源改变思想,那么这样的改变唯有“教育”,教育质量提升了,下一代的人民素质自然就提升了,家乡的改变便指日可待…近几年,家乡也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暑假回家时,弟弟带着我在县城转了半天,我都吃惊的合不拢嘴。特别是城北山,高三毕业那年还是一片荒坡,零零散散的庄稼地和大片的野草。而如今,已建成了一座开放式生态园,宽广的公路,整齐的植被,一片片的休闲广场…那一刻,我其实有些难过,这么多年一直在外拼搏,却不知自己的家乡竟在悄悄的拔尖…

窗外的风很大,月亮格外圆…

我脑海里浮现出此刻家里的月夜:风吹着树枝呀呀作响,地上的树叶飞来飞去,月光照亮整个院子、整个村庄~春去秋来,世世代代,他的样子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只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来来去去都变了模样…

那里,有我最爱的亲人,有我出生时留下的痕迹,有我成长中走过的一步步脚印…许多年后,能记住我的或许是一棵古树、一块石头、一间老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郑州,这座生活了14年的城市,终究会是我的第二故乡… 许多年后,当我再次想起这句诗时,其中的“故乡”会是哪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